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72. 第 272 章 都说贾代善是为宣正帝……

作品:《红楼之谁也不能阻止我崛起

    都说贾代善是为宣正帝死的, 但在贾敬看来,他一叔,明明是为他去死的

    贾敬宁愿自己去死了, 也想把贾代善换回来。贾代善,他是实打实的国公, 更是他们宁荣一府的天。

    现在, 天塌了, 他贾敬罪无可赦。

    他不明白甄家为什么要弑君,宣正帝对甄家还不好吗甄家到底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贾敬去问甄家家主,甄家主却道“皇帝无情,养了几十年的太子, 说废就废,太子废了, 下一个, 是不是就轮着我甄家了贾敬, 你们贾家只是跟在太子身后摇旗呐喊的小卒, 有荣国公的功劳在前面顶着, 你们宁荣两府安全无虞,但我甄家就不一样了, 我甄家是将全部身家性命都系在太子身上了,太子废了, 我甄家在劫难逃。”

    贾敬“所以你们就谋害陛下,想让太子登基。”

    甄家主“太子登基有什么不好太子仁善, 不会亏待我们这些老臣的。”

    贾敬实在是怕了甄家的疯狂和无所忌惮,更是怕了这些吃人的政治斗争。他突然发现,自己是不适合做家主的,他根本就斗不过这些豺狼虎豹。

    贾敬想把家主之位让给那个遗腹子, 自己的堂弟。但老天不允,这个堂弟在留下一个男孩之后,英年早逝了。

    贾代善死了,贾赦废了,贾政是个立不起来的,这宁荣两府,一时间担子都压在了他的身上,贾敬想要担起来,奈何他早就入了奸人的瓮,已经身不由己了。

    为了给两府留一条生路,贾敬抛下刚出生的幼女和尚需教导的儿子,出家清修去了。

    贾敬唯一的庆幸就是,他做的事,只有自己知道,贾家的人都不知情,现在,他躲进了道观,你们甄家就去贾家找人去吧,你看是废了的贾赦搭理你,还是尚是稚子的贾珍明白你

    你要是不嫌弃,可以去找贾政啊,看看贾政能为你做什么

    贾敬这一招,不甚聪明,却是釜底抽薪的绝招,现在看来,还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杀招。

    他的儿子贾珍,没了父亲的教导,已经成了一个五毒俱全的混账忘八了

    贾敬不是不后悔的,但后悔已经无用。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了,贾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此时,他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跟甄家混在一起了。

    贾敬如迟暮老人一般有气无力问道“你一个如丧家之犬的甄家一老爷还想做什么我又还能为你做什么呢”

    甄家一老爷道“我大哥已经下狱了,甄家若是一定要付出代价,他一个人的命足够了,但我甄家还要延续。甄家的罪名都是巡盐御史宋昭严罗织而成的,他的妹子嫁的是你嫡亲的孙子,是你们宁府的宗妇,她若是出面请求宋昭严放过我甄家这一回,我甄家定结草衔环以报君恩。”

    贾敬听明白了,甄家一老爷的意思是想让他这个太公公出面,给自己的孙媳妇下令,让亲家宋御史撤销对甄家的参奏,这参奏都没了,除了已经查清的,那没查清的罪名,自然也就没有了。虽然甄家确实有罪,但这些罪名,甄家大老爷一个人顶罪也就行了,剩下的,甄家基本盘还在呢,只要甄家还在,就还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不得不说,甄家一老爷这个法子,也算是釜底抽薪了。但贾敬却是觉着,这甄家一老爷实在是把事情想的太天真了,老一就是老一,永远做不了老大。

    贾敬道“我已经离家日久,我说的话,人家未必会听呢。”

    甄家一老爷道“孝字大过天,只要你开口,小辈们定会听从的。”

