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 70 章
作品:《七十年代炮灰女配》 姚梦书过完年, 再回了一趟双车大队, 收拾东西并迁户口。
办理完所有手续, 叶梓五人又约一起见了面。
叶梓四人的学校都在帝都,往后要见面还是比较容易的,见不到面的主要是叶檀。
一来他的学校距离帝都有些距离, 二来军校生不如一般学校的学生,除了理论课外还要实训, 闲暇时间少,毕业后进部队时间就更少。
当然这点对叶梓这个姐姐和慕东辰这个姐夫偶尔见面还是可以的,乔欣也是龙县人,有心总能见面。
唯独姚梦书这个不跟他们一个地方的人, 没特殊情况这一离开, 兴许一辈子就见不到面了。
几人都是聪明人, 自然看得出来这两人之间若有若无的情愫。
只是感情是当事人的事, 他们这些外人不好掺和,所以三人都秉持看破不点破的心思。
不过这次见面,三人有意让叶檀和姚梦书有个深聊的机会。
所以几人一起聊了一会儿,三人就借口离开。
姚梦书的确想在离开前, 好好跟叶檀聊一番, 就默认了三人给他们疼空间的做法。
叶檀也觉得有些话, 还是讲清楚的好, 免得误了人家姑娘,也默认了三人的做法。
于是,包厢里就剩下两人。
过年这段时间, 关于感情的事,姚梦书想了很多。
活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个叫她有好感的男生,要她什么都没做就放弃,她不甘心。
所以她下定决心,回双车大队后,要跟叶檀好好聊聊,看他究竟对她是个什么想法。
她素来是个敢说敢做的人,既然决定问清楚,便也没什么好忸怩的。
于是,她开门见山就问道,“我对你有好感,你呢,你对我什么感觉?”
叶檀跟姚梦书的交集,全因这是姐姐的好姐妹,且性子不错。
不过由于她跟姐姐是好朋友,叶檀一直把她当成姐姐看待,从没往男女对象这方面想。
但不可否认,面对姚梦书,他有着对其他姑娘所没有的耐心,也会在她面前露出在别人面前不会露出的幼稚的一面。
叶檀自己没意识到这一点。
还是弟弟叶楠有一天突然问他,是不是喜欢姚梦书,他才开始考虑这个问题的。
喜欢吗?
叶檀其实不知道,因为他不知道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叶楠又问他,若是一辈子跟姚梦书一起生活,他能不能接受。
叶檀还是不知道答案。
因为在过去的时日里,他想的都是如何改变家里的现状,从未想过处对象结婚的事。
就是现在他也没想过处对象的问题,“我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你,但不可否认跟你一起聊天挺开心的。”
“但是站在理智的角度想,其实咱们两人不合适。”
“‘高门嫁女,低门娶媳’的俗话,我觉得挺有道理的,你的出身太好,而我家就普通的劳动人民,甚至比普通劳动人民还差点,咱们的条件相差太多。”
别人什么想法,叶檀不清楚,但就他而言,要他娶一个出身高他很多的姑娘,他不愿意。
不同阶层的人,生活观念什么的都不一样,门第相差太多,就算小夫妻两人能够处得来,两个家庭之间却不容易处好。
这意味着娶这样的姑娘,他不仅要浪费比娶一个普通出身的媳妇更多时间,跟妻子相处,也会花费更多时间处理两个家庭之间的关系。
他是家里的长子,是要承担起整个家族未来的人,没那么精力去处理因跟对象出身相差太多带来的问题。
“而且我今年才十六岁,往后的十年我打算把精力都放在事业上,不会考虑处对象的事。”
这话叶檀不是为了糊弄姚梦书才这样说的,而是真这样打算的。
所以,他才觉得自己有必要跟姚梦书,把话说开。
这个答案姚梦书一点不意外。
跟叶檀认识时间也不短了,这个人骨子里有多骄傲,她很清楚。
这样的男人,让他娶一个高门女人,叫别人以为他攀高枝是为了未来,他是决计不可能同意的。
另外,她家里也希望她能找个条件差不多的对象。
只是好不容易有个叫她有好感的男人,不争取一下,她不甘心而已。
如今亲口听他这样说,她也就没了旖念,“男人就是好啊。”
男人二十六七岁没结婚,家里兴许会催,却不担心找不到好对象。
但姑娘家到了那个年纪,要还没结婚,指不定被说成什么。
她年纪要还小,还能耗个十年,等这男人事业有成。
可她本来就大人三岁,再过十年她都是三十岁的女人,压根等不人。
看来他们两人注定有缘无分。
她是个理智的女人,对叶檀也没到情根深种的地步,该争取的也争取过了,既然不合适,她自然也不会再纠缠,“那往后你就如过去一样拿我跟你姐一样便好,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跟我说,能帮得上的,我尽量帮。”
如果两人一直都如朋友相处,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叶檀兴许会找姚梦书帮忙。
可有如今这一出,哪怕明知姚梦书能帮忙,叶檀也不会去找她。
这是他的骄傲。
遇麻烦能叫朋友帮忙,却绝不会叫对他有好感最后没走一起的姑娘帮忙。
该说的话说完了,姚梦书站起来,最后说了句,“那就祝你未来事业有成,一帆风顺。”
叶檀也站起来,“承你吉言!”
