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70章 给夏家孔府菜抬升名气
作品:《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三个分赛区的比赛虽然受到的关注不是很多,但实际上竞争还是相当激烈。
每个赛区的评委们,也都是每天高强度进行评比。
这一次京城受邀来的几位评委,看到三个分赛区的比赛强度,才算是明白之前第四届全国大赛的个人赛,为什么后来变得无人问津了
为什么在冯正明退出评委席后,全国几乎一边倒都支持他。
受邀到场的侯师傅对其他京城来的评委很直接说了几句。
“看到没有正明他这次举办的比赛,才是真正展现厨师个人能力的比赛。
跟他这个比赛上,厨师们竞争的激烈程度相比,全国大赛的个人赛上,简直就几乎没有什么竞争性。
现在如果把全国大赛上,那些参加个人赛的厨师拉来,恐怕根本就不是人家这些年轻厨师对手。”
侯师傅的这话,让京城受邀来的评委们一个个也都是无话可说。
确实分赛区的现场,看到这边鲁菜青年厨师的竞争,让京城评委们意识到,第四届全国大赛的个人赛,确实是他们错了。
冯正明在自己本省举办的这个鲁菜比赛,这些在各个分赛区参赛的鲁菜青年厨师们。
真的可以说是个个都身怀绝技。
无论是刀功、火功、勺功,参赛厨师都是相当利害。
甚至在现场看这些厨师比赛,会有一种仿佛在看烹饪学校的宣传广告一样。
很多时候,评委们都需要斟酌再三,才能评选出优胜者。
这种情况实际上不是对比赛厨师考验,反倒是对评委的考验了。
需要评委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手艺,不能只是看着觉得差不多,而是要从细节中评判出差距来。
确实让京城来的评委们都感到有点压力。
而这一次,体现出侯师傅的专业素养。
他总能把各种小细节点出来。
给出非常专业的建议,让比赛厨师感到受益匪浅。
几乎是获得侯师傅点评的青年厨师,哪怕没有能够晋级,也觉得这次比赛没有白来。
同样在烟城分赛区,给出各种建议指点的人是冯正明。
在博山分赛区点评的是崔老师傅。
其他的鲁菜老师傅们,也同样会给出专业建议。
这方面老师傅们还是观点一致。
要给这些年轻鲁菜厨师更多的机会,点出他们的问题,让他们都能通过比赛获得长足进步。
经过五天残酷竞争,最终三个分赛区20名厨师晋级。
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轻的鲁菜厨师。
侯师傅不禁向一起来的京城同僚感慨。
“这是人家鲁菜的底蕴,能有这么多优秀的青年厨师,其他各地菜系恐怕还真的未必能有这么多优秀青年厨师涌现。”
侯师傅这些话,获得京城其他评委的认同。
这些天可以说是高强度的比赛下来。
三个分赛区最后能晋级的青年厨师可以说都是最优秀的。
他们在这场比赛中都是拼尽全力。
连跟冯正明在沪城的几人,虽然都成功在分赛区晋级,但他们赢得确实都不轻松。
分赛区的比赛结束,接下来大家一起赶赴了曲阜。
这又是冯正明的安排,在曲阜将会进行60名分赛区晋级厨师,和40名受邀鲁菜名厨的比赛。
同时,为了给曲阜孔府菜做宣传,冯正明还安排了夏家的孔府菜表演。
对冯正明的各种赛事安排,无论是参与的人,还是观赛的人都觉得非常过瘾。
三个分赛区五天分别晋级20名优胜厨师。
集中安排赶到曲阜,会有一天的休息时间。
而受邀的评委和各界人士,则是可以在曲阜游玩参观。
之后才是开始60名优胜厨师和40名鲁菜名厨之间的正式比赛。
这一次的比赛没有大师傅和青年厨师之分。
100名厨师一起要进行非常直白的三道菜比赛。
每个人都是分别独自完成三道菜。
