31.快乐的七十年代

作品:《主角她画风清奇[快穿]

    白栩第二天午休又把学校周围转了转,她问了几家商铺,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答复。几乎没人愿意出租。

    白栩仔细思索之后,觉得这样广撒网太没效率,所以进了之前看到的鞋店。这个店主店都开了这么久了,是这片区域比较有魄力的人,她希望问问他这里有没有什么门路可以走。

    鞋店里面的鞋子款式在现在看来都很新潮,尖头鞋,圆头鞋,小皮鞋都有。女士鞋有很多鲜亮的颜色,很适合穿腻了解放鞋的县城女人。

    “你要什么鞋子,穿多大的?”里面的人见到白栩进来直接问。

    “找女鞋,36码,37码的。”白栩的脚是36码,她记得卫芳是37码。她想给卫芳买双鞋,但必须也给自己买一双,不然她怕卫芳不肯穿要给自己。

    “女鞋都在这边上,有布鞋,还有年轻人喜欢的小皮鞋。”店主手一扬,指向店面左侧的大橱柜。

    白栩走到橱柜旁,挑了一双铮亮的圆头小皮鞋,又问:“有什么比较耐穿舒适的鞋子吗,我姐姐要下地穿皮鞋不行。”

    店主想了想说:“你等等,我去后院找找。”他离开了一会然后拿过来一双深蓝色的帆布鞋:“这种鞋是深圳那边的新款,深圳那边卖得可火了。底下的胶非常厚实,踩石子都踩不坏。上面的布非常硬,下地的话不用担心尖锐的茅草戳进来。把脚衬托得小巧好看,走路又方便,很适合你们这样的年轻女孩子。”

    他又补充道:“这种帆布鞋啊,我这里剩的也不多了,卖的特别好,我隔几天就要去一次深圳补货呢。这是最后一双了,我也不赚你钱,你想要的话4块钱拿走。”

    白栩才不相信他什么“这鞋子是最后一双”的话。她直接接过来一看,发现鞋子针脚很细密精致,缝接处牢固,质量的确不差,便说:“37码的帆布鞋加上这双36码的小皮鞋,总共多少钱。”

    “总共10块。既然你买两双,给你打个折,9块拿走。”

    白栩一听,价格还算公道,于是没废话,没进行还价就直接付了钱,她还想问关于店面的事情。

    “店主,你在店面开的不错呀,这店面是租的吗?那你还知道这周围哪家愿意出租商铺的吗?”

    店主把钱收下,对白栩这个爽快的顾客多了几分好感,便道:“这店就是我家的。怎么,你想要租商铺?这附近可没有几家愿意的。县一中在这里,周围都是借读的学生和陪读的家长,客流量大呢。这商铺早就有人囤在手里看风向了。”

    “那就没有散户准备出租的吗?不可能一家都没有吧,这周围可是有几十家空着的铺子。”白栩不信这个邪,追问道。

    店主听到这个话,一脸欲言又止:“……你真想租店面?”他面露怀疑。

    “是的,我家里有人想来县城里开个饭馆,我帮忙问问价钱。”白栩知道自己的年纪容易被人轻视,便只把自己描述成“给家里人跑腿问价钱的孩子”。

    店主一听,于是打消了怀疑,认为白栩不是没事干,来驴他的人:“其实吧……有的。我就是啊,我准备把这个屋子给租出去!”

    “……你要出租?每天来你这里买鞋的人都不少,你这生意不是很不错吗?为什么不做了。”

    “其实我在这卖这么多鞋,隔些天就得跑去深圳,得坐上好多天火车,跑好些家批发市场,然后再拎着这些东西回来,这久了身子骨实在架不住啊……别人乍一看这生意真好,其实啊真累!”店主叹了一口气道。

    “店主你有魄力,日进斗金,是有福气的!”

    “你这小姑娘说话好听。”店主笑眯眯地说,“其实啊,我的确有点小钱,而且东南西北地跑,认识了不少人。有人介绍我去深圳搞批发,做管理层,但这店就没人管了。我不打算卖,毕竟这是祖上留下来的产业。所以我就打算把它出租掉,赚点租金,正好还有人帮我看着房子,两全其美。”

    “那你考虑好了租金收取多少吗?”

