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2章 第 102 章

作品:《古代吃货生存指南

    悬在天穹的明月渐圆,中秋将至。月光皎洁明澈, 清云氤氲, 如纱似雾的月华洒在世间,与长街明亮如火龙般灯笼暖光融为一片。

    林氏月份大了,肚子圆鼓鼓的, 得撑着后腰才会舒服一些。但她依旧步履如风, 身形灵活地在人群中穿梭。

    周氏跟在她旁边, 负责在拥挤的人群中为她开辟一条道。

    小吃街的人对此见惯不惯, 见林氏来了,还会捧着竹碗自动给她让一条道, 乐呵呵地跟她打招呼“林掌柜又来巡查啦。”

    新面孔对此很是不解,看着林氏的身影道“林夫人怎么说也是个精贵人, 怀着身孕在这里晃悠, 万一有人想闹事,伤着她可怎么办”

    “那你可想多了。”食客用下巴点点林氏身旁冷脸竖眉的周氏, “看见那位没听说是大将军家的闺女, 功夫了得,前几日有人闹事, 她发起火来, 用根竹竿把那十几个人全敲进医馆了。”

    新来的食客倒抽一口气, 望着周氏和林氏的背影渐渐远去,迷惑地揉揉脑袋“怎么回事也才两年没回来京城就变了个样子。”

    周氏一直冷着脸, 不吭一句话。

    林氏有些心虚, 弱弱地开口“今日是最后一次了, 这不马上中秋了嘛,我就出来看一看,之后就安心在家养胎了。”

    周氏哼了一声“上次有人闹事差点伤着你时,你也是这么讲的。”

    林氏干笑几声,连忙岔开话题“那什么,你说窈窈为中秋做了个什么饼来着”

    “月饼。”周氏很快就被带偏了,用手比划着形状给她解释,“圆圆的,上面压了花,取中秋团圆之意。”

    林氏装作认真听的模样,心下转得飞快,思考要怎么靠月饼大赚一笔。

    旧街这头灯火繁华,热闹非凡,新街也是同样。

    市肆依旧还未修好,但食摊已经统一规整过了,搭起了蓬,以防落雨了摊主无处躲避。

    酒香不怕巷子深,做吃食一行,最最重要的还是味道。鸡汁豆腐串肥美的鸡汤渐渐打出了名头,食摊前也不再是空无一人了。

    小花站在板凳上,熟练地舀起一碗鸡汁,浇蒜水、洒葱花,动作麻利。

    来往的食客对此见怪不怪,并不会因为她年纪小,而怀疑鸡汁豆腐串的味道。

    有人在桌前坐下,关切道“小花,胡大娘呢”

    小花一手一个大碗,将鸡汁豆腐串放在食客桌前,一边忙着一边回话“这几日落雨,外祖母受了寒,晚上便不出来摆摊了。”说到这里,她拔高了声音,“不过大家别担心,鸡汤和豆腐串什么的,都是外祖母做的,味道不会差。”

    她一转身,差点撞在别人身上,什么也没看清就下意识弯腰道歉。

    有人将她托了起来,她抬头,见到眼前人的样貌时有些吃惊。

    这不是前些日子来这里吃过鸡汁豆腐串的贵人吗

    老夫人年纪大了,不喜热闹,更不爱走动,平日里就在寿宁堂诵经念佛,连在院子里走动走动都不愿意。

    但眼见着中秋要到了,她坐在寿宁堂,忽然感觉偌大的屋子有点冷清过头了。

    徐氏膝下有四子,两个大的在书院念书,两个小的也整日跟着夫子,不爱往她那儿去。二房孩子倒是多,但谢笙文静寡言,每日请安后就寻处安静地儿看书,庶女们畏畏缩缩的看着又心烦,谢理谢琅谢珣都在朝为官,一忙起来连请安也没了。所以她一个人住在寿宁堂,每日也只有徐氏来晨昏定省。

