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002
作品:《改嫁1979》 经过几天整理,杨福妹不得不相信,自己真的回到小时候了。
1978年夏末,她才四岁半。23岁的母亲刘宝珠,皮肤白皙,乌溜溜水灵灵的大眼睛,两根长长的辫子又黑又亮,即使已婚已育,也是双水村当之无愧的一枝花。
最关键的,距离她喝农药还有半年。
福妹抖抖腿,活动活动踝关节,拍拍大腿,扭扭腰……这是她每天在小区里做的“运动”,跟年轻人的比不了。放一个四岁半的小女孩身上,别提多别扭了。
“哈哈,杨福妹又开始作妖了!”
“奶奶你快看,她尽偷懒!”
福妹淡淡的看他们一眼,连翻白眼的欲望都没有,更别说跟他们打嘴仗,还哭鼻子了。
这两个男孩,是大伯家的宝贝疙瘩。杨家现在的当家人是老爷子杨六顺,今年刚五十出头,跟老妻张菊芬育有四儿一女。老大杨建国,娶妻张兰,生了福来和福旺;老二杨建军,娶妻刘宝珠,生了福妹;老三杨建华,娶妻许招娣,前几天刚生了个大胖小子;老四杨建康,还在读高中。
至于那位老闺女杨兰兰,福妹懒得提。
母亲的离世,少不了她这位好“姑姑”的煽风点火,推波助澜。
家里有新生儿和坐月子的女人,大夏天的也离不了热水,所以,烧水的活儿就落四岁的福妹身上了。无视他们奚落,活动够了半小时,福妹才慢条斯理进厨房。杨家的厨房是挨着院角垒的几块土坯,顶上盖了块乌漆麻黑的塑料布,因为常年不打扫,叶子落在上头,风一吹就掉锅里。
但福妹还连灶台都够不着,更别说捞锅里的落叶了。
果然,下一秒,一个力道十足的巴掌就落她后脑勺上,“水里有叶子,瞎了?赔钱货,跟你妈一个德行……”
这熟悉的咒骂,福妹厌恶的动动眼眸,继续低着头,忍着后脑勺上火辣辣的痛,和脑袋里的“嗡嗡”作响。
见她不出声,张菊芬心头的气才顺了,继续喋喋不休,无非就是福妹妈怎么没本事,生不出儿子还又馋又懒不学好,耽误她儿子考大学……
当然,在她嘴里,她那英明神武绝顶聪明的儿子,想考大学那就是分分钟的事儿。
福妹勾了勾嘴角,就她爹那样儿,高小毕业想考大学?上高中的四叔都没这本事呢。去年刚恢复高考,全国五百多万人参加,只录取了三十万不到,今年她记得好像是六百多万呢……也不知老太太哪儿来的自信。
正想着,听见院外有脚步声,估摸着快到门口了。福妹突然“啊”的大叫一声跑出厨房,抱着头“哇哇”乱叫,手脚并用胡乱翻滚……不知道的还以为抽羊角风呢。
“死丫头抽哪门子风,老子今儿揍死你!”张菊芬捡起大拇指粗的棍子,刚要打,就听见二儿子说:“妈怎么了?”
老太太一顿,“看我打不死这赔钱货!”
与杨建军一起进门的几人,一听就皱起眉来。
“妈,快看看锅里的水,丫头不听话我来教训就是。”不住使眼色,他今儿可是有大事呢,上头讲“妇女也顶半边天”,妇女队长就跟在后头呢,“赔钱货”三个字可是不能说的。
老太太赶紧满脸喜色,把手在打补丁的衣服上擦了擦。
“阿爹,奶奶打我,说我偷鸡窝里的蛋,我没进过奶奶睡觉的地方……头好痛……三婶屋里的鸡蛋都快捂出小鸡了……”短短几句话,关键字词很明显,几个中年男女的脸色瞬间不好看了。
“死丫头病糊涂了,什么鸡蛋不鸡蛋的,快进屋。”一双微微上挑的桃花眼,不住使眼色。
福妹假装没看见,继续抖包袱:“昨晚我还听见奶奶说毛……唔唔……”
杨建军捂住闺女的嘴,满脸羞红,黄豆大的汗珠子顺着鬓角滚落,也不知是热的还是吓的。
副队长、保管员、出纳、会计,整个生产队的领导基本齐了,要是再让丫头胡说八道,别说他记工员的活谋不到,怕是还要被关牛棚呢!
大家瞪了他一眼,尤其副队长重重的咯了口痰,“建军咋回事,不是说你兄弟媳妇坐月子吃光了?是不是偷偷养鸡了又?”
妇女队长是个四十来岁的黑壮女人,常去大队上开会,最恨别人说“女的怎么着”,尤其是汉人。竖着眉毛道:“没听见孩子说藏睡觉屋呢?”
公社和革委会明确规定,每家两口人能养一只鸡,杨家大大小小14人,顶多能养7只,但张菊芬在家时候都会把鸡藏老两口睡觉的屋,等生产队上工的哨子响过,才会放院子里来。村里大多数人家都这样,队上也睁只眼闭只眼。
“哎哟,沙玛家的,可别冤枉好人,咱们就养了7只,一只不多,这丫头病糊涂了。”
福妹心内淡淡的,她活那大把年纪,要坑他们一把还不简单?
“奶奶骗人,福来哥哥说有十多只呢,还下了……唔唔……”一双粗糙的大手蒙她嘴上,指甲缝里都是黑的。
杨建军急得满头大汗,赶紧从胸前的衬衣袋里掏出个小纸盒子,小心翼翼的抽.出两根烟,讨好着双手递给副队长。
老头看了一眼,是“大前门”,脸色才稍微好看些,“算了沙玛家的,给他们个机会,一个星期内控制到7只就行。”
沙玛家的其实也就是出口气罢了,她男人姓沙玛,是本地彝族里的大姓,族里偷着养的多的是,她哪里管得过来,虎着脸说几句就罢了。
杨福妹躲回房,勾勾嘴角,她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搅黄她爹的美事儿!
前几天听一家大小(除了她们娘俩)开会,生产队老的记工员得了沙眼,敷着药记不了工分,要重新选一个记工员。她爹正卯足了劲力争上游呢。
哼,上辈子,自从他当上记工员,半夜三更不回家,说是来记工分的人多,其实……这一世,就索性让他当不了!
四五岁的小孩说错话是情有可原的,尤其家里大人嚼的舌根,转天就被他们抬到外头去。这几年不像以前草木皆兵了,队上随便说几句也就揭过了,但老杨家却为这事闹翻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