“也祝你未来生活美满幸福!”
各自给了对方最美好的祝福,叶檀就离开宾馆,姚梦书则回客房收拾行李,然后办理退房手续离开龙县……
这天两人说了什么,叶梓没特意问,但她知道这两人不可能走到一起了。
虽然有些惋惜,但她也知道叶家门第跟姚家相差太多,真走在一起,不见得是好事。
这样彼此别过,往后回忆起曾经,还能有美好的回忆。
走一起了,最后指不定这点情分都磨掉了。
姚梦书离开后,叶檀也收拾好东西,踏上他的求学路。
然后就是叶梓两人安排离开的事情,东西他们已经收拾好,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慕奶奶。
叶母也知道慕奶奶年纪大,让她一个人在双车大队,身边没个照顾的人不大得当,就跟女儿女婿商量,在县城租个地方,让慕奶奶住城里来,他们好就近照顾。
叶梓也觉得这个提议好,毕竟慕家住的偏僻,左邻右舍又都有事情忙,人家不可能天天帮着照看慕奶奶。
慕东辰也很赞同这个提议,让慕奶奶到龙县不仅叶家能帮着更好的照看,这边医疗什么也方便,老人家年纪大,难免有病痛,在双车大队就赤脚医生,老人家又不愿意走远路,经常都是能忍则忍,小病小痛忍忍还行,万一是急症那就不得了。
不过,他知道慕奶奶一定不愿意离开双车大队,他也不提前跟慕奶奶商量,直接在叶家附近租了房子,租金一交就是四年,叫慕奶奶没办法反驳。
果然一听两夫妻要她搬到县城,慕奶奶不同意。
不过,听到孙子房子都租好了,且不能退,慕奶奶最后还是妥协了。
于是,叶梓两夫妻并叶楠三人,用了一天时间,帮慕奶奶把租的房子打扫好,安置好,第二天就把慕奶奶接到城里。
慕东辰租的是一个平房,带院子的,里头不算厨房,还有三个房间,慕奶奶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当他们两夫妻的,再有一个房间则布置给叶楠住。
让叶楠住这里,一来是帮着照看慕奶奶,二则是叶家房间少,年纪大了兄妹再住一起不方便。
安顿好慕奶奶,也到叶梓两人该到学校报到的日子。
很多人第一次出远门上学,需要家里的陪伴,叶梓两人不说叶梓上辈子国门都出过,去帝都完全不是问题,就是她不熟练,还有慕东辰在呢。
帝都那边向东能准备的,都已经帮忙准备好,他们只要带上换洗的衣服便行。
是以,两人并不是大包小包的带,而是各带了一个小行李包就踏上北上的火车。
到了帝都火车站,向东安排接他们的人,早已等候在那里。
这人是向东现在的学生,对帝都农业大学再熟悉不过。
于是,两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到了帝都农业大学。
上京前两人商量过住的问题,两人一致赞同暂时先住学校的宿舍。
一来先跟宿舍的人熟悉一下,二来先看看课程安排如何。
如果课程安排不是很紧,回头可以考虑在学校周围租个房子;课程安排紧张的话,就将就住宿舍。
有向东的学生领着,两人很快办好入学手续,也很快把东西放到各自的宿舍。
安排妥当两人才跟着向东的学生一起去找向东。
自打76年底向东回了帝都,双方就没再见过面,满算下来也有将近一年半没见面了。
再次见面,向东跟在双车大队时差别并不大,还是穿着简单,不过精神头比在双车大队好了很多。
两人眼中向东没怎么变,可向东眼中的他们却变化非常大,尤其慕东辰的变化。
慕东辰整个的气质,完全变了个样。
以前的他虽不至于畏畏缩缩,却绝对安静过头,不像现在随便往那一站,身上那股子自信的气息叫人想忽视都难。
如今这样的慕东辰,想要在事业上有所成,绝对比以往容易。
既然两人到了帝都,向东自不必说,卫国和黄为民两人,也想尽尽地主之谊。
于是,第二天三人就在帝都农业大学附近一家宾馆,给两人举办了接风宴。
席间三人对两夫妻考上理想大学,表示庆祝,又把给两人准备的结婚礼物给他们,最后还表示往后碰到困难尽管找他们。
两夫妻连连应是,心里却知道这只是人家客套的话而已,并不会当真。
接风宴后,学校也开学了,两夫妻四年的大学生活,由此拉开了帷幕。
前两年的课程以理论为基础,两人基本都在学校上课,不过因为向东的关系,理论课少的时候,任课老师时不时会带他们去实践。
除此外,这两年的寒暑假,两人回双车大队后,都会把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
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两人把专业课的知识都吃得透透的,两年下来两人的成绩,都是自己系第一名的。
两人不仅每个月能领到学校的补贴,每个学期还能领到奖学金。
而且由于有理论知识的指引,慕东辰在化肥厂表现非常好,虽然他没办法坐班,但工资却照给他发,每个月发的还不少。
叶梓这边这两年下来,养兔子挣了不少钱。
于是八零年的时候,她就着手考虑把养殖场,挪到早先慕东辰租的那处山谷。