    “这周围的商铺可都是月60,那我也就一个月60吧,不好搞特殊。周围都是街坊邻居的,给高或是给低了,传出去别人得怪我。”店主抽着烟道。

    白栩想了想,她之前逛的时候就问过了,店主的话不假。这处商铺比起县城其他地方的来说要贵上不少。但这块地客流量很多,还有县一中常年驻扎,所以价格算下来还挺合理。

    “那如果我们要租的话,你准备什么时候走,我们什么时候能搬进来?”白栩下了决定。

    “大概就是这几天吧。你告诉你家里人,如果愿意租的话我们可以来签东西!”店主一听有戏,其实他也一直找不到愿意租商铺的人,所以耽搁到了现在。见有人愿意租,他于是爽快地说。

    白栩带着这个好消息回到家里,把这些事情告诉了卫芳。

    “什么?你真的给我承包了一个店面?”

    “是的,而且价格还不错,60块钱一个月。这个店主没见我年纪小坑我,也不弄那些弯弯绕绕,是诚心做生意的。”白栩看得分明,如果谈话过程中她发现那个店主坑她的话,她就不会和他再聊下去了。

    卫芳知道自家马上要开店了,很焦急和害怕:“这……这不会被抓起来吧?我不想被绑起来住牛棚呀…”

    “没事儿的姐!我都注意看了,准备租给我店面的那个店主都开半年了,什么事都没有。旁边那个文具店开的更久了,据说有一年了。不会被抓的,你放心吧!”白栩温言安慰卫芳。

    白栩见卫芳还是很纠结:“姐,你看报纸上首长在会上怎么说的,说要‘鼓励个体户经济’,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你在这地里面耕作一天,变成去店里面累一天,没什么区别的,都是响应国家号召!才不是薅羊毛,你心里不要有负担。”

    卫芳低头想了想,家里这段时间粮食,米面还有肉都不曾间断过,小弟卫城脸上都开始有肉了,而这些都多亏了卫海和白栩两人卖鱼。她回忆一下之前几个弟妹饿得面黄肌瘦,拿水充饥的样子。她身体不禁一抖,不,这样的场景她再也不想看到了。

    她抿着唇,像终于下了什么重要的决定,对白栩点点头:“好!”

    “对了,我还给你买了双鞋,一双帆布鞋,你看你喜欢吗。”

    “你怎么又给我买东西了,我不需要的。”卫芳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是高兴的,眼睛止不住地往白栩手上在她眼里非常潮的鞋子看:“这鞋……真好看啊,花了你很多钱吧,花了多少,姐给你,你上次给我的钱还在呢。还有,这么好看的鞋我不穿,你穿吧,你上学要穿好看点的鞋!”

    “没花多少钱,我这还有钱,而且我也买了一双,你就放心穿好了,那是特意给你买的。我记得过了这个暑假你已经成年了,你到时候收拾整齐一点,我们就不通过娘,我们自己就能去签租房的合同!”白栩心里一直在打着这个主意,如果合同上写江梅名字的话,江梅万一顶不住卫家的人,饭馆肯定有麻烦。她可一点不想被卫奶奶和卫白栩的爸爸抢走饭馆。

    除了租房的手续之外,开饭馆还需要很多证明,手续比租房的手续要复杂得多,这时候单靠她们两人是办不下来的。

    她想了想,掏出书包里被妥当放好的名片。

    “就你们两个小姑娘,大人没来?”店主疑惑地问。

    “就我们两个人,而且我姐已经成年了,怎么,不能签合同吗?”