    她本来都习惯了这种冷清,但今日望到窗外皎洁明澈的圆月,忽然就想起了那日小吃街的热闹。

    长街灯火,秋夜暖雾,她望着明月,最终还是唤嬷嬷陪她出了府。

    小花年岁不大,但比同龄孩子早熟很多,府里面的庶女还在为一朵珠花争吵哭脸时,她已经懂得如何经营好食摊了。

    她将肩上的布匹拿下来,麻利地将本就干净的桌子再擦了一遍“您请坐,来点什么”

    今日食客多,老夫人不太自在,看向嬷嬷。

    嬷嬷便替她说话“两碗鸡汁豆腐串,不要辣,少点蒜水。”

    这时刚才那波食客吃完后结了铜板离开,老夫人顿时放松了不少。

    小花将碗端过来,老夫人趁此机会问道“你外祖母伤寒可严重”

    小花摇摇头“大夫说不严重。”

    老夫人点头,别的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小花见贵人没有要问的了,便转身去其他桌前收拾碗筷。

    老夫人看着她小小的个头忙碌个不停,心头颇有些不是滋味。

    “你可带了银子”她问身旁的嬷嬷。

    嬷嬷一下子就看懂了她的心思,叹道“老夫人,您心善,但”人家有手有脚的,给些银钱在她们看来是恩惠,在人家眼里指不定是看低呢。

    她的言外之意老夫人也明白,尴尬地点点头“是我老糊涂了。”

    谢国公府每年冬日都要施粥,对她来说,做善事无非就是花花银两的事。但长年这么做,到了真想帮一个人时,一时连妥当的法子也想不出来。

    嬷嬷见她神情不自在,宽慰道“老夫人您习惯了这些,一时没转过来也正常。再说了,小花说她外祖母受了寒,说不定正缺药钱呢,咱们等会儿放点银两就走。”

    老夫人摇摇头,垂眸道“要说银钱,天下有几家能比得过林家阔绰。”

    嬷嬷不知怎么接话,只能道“老夫人动筷吧,当心吃食凉了。”

    她话音未落,街头忽然传来吵闹声。

    “我呸”少年的公鸭嗓撕扯着,“我倒要看看你们有没有那个能耐”

    “愿者服输,钱修竹,你莫是想耍赖吧”这声音怎么这么耳熟

    她与嬷嬷一同回头朝街头看去。

    一堆锦衣少年分成两队,叉腰的叉腰,骂人的骂人,可不就是京城最常见的纨绔子弟吗

    但那里面怎么会夹着自己的乖孙谢晧和谢晔

    谢晧右眼青黑,谢晔嘴角有伤,两人说话时扯动伤口,疼得龇牙咧嘴。

    “扯些没用的做甚,这场架你们打输了,就是要掏银子请咱们兄弟吃完这条街,吃不吃的下是我们的事儿,你只管掏钱就好。”

    站在他对面的少年怒目而视“哼好,我掏钱我掏”

    谢晔用袖口擦擦脸上的黑灰“好,你可记住了,我们吃你只能看着”

    对面的少年仿佛受到了什么奇耻大辱,他怒道“我钱修竹今日就是从这屋顶跳下去,被那马车碾过去,我也绝不吃一口这街上的吃食”

    谢晧这边的少年们哈哈大笑,像一群斗胜了的公鸡,摇摇晃晃地往新街走来。

    若是让谢晔谢晧说此时最怕的事,那一定就是遇到他们爹娘,不过这种事是万万不可能发生的。至于遇到老夫人别开玩笑啦,做噩梦也不带这么做的。

    若是让老夫人说此时最怕的事,那一定就是被谢晧谢晔发现,若是让自己的孙儿看到她晚上跑到街边吃小食,她的老脸往哪儿搁京城那些老骨头们要怎么笑话她

    她连忙起身,跟着嬷嬷躲到了食摊后面。

    这边谢晧谢晔领着兄弟们来到一家食摊前,痛快地道“这个,给我来十份”

    钱修竹在背后哼哼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你们若是不把点的吃食吃干净,就不配为君子。”

    “行啦,叽叽歪歪的,我们不会剩下的。”

