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71. 第 271 章 甄家结局如何……
作品:《红楼之谁也不能阻止我崛起》 甄家结局如何, 似乎已经在眼前了。
北静王府利用甄家做了多少事,没有比他自己更清楚。现在甄家家主已经下了大狱,那么他做的那些事情, 甄家家主似乎也没有替他隐瞒的必要。
从老北静王在的时候开始, 北静王府就是先太子的拥趸。十几年前,先太子被废的时候,北静老王爷就已经预测到了今天了。
他临死前,跟北静王道“甄家, 因为有四次接驾的功劳在, 加上宫里娘娘和大皇子、七皇子, 或许可保无虞, 以贾家为首的四大家族,有贾代善这一死, 也可无忧, 唯有我北静王府, 前路何在,为父实在是看不清, 也不敢赌,如今唯有一死, 才能安了皇帝的心。儿啊, 以后, 这王府, 就交给你了。”
那个时候, 水溶才几岁呢
祖母是宗室女, 她死了还不够,还得父亲去死,将偌大的王府交给他这么一个稚儿, 皇家才能放心,他们家,就真的这么罪无可恕么
水溶不服
他想做些什么,来宣泄他心中的这一腔愤懑
南安王府、甄家、贾家、薛家、还有如恶狼般扑上来的所谓的文人学士们,以及,后来的楚王。
若说前面的那些人都是北静王无所谓的游戏人间,那么楚王的出现,那就是有限的生命中一盏还算光亮的灯了。
为了这盏灯能燃烧的更明亮一些,他愿意为他搏一次,也为自己。
现在,难处来了,甄家倒了,也是他自保的时候了。
此时的北静王,还不知道庆和帝已经掌握了他私通外敌的证据,他觉着,只要他有足够的的政治资本,是可以从甄家这个漩涡中脱身出来的。
他想的自保的最妥当的一个方法,就是联姻。
北静王还没有正妃呢。
纵观大周朝,凡权贵子弟,如北静王这般老大不小了还没成亲的,简直凤毛麟角,只此一个了。
北静王有侧妃,却没有正妃,他以前觉着是自己英明,没有娶个正妃回来管着自己,他就可以按照他自己的心意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现在看来,不闻不问的,才是最糟糕的信号。
成家立业,至古明理。现在皇帝和宗人府都不操持他成亲,甚至明里暗里的任他由着自己的性子胡闹,是不是意味着,自己早就是被放弃的那一个了
北静王去跟楚王商量自己娶王妃的事。
楚王笑道“你早该娶正妃了。”
北静王水溶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他。
楚王拗不过,只道“你若是还想你们北静一脉继续延续,你就把你那执拗的性子收一收,我尚且还能过继皇子,你却是无人过继的。”
水溶呼吸一滞,良久,只能颓丧的承认,楚王说的是对的。
无人继承王位,等他死了,北静一脉的王爵,必须由朝廷收回了。他若是没有生下子嗣,那么朝廷就能兵不血刃的,解决了北静王府,可喜可贺啊
北静王自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想了一个晚上,终于从他的关系网中扒拉出来一个最好的王妃人选林黛玉。
北静王想着林黛玉的出身。首先,她是四王八公中的两公的后代,血浓于水,这是斩都斩不断的联系,从国朝建立以来,四王八公联络有亲,林黛玉最明显的一个标签,就是老旧勋贵的后代。
其次,她的父亲林如海,现如今官至当朝大学士,虽然因为身体原因,不领差事,但只要他在一日,他此生积累的人脉关系,就会在一日。
最后,也是北静王最看重的一点,那就是她跟现如今朝中最兴旺的那几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老旧势力和新兴势力竟然同时在林黛玉一个小女孩的身上会和了。若是谁娶了她,北静王可以想象,他将会通过林黛玉,获得多少政治资本。
直接去公主府,或者直接去跟林如海提亲,是个鲁莽且不现实的行为。
北静王请动了南安老太妃去找贾母说和。
名义上,林家没有正经的女性长辈,那么,在林黛玉的婚姻上,贾母就有很大的话语权。
此时,南安老太妃一行和贾母一行正随驾在孝慈县为老太妃礼丧,虽然七七四十九日的大丧过了,但大丧之后是大祭,如南安老太妃和贾母这等身上有爵的人,是没有那么快就回来的。
南安王府和贾府暂居的院子离的并不远,有些时候,两家是同来同往同住的。
