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94 章 白帝托孤

作品:《盘点历史,昏君社死

    国时期。建安二十年。

    此时,拿下汉中的刘备意气风发。

    镜中所照,似乎便是镜外的现实。

    若非如今魏蜀吴国暂时结盟,一致对外开疆拓土,接下来他的目标大概就是壮大势力,北伐中原,光复汉室罢

    虽说早在得知未来的那一日他便知晓自己未能功成,却不知究竟是如何失败的

    怀着好奇与不解,刘备将目光投向水镜。

    东汉末年,国鼎立,多少百姓悲歌,多少英雄传奇。当后世人站在千年后的时间点是回顾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便会发现,倘若说曹魏的目标是改换江山,一统天下,蜀汉的理想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那么,在这两个都以天下为目标的邻居中间,偏安一隅的江东孙吴政权更像是一个反复无常的搅局者,其目的似乎只是维持国的平衡,不惜消灭一切威胁。

    当曹魏鲸吞天下时,孙吴迅速与蜀汉联手,共抗曹魏;而当蜀汉逐渐壮大,对其产生威胁后,孙吴又不惜抽刀背刺。

    这一记背刺来得又快又狠,简直宛如一股龙卷风暴顷刻间席卷蜀汉上下,掀起的蝴蝶效应最终几乎破坏了蜀汉的国运。

    而一切还要从建安二十四年说起。

    这一年,刘备进封汉中王,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蜀汉蒸蒸日上,如日中天,其国势宛如一条不断攀升的曲线。

    谁能料到这竟是一条抛物线的顶点

    仿佛考虑到古人大概不懂某些名词的含义,水镜中还贴心画出了一条抛物线。

    辉煌顶峰抵达之日,便是衰落之始。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一连串在国历史上留下重大影响的人物都在这一年中相继去世刘备的心腹法正、大将黄忠,以及视若手足的关羽,还有重量级人物魏武帝曹操。

    “”冷不丁就被剧透了死讯的法正,黄忠,关羽,曹操,全都愣在了原地。

    他们竟然只有两年的阳寿了吗

    这怎么可以

    求生是人类的本能,多活一日是一日,尽管已经得知死期,他们还是想挣扎一下。

    于是,自从盘点以来便深入人心的“养生长寿”就成了这几个人的不二之选。

    而骤然得知一群心腹死讯的刘备更是第一时间起身,二话不说便派人去请最好的大夫,先不说此时不在身边的关羽和黄忠,他一把便抓住了身边的法正,发出情真意切的悲呼“孝直何忍弃我而去”

    法正又是感动又是好笑又是无奈。

    整理完凌乱的情绪,他只是微微一笑。

    “主公勿虑,生死由命,此天意也。”

    刘备显然不想接受这所谓的天意,然而他没料到的是,这还只是开胃菜而已

    其中,尤以关羽之死最是惊心动魄。

    这位前不久才大败曹军、威震天下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让曹操都差点选择迁都的猛将,虽有盖世无双之勇,却也目无余子结怨甚多无论是曾经为儿子向关羽之女提亲却惨遭拒绝,还被狠狠羞辱的江东之主孙权;抑或者蜀汉内部,与关羽同在荆州的南郡太守麋芳,屯驻公安的将军傅士仁,都是“苦主”

    12

    adashadash

    adquo来”

    关羽手执长刀,豁然而起,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栽在了这群从未被他放在眼中的人身上,尤其是出手背刺的孙权,此时捉足了他的仇恨,“貉子欺人太甚”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他终于意识到,这些看似麻木的士兵从不是泥捏的,任由他如何对待都不会反击。一旦欺人太甚,他们绝不介意“匹夫一怒,血溅五步”

    aiddot

    adquo来头文”

    他与同样惊呆的诸葛亮等人对视一眼,忍不住露出一抹苦笑现在看来,需要安慰、也需要那位大夫诊治的,是主公啊

    追随一生、亲如兄弟的两员大将先后离去,视若灯塔的大汉国运宣布终结,年老体衰、接连遭到打击的刘备在建国称帝后,再也忍不住做出了不理智的决定。

    他要御驾亲征,讨伐东吴

    复仇的火焰在刘备心中熊熊燃烧,让他不顾群臣反对,不顾天下大势,做出了他这一生最冲动的选择。身为人主,实为不智但这就是刘备,这才是刘备

    唯有这样的他,才能在汉末群雄中脱颖而出,获得那么多英雄豪杰倾心追随,出生入死,将蜀汉染上理想主义的光辉

    而这样的他,终是被残酷的

    现实打倒夷陵一败,势不可回,病体支离,旧梦成空。遗恨留千古,托孤白帝城。

    高悬的水进表面云雾翻腾,雾气消散,一方寝室出现在所有人眼前,而最引人注目的,毫无疑问便是病榻之上消瘦而虚弱的刘备,他鬓发如霜,气息奄奄,将满含忧虑与希冀的目光投向病榻前的二人。

    一个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诸葛亮同样眼圈微红,

    来字小说,

    感慨万千。

    这对君臣万万没有想到,季汉的未来竟然如此惨淡,本以为奋斗至今,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终于登上一座小山坡,即将征服大汉天下的最高峰,岂料接下来就是一路向下坡滑行,辉煌再不复有

    更令人伤感的是,刘备居然死得那么早以刘备的年龄,算得上长寿,但相较于他们兴复汉室的目标,他又活得太短。

    还有那么漫长的道路,他未曾走过。

    还有那样遥远的目标,他再难抵达。

    最重要的是,刘备的临终嘱托。

    如今的诸葛亮万万不曾料到,未来的自己竟然会获得这样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期许,难以形容的感动在他的心中不断发酵。这一刻,他和镜中的自己同步了。

    他退后一步,深深躬身“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刘备的“君可自取”,换来诸葛亮的“继之以死”。君不疑臣,臣不负君。无怪乎陈寿盛赞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

    章武年四月,交代完所有后事的汉昭烈帝刘备撒手人寰,时年六十。

    他的人生由一次又一次失败构成,数十年颠沛流离,只为追逐那个兴复汉室的梦,不惜为此燃烧一生的岁月与激情

    而今岁月燃尽,壮志未酬,唯有将一生的遗憾与期许都寄托于相知相得的诸葛孔明,寄托给他难成大器的儿子刘禅。

    可他难道不知,这一切太难,太难未来的蜀汉,大将凋零,少帝愚钝,还失去了北伐中原最重要的荆州之地,刘备所惦记的是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妄想。

    在深深的遗憾中,汉昭烈帝刘备离开了人世。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