    贾敬笑了笑,他常年清修,早就瘦的皮包骨头了,不笑的时候,还能有些庄严模样,此时一笑,嘴角牵动了松弛的皮肉,配合他浑浊的双眼,说不出的毛骨悚然。

    甄家一老爷却是一瞬不瞬的盯着他,要他一个肯定的答复。

    贾敬几乎可以肯定,他要是不答应,这个甄家一老爷,定会把当年的事抖搂出来,拉着他贾家一起万劫不复。

    贾敬对甄家一老爷道“让老道先想一个说辞出来。”说罢,他掀开硕大的丹炉,从里面取出一枚新练好的金丹,送入嘴中,吞咽而下。

    然后端坐在蒲团上,闭目打坐。

    甄家一老爷冷笑一声,只当贾敬是在做无畏的逃避,也不催促他,也找了一个蒲团席地而坐在他对面,等着他。

    一刻钟过去了,两刻钟过去了,半个时辰过去了。

    甄家一老爷眼睁睁的看着贾敬的面色由青犯紫,嘴角慢慢的渗出血迹来,甄家一老爷这才猛然发现不对。

    刚才,贾敬竟当着他的面,服食金砂自尽了,可怜他竟还老实的坐在他的对面,眼睁睁的看着他就这么死了。

    贾敬一死,连带着一些陈年往事,都随风消散了。

    此时甄家一老爷说贾敬也是参与谋反的一员,他敢说,也得有人敢信呢。

    时间无大事,唯有生和死。

    贾敬的价值在于他能活着跟人说话,此时他死了,当真是一死万事休了。

    甄家一老爷无法,只能灰溜溜的带着人离开了玄真观。

    贾敬宾天了,宁荣两府的爷们都随驾去了,只有报了产假看家的尤氏一个实在是张罗不起来,没法子,只能派人加急报给贾珍父子,要一个章程出来。

    贾珍父子特地告了假回家治丧,贾母这边得了消息,因为贾敬是侄子,她是长辈,她不好也告了假直接出来的。还是南安王妃在皇后面前为她说情,皇后酌情减免了丧期,准贾家一行人提前回家治丧。

    话说林如海这边刚送走了吴奉礼,那边宁国府就来报丧了。

    林如海无法,只能打点己身,去宁国府给贾珍等道恼。

    等到贾母回来之后,贾敬送殡,林如海又去了一趟,贾母叫他去说话。

    贾母已是暮年之人,刚送走了侄子,现在看着身形清瘦的林如海,不禁悲从中来,她道“自从那年大病一场之后,你只说养病,现在养的如何了”

    林如海笑道“也就那个样子,有了今天没有明天的,说不定,今日一睡下,明日就睁不开眼了呢。”

    贾母见他说的凄凉,也哭道“你们还是小辈呢,都没我这老婆子长命,我既不能为官做宰的,又不能扶持家族的,要这么长的命做什么干脆把我的寿数分给了你们,也算是我为子孙操心了。”

    众人只当她是为贾敬悲哭,都忙劝她节哀,林如海道“都是命数,谁又能借的了谁的寿呢看珍哥儿蓉哥儿哭的那个样子,他们未必不想把自己的寿借给自己的父亲祖父呢。”

    贾母在众丫鬟的劝慰下止了泪,她对林如海道“咱们这样的,年岁到了,说没了就没了,就是苦了剩下的孩子们了。你这么个样子,可有为玉儿做过打算没有”

    林如海心想,我自然是有打算的,而且,心里已经有了人选了,不过,这些就不用跟您老说了。

    于是,林如海笑道“她还小呢,才过了十三周岁生日,等到及笄,还得两三年呢。我只有这么一个闺女,自然要好好的留她几年。”

    贾母不赞同道“女大不经留,留来留去留成愁,你现在看着她还小,等一年国丧期过了,再给她相看人家,再办亲事,可就晚了。”

    林如海听她话里有话,就试探的问道“老太太这里可是有了人选了”