    食摊摊主收了银子,动作行云流水地铲出十分锅贴。

    锅贴细长,看着像饺子,只是底部煎过,色泽焦黄,泛着莹润的油光。

    他们也不走了,就在食摊前坐下,准备一家一家吃过去。

    黄白相间的锅贴金黄的底部酥脆诱人,没被煎到的白面皮却十分软嫩,又韧又脆的皮咬开以后,里面的馅儿立刻流出了汤汁。

    刚出锅的锅贴正烫着,猝不及防的涌出鲜香的灌汤,烫得少年们纷纷缩脖子,呼呼地直吹气。

    锅贴里加的肉很少,但馅料依旧吸饱了肉汤的醇厚甘美,热气腾腾的素馅儿软嫩鲜香,配上带着油气的酥香外皮一同咀嚼,汤油中和,香气扑鼻,回味无穷。

    他们狼吞虎咽地解决完锅贴,向下一家出发。

    “这个,来十份钱三,付银子”

    耀武扬威的模样看着十分可气,尤其是身后付账的少年们同样满脸是伤,有些衣裳还破了口,只能跟在他们身后眼巴巴地看他们吃。

    “也不知是哪家的混小子们。”有食客路过,嘟囔道。

    谢晧一行人从街头吃到街中,总算撑着了,懒洋洋地道“饱了,歇一歇再继续。”

    对面的少年们听到前两个字还有些开心,一听后面的,立刻跳了起来“撑死你算了”

    “撑不死撑不死,怎么回事,怎么咒人呢,大才子的风度呢”

    “大才子”三字戳到了对方的痛处,他一拍桌子“你欺人太甚”

    他一站起来,身后的少年们也跟着站了起来,看着是要再打一架。附近食摊的摊主连忙找管事报告,而管事正在给周氏报告,周氏一听有纨绔子弟闹事,立刻就冲了过来。

    结果到了这边,推开看热闹的人群,还未走进,就听到人的哭喊。

    周氏心头一凛,看样子打得厉害了。

    她加快了步伐,刚刚挤进中心,就听到一个公鸭嗓哭嚎道“你们太欺负人了,乡试大家都在吃馒头,就你们、你们煮面,我饿得难受,怎么专心致志答题”

    “那也不能怪我们呀。”谢晔的声音响起,“再说了,你们不是约架了嘛,我们也应了,还想怎么样”

    哭嚎的声音更大了几分“我们输了啊我不仅丢了解元,连打架也输给了你们,呜呜呜,你们真是太过分了。”

    周氏看着面前“闹事”的人,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对方一直哭,谢晧也不舒服了“你平素里仗着自己课业好,整日在书院里横着走,我们兄弟受了你们多少年气,还不是什么都没说。你自个儿馋吃的,没好好答卷,丢了解元还能赖在我们头上再说了,我们也不一定能高中解元,怎么说的像我们抢了你的似的。”

    对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呜呜呜呜你们就是,你们不仅抢了我的解元,还、还不让我吃。”

    谢晔嘟囔道“谁不让你吃了,喏,吃吧。”他把饭碗推到哭嚎少年的面前,假意威胁道,“行啦,哭哭啼啼的,你再哭,小心我们揍你啊啊啊”

    谢晔和谢晧被人揪了耳朵,弯着腰嗷嗷直叫,怒吼道“是谁”

    周氏面无表情“是我。”

    谢晔哥俩傻了,同窗们也傻了,连一直哭嚎的钱修竹也停下了抽噎。

    刚才还扬言要揍人的谢晔谢晧瞬间乖巧了“二叔母。”

    周氏不为所动,揪着他们往外走“跟我回去见你们娘。”

    “别啊。”他们连忙告饶,“千万别,娘知道了会很发火的。万一事情闹大了,让祖母知道”

    话说一半,三人都傻了。

    老夫人站在街头,正准备悄悄地溜走,刚走到路中央,就和他们来了个对视。

    中秋前几日的小吃街正是热闹的时候,一片祥和欢快的热闹中,四人面面相觑,气氛陷入诡异的沉静。,,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