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95 章 孔明之死

作品:《盘点历史,昏君社死

    咚咚咚

    丧钟声回荡在无数平行时空。

    浩大,厚重,

    仿佛带着绵延无尽的悲凉。

    水镜如同苍天之眼高悬,

    倒映出人世变迁又有一个人倒在了追逐理想的途中。

    病榻上的刘备交代完最后的遗言,终于闭上眼睛,淡淡的伤感却感染了水镜前的无数人,尽管许多与刘备毫无关系,可人世间永存的遗憾总是难免令人触动心肠。

    “这就走了吗”

    “风雨飘摇的蜀汉,兴复汉室的梦想,就要这样弃之不顾吗”

    “汉昭烈帝刘备”

    不知谁人率先发出第一声叹息。

    此起彼伏的叹息便不断在平行时空响起。

    秦始皇嬴政神情复杂。

    大汉历代天子神情复杂。

    平行时空的无数人神情复杂。

    此前播放刘备经历的过程中,曹操、孙权的事迹也曾经在画面中出现,这一人一个年少有为,坐拥父母兄两代建立的基业,一个文武之才冠绝当世诸侯,延揽人心,坐拥中原,与之相比,漂泊半生,白手起家,不断失败,不断逃亡,老大年纪了才打下一块地盘的刘备,简直黯然失色。

    除了一个汉室宗亲的出身,一个被不少人在心中暗暗视为虚伪的仁义美名,一个用来“忽悠”手下、骗取众人归心的所谓兴复汉室的“目标”之外,刘备可谓一无所有。

    但随着刘备的离去,许多人心中的偏见消失了,那些视他为假仁假义的人也沉默了,即便更加欣赏曹操或是孙权的人,此刻也忍不住为这位汉昭烈帝而动乱。

    这世上,有年轻时英明神武、年老时昏聩残暴的君王;有善待百姓却对臣下生杀予夺刻薄寡恩的君王;有被无数文人曲笔粉饰为仁君、聚下百姓却穷困潦倒的君王。

    却从未有这样一位君王,对臣子,对百姓,以仁爱之道贯穿一生,始终未改。

    相较于其他诸侯,刘备临终托孤的选择让他在华夏的历史上显得如此独一无一。

    亲耳听到他对诸葛亮和刘禅的嘱托,众人呆愣了足足数秒,这才喧哗声大起。

    东汉末年的诸侯们受到的震撼尤为强烈。

    突然感觉自己好像被比成了小丑呢。

    今天之后,逃兵该不会更多了吧

    等到看到还留在身边的文臣武将羡慕的眼神,他们心中更是忍不住一个咯噔。

    这可是自己最后的忠臣了,该不会被那个可恶的刘备吸引,要弃我而去吧

    尽管这是完全没道理的猜忌,但谁让刘备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太强了吗身为臣子,谁不想要一个如此信任自己的主君

    心腹随时会被勾走的恐慌让这些足球下意识开始诋毁起刘备来,如袁术之流,便大笑几声“哈,这刘备好深的算计空口白牙几句话,便套住了诸葛亮,他都如此举国相托,诸葛亮岂能不尽心效死什么君可自取,不会真有人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信他的鬼话吧”

    这话才出口,他们便注意到心腹臣子的眼神不对了,原本的憧憬羡慕变成了愤怒。

    这让他们顿时一喜。

    看来诋毁果然有效

    当然他们也不觉得这是诋毁,以己度人,刘备分明就是心机深重、老谋深算。

    然而下一刻,他们的表情僵住了。

    只见往日里忠心耿耿的心腹此刻都是狠狠皱眉,一边叹息一边摇头“玄德公仁义无双天下共知,主公何必作此揣测”

    同时,他们看向主公的眼神也狐疑起来。莫非自家主公心中就是如此想的

    相较于这些人不愿以下犯上的委婉,民间其他人对阴谋论者的态度就不客气多了。

    “算计算计个屁尔等忘了当初王莽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有了刘备的金口玉言,万一诸葛亮将来真有效仿王莽的野心,可比王莽轻松百倍你会这样算计人”