    贾母就道“是南安老太妃再给北静郡王说亲呢。姑爷你也知道他们家,因着接连守孝,到现在,北静王爷还没有正妃呢,他自己着急的不行,托了南安老太妃相看,老太妃就看中玉儿了。北静郡王家里可是正经的王爵,玉儿嫁过去,就是正经的王妃,你觉着如何”

    林如海失笑,他打趣道“竟然是北静王爷,小婿还以为,您是在为宝玉说和呢。”

    贾母老脸一红,她啐道“你这是在打我的老脸呢人家眼里,玉儿这样的家世,这样的人品,是要做王妃的,你却说我要将她配给宝玉,难道我就是个老眼昏花老糊涂的不懂那齐大非偶的道理”

    若是前几年林如海一病不起直接去了,林黛玉成了孤女,即使有公主府那边撑腰,她也能舔着脸去为宝玉求娶。

    但如今,林如海不仅还在,还官居正一品,妥妥入阁为相的人选。但林如海为什么一直没有入阁,而是在家修养谁不知道他就是因为在任上伤了身体,精力不济,才不能入阁的正因为他没有入阁,为朝臣们让出一个阁老的名额,朝中大臣们才更对他礼敬有加呢。

    还有太上皇和现任皇帝,谁又能不说林如海一句尽忠职守呢

    林黛玉有这样一个大学士父亲,身价立马倍增,加之,林黛玉没有母亲教养这一短板也被大长公主那边补齐了。以林黛玉现在的身世家私,就连王妃也做得,她再去为贾宝玉求娶林黛玉,那可就是倚老卖老的坑外孙女了。

    林如海笑道“岳母说笑了,咱们都是过来人,给孩子结亲,自然是结一门实惠的亲,才是为孩子着想。宝玉本身很好,赤子之心,难得跟玉儿也能说到一起去,但是,小两口过日子,可不是关起门来自己过的,小婿的难处,岳母该体谅一一才是。”

    林如海说这些,只是跟贾母说明白,也是为他以前对贾母贾家不假辞色的行为做个说明他并不是有心远着贾府,也不是不给她老人家面子,实在是贾宝玉的母亲不是个慈善的,只要是个父亲,都不会把女儿嫁入这样的人家,受这么一个婆婆磋磨的。

    林如海就差明着把王夫人的狠毒直接说出来了,贾母有什么不明白的,她道“说到底,是我老婆子没能看好玉儿。现如今,我给玉儿说和的这个亲事,到底如何,你给我个准话,行与不行的,我也好去回复给人家。”

    林如海叹道“玉儿秉性单薄,恐怕无福消受。”

    贾母一阵的心灰意冷,叹道“我知道了。”

    林如海见贾母端起茶水来饮,就知道是端茶送客的意思了。

    林如海心下哂笑,这老太太,真是越老越没耐心了。他不同意,她立马就送客,也是很直接了。

    林如海起身告辞。

    出门的时候,贾赦正带着子侄和来道恼的客人们跟北静王寒暄。

    北静王其实是知道林如海来了,就专门在这里等着他呢。

    贾赦见林如海出来,就跟林如海引荐北静王。

    林如海常年在外做官,回京后也是大门不出,他见过北静老王爷,现今的北静王水溶,是没有见过的。

    北静王忙上前拱手行礼道“小王见过大学士。”

    语气热情且熟稔。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林如海让了开来,只仗着年纪受了半礼,他打叠起笑容来,跟北静王寒暄道“王爷客气,下臣愧不敢当。”

    北静王却是恭谨道“小王早就钦慕大人风采,如今一看,果然不凡”

    林如海耐着性子听北静王说了许多仰慕他的话,又回了几句,假托身体不适,就告辞离开了。

    然后,第一天,北静王就带着十一盒彩礼,去林家提亲了。

    林如海冷笑,他明明已经明确的拒绝了岳母了,不管岳母的消息有没有及时送出去,只看北静王这大张旗鼓的做法,结合昨天他那当着众人过分热情的态度,林如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

    北静王这是,想要霸王硬上弓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