然后会由评委们对三道菜进行评判打分。
得分最高的十位厨师便是这次比赛的十强鲁菜名厨。
当然,同时也会在所有参赛厨师做的菜中,评选出这次比赛中单个菜品的金银铜奖。
之后,十强鲁菜名厨将会去泉城,正式挑战冯正明和老师傅们。
这样的赛程安排,让所有人都充满期待。
尤其是对最后十强鲁菜名厨挑战冯正明和老师傅们大家最期待。
那将会是一场真正向大师发起挑战的比赛。
连侯师傅和京城评委们都觉得,无论是挑战者还是被挑战者,恐怕压力都会非常巨大。
但是在巨大压力下,大家同样会期待,这些最优秀鲁菜厨师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惊喜来。
冯正明是和老师傅们一起赶赴曲阜。
妻子罗晴带着女儿,是陪同两位爷爷,在三叔安排下稍后才赶到曲阜。
曲阜当地自然是非常热情接待所有人。
冯正明和老师傅们也在夏老师傅陪同下,见了见曲阜当地的领导们。
见到冯正明,曲阜当地领导对他是非常感谢。
“谢谢冯状元,你把这么重要的比赛安排在我们曲阜,真是让我们曲阜非常有面子啊。”
“对对,冯状元这么照顾我们曲阜,大力宣传孔府菜,真的很感谢你。”
“冯状元真的无愧于状元,一直都在努力宣传我们鲁菜,是我们的榜样。”
冯正明面对感谢,也很谦虚:“各位领导真是太客气,曲阜从古至今都是一座历史名城,孔府菜更是四大官府菜之一,是我们鲁菜的集大成者。
所以我们在曲阜举办这样一场国际鲁菜比赛,也是每一位鲁菜厨师的一种朝圣。”
冯正明的话把孔府菜的地位再次抬高了一些。
也是让在场曲阜领导都很是高兴。
夏老师傅笑呵呵开口:“正明你这是太谦虚,孔府菜能有新的发展,还是多亏了你,这次你又在曲阜举行这样盛大比赛,我们真的要好好感谢你。”
冯正明微笑:“夏师伯您真的不用客气,我作为鲁菜的全国状元,这些是我应该做的。”
这句话让夏老师傅和曲阜当地领导更加心怀感激。
省电视台也是专门到曲阜进行报道。
冯正明让夏蕙和夏明烨姐弟俩,还有孙海也跟着一起,帮着夏老师傅在电视台的镜头下做了一桌孔府宴。
从各种器物的使用,到哪一些是用来祭祀,哪一些菜是宴席吃。
现场夏老师傅也是详细进行了一番介绍。
让电视台的人,还有现场观看的评委们和参赛的厨师们都赞叹不已。
“原来咱鲁菜的孔府菜是这么细致啊”
“当然了,孔夫子都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
“夏老师傅这么大年龄,还有这么好的手艺,真是厉害。”
“看到那些脱骨的菜品吗那可是孔府菜的技法。”
“真是都很非常漂亮,难以想象,当年孔府菜是多么的奢华。”
科夫曼看到这场孔府宴,他和自己夫人也都是称赞不已。
“冯,这些菜做的都很漂亮,这些盘子也都是很漂亮精致,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品啊。”
冯正明在旁边笑着回应:“谢谢科夫曼先生你的称赞,这一桌宴席算是我们鲁菜中,孔府宴最顶级的烹饪手艺。”
科夫曼竖起大拇指:“真的很棒,完全像是过去的宫廷菜。”
冯正明:“对,算是宫廷菜了。”
科夫曼又提起孔府菜中猪蹄剔骨,然后做成熊掌的样子,他觉得这个菜和瓤猪蹄做法很相似。
冯正明笑了:“哈哈哈,没错,确实和你的瓤猪蹄很像的。”
接着两个人还一起分享了一番,关于瓤猪蹄这道菜一些新的想法。
科夫曼对冯正明对这道菜结合鲁菜做法改良大加赞赏。
“我们在沪城去了你的店里,吃了你设计的瓤猪蹄,味道非常棒,你没有用我设计这道菜的那些辅料,但你加入了新的辅料,也很美味。”
冯正明笑着回应:“谢谢你允许我改良你的菜。”