    “可以是可以,如果只是租房的话。我记得你说要开饭馆的,那手续可就多了,什么卫生合格证的,你们两个小姑娘怎么办得下来?”店主以为白栩会带大人来和他商量,结果居然带来了一个看起来也很年轻的女生,心中就有点打鼓,“靠不靠谱啊?”他心里不禁想。

    白栩看出了他面色犹豫,她知道他这是在怀疑两个小姑娘能不能把这件“大事”办好。她于是从包中拿出来十多张证明,“卫生许可证,检疫证,健康证…我们都办好了,就等你把房子空出来了。”

    店主把这些证明拿过来一看,都盖着公章,他只负责租房,知道他们没必要对他作假,于是信了这些文件是真的。他以为这两个小姑娘是有背景的。毕竟他可是听说了这些证明现在可得找不少关系才能办下来的。他于是放下心,既然租户这么靠谱,他也就能安心的把房子交给他们了。

    “白栩,你吃了东门那家健康菜馆的东西吗?我给你推荐她家的酸梅汤,可好喝了!”

    赵乐乐原本是去对面的文具店买书的,结果回来一副酒足饭饱的样子,她擦擦嘴:“我走了那么长的路,见到东门开了菜馆,门口还挂着酸梅汤的牌子,我就去买了碗解解渴。”

    赵乐乐又道:“没想到我们学校周围居然开菜馆了,菜馆的饮料还这么好喝,他家是用白瓷碗来装的,汤汁红黑,喝完碗的四周还有一层褐色的痕迹,那是“挂釉子”呢!不仅如此,我还喝到了一股桂花味儿。”是否能“挂釉子”是显示酸梅汤醇厚与否的表现。她很少喝到这么醇香的酸梅汤。

    “这个用料也太厚道了吧,而且我只花了两分钱就喝到了一大碗!”赵乐乐想到了什么,又一脸遗憾的样子:“我忘了带水壶,不然就能带一些回来给你尝尝了。”

    白栩笑着说没事。

    县一中没有晚自习,本来两人散学之后就要一起回家了。

    结果白栩把赵乐乐带到了东门的健康菜馆。

    店不大,但胜在整洁干净,窗户被擦得干干净净,地面铺着瓷砖,瓷砖被拖的闪着亮光。外间放着八张长桌和凳子来让客人坐,每张桌子能坐四个人。桌椅都是木制的,表面的漆涂的很厚,而且光滑。价格比较贵,但方便人擦洗,而且客人也觉得干净。

    里面是个半开放的厨房,客人能透过玻璃看到里面正在忙活的厨师,厨师洗菜炒菜的动作基本上一览无余。

    这时候还不到饭点,八张长桌凳中有六桌坐了人。六张桌子里面零散着坐了十五个人。

    大多数人面前都有一个白瓷大碗,碗里装着红黑色的酸梅汤。一个男人端起酸梅汤咕噜咕噜的往下灌,一碗汤就被喝光了。旁边的墙上挂着一块纸板,上面写着“酸梅汤一碗两分钱”。男人从包里拿出两分钱,熟门熟路地走到靠近厨房的桌子旁边,桌子上的铁盒里放着一些零钱,男人往铁盒里放下钱,然后从装着酸梅汤的大铁锅里舀了一碗。

    白栩招来的服务员王周,在店中穿行着,把从厨房端来的饭菜一个个准确无误地摆到顾客面前。

    刚才去舀酸梅汤的男人对王周说:“我说王周,这酸梅汤乌梅用的很多吧!只卖两分钱不会亏本吗。”

    圆滑的王周避开了酸梅汤配方的问题,和男人开起了玩笑:“你管亏不亏本呢,亏钱亏的不是你的钱,你担心什么,喝你的汤去!”

    男人便哈哈笑:“行,是我多管闲事,这酸梅汤啊我还要多喝几碗。把你老板喝的给你开不起工资!”

    王周看见白栩进来,便放下手中的活,走了过来:“芳姐还在里面炒菜。离饭馆打烊还有半个钟头,先吃点东西垫点肚子吧。”王周本来是卫海的同班同学,王家和卫家一样家境贫寒,王周上不起高中,已经辍学在家。卫海知道了开店这件事,白栩也不想让卫芳太累,两人便合计着让他到家里的店帮忙。王周打算先工作攒一笔钱,然后再回去念书。他把白栩当恩人,平日里对健康菜馆尽心尽力,上下打点的非常好,让卫芳只需要在厨房呆着。自己负责点单,送菜,收银还有打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