有一次,南安老太妃就跟贾母说起媒来,她道“你也知道我那个侄孙儿,他正该娶亲的年纪时候,忽的北静老太妃仙去了,没法子,他是正经袭爵的孙儿,得守孝呢,这边三年孝就要守完了,忽的他父亲又去了,再守三年,没两年,他母亲又去了,只好再守三年,就这样,三年又三年的,竟耽误到现在都还没个正紧的王妃给他打理家业。咱们这样的人家,哪个爷们不是屋里大妇坐镇的偏他,偌大的王府,竟跟个孤鬼儿似的,一直熬到现在都还单蹦一个,家里还没个长辈为他操持。他前几日见着我,话里话外的孤寂,想要我为他寻个正经王妃,他必是要珍之重之的待她的,我想来想去,这各家能看的过去的女孩儿,也就你们家的还齐整些了。”
贾母听她絮叨了这许多,心早就动了。北静王府可不是一般的人家,女孩儿嫁过去,就是朝廷册封的正经王妃,能比她尊贵的,也就宫里的娘娘们了。
贾母先寻思了一遍贾王史薛这四家的女孩儿,身份上,家私上,也只有惜春能配的上了。可惜,惜春年纪实在是小,北静王二十好几的人了,娶进府的王妃,自然是要盼着立马开枝散叶的,这样的话,惜春就不合适了。
贾母抱歉道“齐大非偶,我们家的女孩儿,怕是没有合适的。”
南安老太妃就笑道“这你可就是太谦了,那日,我恍惚听说,你那外孙女,已经到了及笄之年了”
林黛玉
贾母笑道“她是外孙女儿,她的亲事,自有她父亲张罗呢。”
南安老太妃不以为然道“外孙女也是孙女呢,都是你的血脉,况且林家也没个正经人操持,你不去为她打算,谁还能为她打算呢这样好的亲事,那是可遇不可求的。你也别只顾着躲懒,你就是不为着自己外孙女儿,看在咱们这么多年的老亲份上,你也帮着寻么寻么呢若果真寻着好的了,不说我,就是水溶那小子,也知你的恩呢。”
贾母只道“我且问问姑爷再说罢。”
其实她心里,已经是允了,心想,这可是去做王妃,姑爷再没有不答应的。
因是在国丧期,她们这些人是去治丧的,万没有在人家葬礼上说亲的,因此,贾母只将这件事隐了下来,既没有跟儿媳妇说,更没有跟儿子说。
北静王尚且有法子可想,甄家这边,就有些病急乱投医了。
京郊玄真观里,因为有大家族里的老爷在这里清修,一向没甚香火,今日竟有三两人结伴而来,径直往那老爷清修的屋舍而去了。
等到了地方,一个为首五十多岁的乡绅模样打扮的老爷当先叹道“贾敬啊贾敬,你这一躲就是十几年,竟当真把那富贵荣华都抛弃了,果真是可敬可叹呢。不过,你我不过殊途同归,你却是少享了十几年的福,可见你还是错了,这祸啊,你是白躲了。”
贾敬正在袅袅青烟中看着童儿炼丹,他听闻声音之后,挥手让童儿都退下,他转过身来,看着来人道“你错了,我躲了开去,在这里清修,就少做了十几年的孽,积了十几年的阴德,等到来世,你为猪狗,我仍旧为人,此世虽然殊途同归,来世却是天差地别,就算我的福报了。”
乡绅冷笑道“佛家才修来世,你个臭道士说什么来世呢”
贾敬却道“佛道不分家,只要是劝人向善的,都可以修炼,你个俗人懂什么”
乡绅冷道“我个俗人是不懂什么,但我知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道理,你想修来世,且得看我甄家答不答应呢。”
贾敬深深叹了口气,一步错,步步错,人有的时候,是真的不能行差踏错半步的,否则,那就是无可救药的深渊魔障,一辈子都摆脱不了了。
当年,贾代化的嫡长贾敷英年早逝,只留下一个不知男女的遗腹子,贾代化无法,只能收养了隔房的贾敬为嗣子。贾敬是个会读书的,但会读书的年轻人,就沾染了些读书人的迂腐和钻牛角尖的倔劲,尤其是贾敷的遗腹子是个还算健壮的男孩,贾代化有了嫡亲的孙子,那么他这个嗣子,地位就尴尬了。
贾代化为了家族安宁,以不宜频繁更换嗣子为由,坚持将宁国府一脉传给贾敬,贾敬敬服的同时,也埋头苦读,终于中了二甲进士。
贾代化是不是含笑九泉贾敬不知道,他只知道,即便自己已经中了进士,他住在宁国府里,仍旧是名不正言不顺。
为了能够顶头立足,那段时间,贾敬除了四大家族之外,他还结交甄家,结交各大王府,结交攀荣富贵的文人才子,反正,只要是凑上来的,他都一一笑纳。
为了彰显自己家主的身份,在一次聚会的时候,他一时脑热,把祖上传下来的一个方子给了当时已经是家主的甄家大老爷。
然后就是二叔中毒,替皇帝去死了。
贾敬得知之后,简直晴天霹雳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