    “刘备这一句话,可胜过千军万马,就算诸葛亮将来废了刘禅,别人都没话说”

    不死心的阴谋论者顿时涨红了脸“所以我才说这是刘备不安好心的算计一旦刘禅亲政,能容忍一个手握大权的仲父始皇帝掌权之后,吕不韦的下场如何诸葛亮的是权柄可是比吕不韦还要大得多”

    啊这好像有几分道理

    哪个皇帝能容忍大权都掌握在臣子手中

    尽管支持者依旧不认为这是刘备的算计,只当这是刘备过于理想化的安排。可稍微想一想未来,还是忍不住担忧,难道是蜀汉的未来会因为君臣的斗争走向灭亡

    一旦君臣相斗,刘禅的胜算极小。

    一时间,大汉历代天子都担忧起来。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一句直白

    的“继之以死”彻底破灭了他们心中的担忧。

    反而令其惊讶起来世上真有如此忠臣

    接下来播出的一切却告诉他们当然有。诸葛孔明岂是一般人能揣测的人物

    随着刘备逝去,水镜中的画面如玻璃般破碎,然后片片碎片都被一阵狂风吹走。

    再次出现的画面是从天空俯瞰的镜头,苍翠的松柏不断绵延到视线的尽头,在生机盎然的苍翠之间,一座庙宇幽幽伫立,香火袅袅,人群来往,仿佛已有千百年。

    所有人的视线仿佛跟随着其中一个人一路穿过树荫,越过门槛,走入了这座庙里。

    他们听见有人在轻轻吟诵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华夏历史上,有着被历代无数文臣武将视为至高荣誉的两座庙,文庙和武庙。

    唐朝之时,孔子被追谥为文宣王,孔庙便逐渐被称作“文庙”;而姜太公被封为武成王,祭祀他的庙宇就成了“武庙”。死后能入一庙之一,从此就成了许多人毕生的追求。而能够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人物,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唯有两人而已。

    一个是诗圣杜甫的祖先,率兵灭掉东吴的西晋名臣杜预;另一个就是诸葛亮。

    不仅如此,这位为季汉操劳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相,在许多人的眼中,几乎是“完美”的化身他的才华与品行,受到后世千百年的推崇与歌颂

    几句简简单单的开头,便让刘秀等人都忍不住瞪圆眼睛,露出没见过世面的表情。

    “完美的化身”要不要这么夸张

    除了周公,世上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擒七纵孟获,最终令后者彻底心悦诚服,从此蜀汉内部安枕无忧,“北伐中原”

    adashadash

    aheiaheiaheiaheiaheiahei

    adquovv来”

    一口气读下来,同为汉相的萧何长长吐出一口气,仿佛透过这些情真意切的文字见到了数百年后的那个人。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

    只看其文,便见其人

    闭门修仙的张良发出不约而同的感叹

    “文是千古奇文,人乃千古奇人”

    而之前还对诸葛亮诸多猜疑的东汉天子刘秀更是万分动容“竟是朕想错了。”

    他干脆利落认错,用郑重的语气开口“王莽之流,岂配与诸葛孔明相提并论”

    出师表一出,诸葛亮粉丝的数量激增,无论是三国以前还是三国以后的诸多平行时空,都有人捶胸顿足

    “恨不得一会诸葛孔明”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这一刻,

    字♂小说来字♂小说♂♂,

    可哪怕只有一个人认可诸葛亮的思想,从今以后能多顾及百姓,哪怕只是让一个百姓得以摆脱原本死亡的命运,都是值得的。

    就在蜀汉士气正盛,形势大好之际,马谡却违背节度,导致街亭大败,计划崩盘,进退无路的蜀军只能撤回汉中,即便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终究是功败垂成