科夫曼笑了:“哈哈哈,那不是我的菜,你们不是也有相似的菜吗说明在美食上我们大家是共通。”
冯正明点点头:“对,美食也可以无国界。”
夏老师傅带着夏蕙、孙海和夏明烨一起完成孔府宴席。
虽说大部分是夏蕙、孙海和夏明烨完成,但老爷子年龄大了,也还是会感到有些辛苦吃力。
好在最后这一桌孔府宴席算是完美的呈现出来。
也是让孔府菜漂亮的一面展示出来。
侯师傅和京城来的评委们,不禁觉得之前全国大赛上大众筵席赛,没有邀请夏家孔府宴去参加,是他们的失误。
如果夏老师傅带着后辈一起去参加,可能夏家的孔府宴确实能获奖。
侯师傅感叹:“冯状元这是又给我们上了一课。”
几位京城评委已经不敢随便开口了。
冯正明这次“国际鲁菜大师名厨挑战赛”越是成功。
越是反衬出第四届全国烹饪技能大赛的失败。
他们太过急于扩大影响力。
但前期的准备工作明显是做得不够。
很多东西都没有真正考虑到。
甚至把烹饪技能大赛的重点,是厨师个人的烹饪技能这一点,都给丢掉了。
再看冯正明这次举办的比赛。
从三个分赛区青年厨师的比赛开始。
到现在夏家的夏老师傅带着孙女、孙子一起做孔府宴。
从头到尾都在展现一个厨师烹饪技能的重要性。
一个厨师有再多艺术性的摆盘设计。
但你刀功、火功、勺功这些基础都不过关,难道你做出来的菜只是为了给别人看吗
那为什么还要做菜不如改成雕刻和画画算了。
更何况,真要说做看盘。
冯正明人家在港城回归国宴上,组织了全国大厨一起做了祖国山河图,那可以说是中华厨艺的巅峰。
他自己还在港城用真鲷做了一副缩小版的祖国山河图。
所以无论从各个方面,全国哪里还能有厨师比冯正明更厉害
他要求厨师们要有基本功,年轻厨师有什么资格不遵从。
侯师傅想到这,对几位京城评委说:“看起来,我们是需要做出一些改变,这几年我们对年轻厨师技能考核放的有些太过宽松。
以后技能考核上,我们必须要严格起来,不能让这些烹饪技能被忽略。”
侯师傅的这话,也得到京城几位评委的认同。
孔府菜表演结束后,夏老师傅和夏蕙、孙海、夏明烨也都被采访。
看到夏蕙和夏明烨都有了这样好露脸的机会。
夏家有些人觉得很不是滋味。
觉得夏老师傅这么安排,分明是偏心了。
夏蕙的父亲夏振南第一次为自己女儿说了话。
“你们觉得爸偏心,那你们谁能通过考核,到冯状元的店里去还是他沪城那边的店里当掌勺”
这话一问,家里人自然全都闭嘴了。
夏振南接着又说:“这次分赛区的比赛中,小蕙和她男朋友孙海,都是顺利以极高得分晋级的,还有小烨他也成功证明了自己。
你们光在背后说这些没有用,你们如果真想让老爷子带你们去露面,那先要把手艺练好。”
被夏振南一番训斥,夏家的本家人和一些徒弟们也都是无话可说。
实际上在夏振南心里,他现在已经开始盘算,怎么让夏蕙和孙海能回来了
因为现在夏蕙和孙海还有夏明烨都在外面。
都在冯正明手底下,夏家现在的人不能说很差。
但跟他们比较起来,明显是落后不少的。
夏振南可不想以后自家这份手艺,被一些学艺不精的继承去。
只是夏振南也清楚,现在无论是女儿还是儿子,肯定都不会愿意回来。
至少暂时他们肯定不愿意回来。
夏蕙和孙海跟着冯正明在沪城那样大都市。
又都是冯正明店里的掌勺了。
让他们回来接手夏家的酒楼,可能各方面他们都会不适应。
儿子夏明烨作为嫡传,在夏振南看来还是有点毛躁。
如果儿子能更加沉稳一些,夏振南也可以放心让儿子回来接手。
跟儿子放在一起对比后,夏振南现在是越看孙海越觉得喜欢了。
孙海那份沉稳,还有他扎实的手艺,真是让夏振南想要他尽快跟女儿完婚成为自己女婿。
夏振南这么胡思乱想时,夏老师傅那边采访也已经结束了。
夏老师傅也叫了他两声,他才算是回过神赶紧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