    与此同时,为了掩护大军撤离,原本只是作为疑兵的赵云、邓芝,只能和魏国大军干起了硬仗,兵弱敌强,结果可想而知断后的一人尽管战事失利,却竭尽全力保住了兵马辎重。这一场战斗大概也耗尽了赵云最后的生机,次年便病重去世。至此,蜀汉的“五虎上将”凋零殆尽。

    站在后世的角度复盘,这便是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之中最接近成功的一回。

    第一次北伐就在这一年的冬天。

    不甘功败垂成的诸葛亮再次出发,这一回他走的路线是出散关围陈仓,却被魏国大将军曹真所拒,蜀军粮尽,诸葛亮只好引兵而退,顺便杀了追击的魏将王双

    第三次北伐在公元229年春天。

    诸葛亮派遣陈戒攻打武都、阴平一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来援,于是诸葛亮亲自领兵到至建威,击退郭淮,夺取一郡

    第四次北伐在公元231年一月,这也是诸葛亮一出祁山,而这一回,他所发明的木牛在运粮的过程中便派上了用场。

    面对诸葛亮的进攻,司马懿选择按兵不动,拒绝出战,生生耗得诸葛亮在上邽割麦为粮。认为时机已至的司马懿终于出兵追击,却被诸葛亮大破之,只好退还保营。面对死守不出的司马懿,诸葛亮也没辙了。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当他躺在军帐之中,感受着生命力一点一点从这具身躯中流逝,遥望北方再也无法踏足的中原,不知是否会想起当年遗憾离世的刘备那遥远的大汉帝都,仿佛远在天边永远也无法抵达的星辰,照耀了他半生的梦,梦中丞相可曾还于旧都

    镜外的每一个人都情不自禁一个咯噔。

    他们知道蜀汉再也没有希望了。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本就是蚍蜉撼树,但只要看着这个人的身影,见到他所创造的种种奇迹,就令人忍不住相信,他拥有着带领大家实现目标的可能,即便是北方那个庞然大物的魏国,也有机会被大家推翻

    然而,当这支撑一切的天柱倒塌,又有谁能取代他的位置,重新撑起蜀汉的天空

    水镜内外,众人忧心忡忡。

    已经转化为诸葛亮粉丝的汉光武帝刘秀几乎不忍再看下去,之前他本已释然,认为两汉江山能够延续四百年,上天已经足够厚爱大汉,然而如今,看着汉昭烈帝拼搏一生遗憾而去,又看见诸葛亮同样呕心沥血壮志难酬,顿时难以再保持释然之心。

    刘秀当场表演“反复无常”

    “上天待我大汉何其薄也”

    为何不能让诸葛丞相心满意足去世呢这样的他,不该遗恨千古啊

    而诸葛亮本人则是怔怔地望着这一幕。

    “终究还是没能如愿啊”

    自从他看到荆州丢失,刘备白帝城托孤,就大概猜到了后面的发展,但直面这一幕,心中仍是忍不住冒出了淡淡的惆怅。

    不等他继续想什么,却发现周围响起众多啜泣之声,抬眼一看,发现包括刘备在内的不少人,居然都眼圈发红悲伤不已。

    入戏过深的人甚至紧盯着水镜一眨不眨。

    “丞相,不要死啊”

    诸葛亮的心情微妙起来。

    有没有可能,我还活着呢

    与此同时,蜀汉各地,看到镜中景象的老百姓们道出了众人的心声

    “老天爷啊,保佑诸葛丞相好起来吧”

    蜀汉的大军缓缓退去,司马懿甚至不敢进逼,无数百姓传唱着“死诸葛走生仲达”的谚语,司马懿本人也连连感叹“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时年五十四的诸葛亮已经长眠于地下,告别了他为之奋战一生的蜀汉,告别了视他如父的皇帝刘禅,告别了以他为神的季汉百姓,告别了这个纷争乱世

    君王为他立庙,百姓为他塑像,直到千百年后,祭祀他的香火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