从七八年到八零年,挣钱的同时,叶梓查阅了各种能查到的文献,把如何建立一个生态农场做了非常详细的规划,做完还叫向东帮着找这方面的专家帮忙评估。
两年时间反反复复修改,如今整个规划已经非常成熟。
她便开始农场的建设。
她还有两年的学业要完成,建农场的事不可能自己亲自监督。
好在跟大队长两夫妻两年合作下来,非常的愉快。
且这两夫妻也是想干一番事业的人,于是叶梓把这件事交给大队长两夫妻负责。
为了方便两方联系,叶梓还咬牙在县城租的房子里,拉了一条电话线。
往后的两年里,叶梓就是通过这跟电话线,跟大队长两夫妻沟通,把农场的整个雏形搭建了起来。
所谓生态农产,是一个既有农业、林业,又有猪、牛、鸭、鱼等养殖业和各种食品加工业的农工综合农场。
八二年她拿了大学毕业证回龙县时,她的生态农场里,农业和养殖业都已经初具规模,食品加工厂也有腊兔肉加工点。
当中农业为养殖业提供食物,养殖业养出来的牲畜粪便,则由慕东辰加工成有机肥,作用于农业上,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形成一个闭合的良性循环模式,相处作用,相互促进。
腊兔肉则是主要产生经济效益的环节。
另外,随着这两年兔子的养殖规模不断变大,兔绒加工也带来了不少的收入。
叶梓毕业回来后,除了着手做沼气池生产能源外,还有就是兔绒的深加工。
于是,虽然毕业了,叶梓却一样忙得整日不着家。
她忙,慕东辰也不遑多让。
叶梓跟他说过后世有机化肥的市场,大学四年他除了学自己专业的课程外,一直在研究有机化肥这个课题,四年时间已经有一定成果。
但这毕竟是一个新的课题,哪怕理论表示有成果,真要付诸实践并没那么容易。
他现在厂里传统化肥的事要顾,还要把过去四年研究出来的有机化肥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去,检验化肥效果,每天忙得跟陀螺一样。
四年时间,两夫妻学业、事业两不误。
女儿女婿这么拼,当岳父的叶父,也不甘落后太多,这四年下来在化肥厂里,表现也是非常好。
叶父这边不错,随着改革开放各种政策的改变,叶母的工资也高了很多,而叶楠哪怕还在读高中,却丝毫不影响他跟着姐姐一起挣钱。
现在叶家的生活也好了很多。
搁五年前叶母哪里敢想,他们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
她对现在的生活基本都是满意的,就是结婚了好几年的闺女,要是再给她生个大胖小子,她就更满意。
于是,逮着叶梓回叶家的时间,叶母开始催生,“之前你说还在读书,生孩子影响学业,我就没逼你。现在毕业了,总可以准备生孩子的事了吧?”
“我跟东子都忙,孩子生了也没时间照顾啊。”
“那就请个人帮忙照顾。”
“就算请人帮忙照顾,当爸妈的也不能完全不管孩子啊。”
生孩子的事,叶梓倒不是真不想,只是她想等事业上轨道再说。
反正她现在也才二十二岁,再晚个两三年,也没关系。
叶母满脸不赞同,“你光想着你的事业,就想过慕老太太年纪一年比一年大的问题?”
做亲家四年多,慕老太太真是没话说。
闺女说学业忙暂时不生孩子,慕老太太从来没说过什么,有时候她念叨,还能在一旁帮着宽慰。
这对一个盼着抱曾孙的老太太来说,实在难得。
“你们还年轻,还有几十年的挣钱时间,可有些东西错过了,就一辈子挽回不了。咱们做人得将心比心,这么些年下来,慕老太太对你真不比我这个当亲妈的差。”
“她理解你们的难处,妈希望你也能体贴她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对孩子的渴望。”
慕老太太的身体算不得好,这些年下来,每年大大小小的病,总有那么几次。
说句难听点的,这样的年纪指不定哪天躺下了,就再起不来。
还没结婚叶梓就知道,慕奶奶想抱曾孙,可这么些年下来,她从来没开口催过,叶梓都要忘了老人家的心愿。
单看她自己,确实再晚三五年,甚至五七年再要孩子,还可以。
可站在慕奶奶的角度,生孩子的事,的确不应该再拖,“我知道了,这件事我会跟东子商量。”
被叶母这样一提醒,叶梓的确把生孩子的事,记心里。
她找了个时间,跟慕东辰商量这事。
慕东辰说他最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便把自己考虑好的几个问题跟叶梓说了:第一点,有机肥的研究可以挪到农场做,这样他可以兼顾到农场;第二就是,孩子生了以后,请个专门的人照顾;第三就是买房子的事,虽然双车大队有房子,但往后他们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县城,总是租房子住不如买一套;第四就是努力买辆汽车,这样孩子生出来后,要到哪里都方便。
慕东辰这是把孩子的住、行、带都考虑了进去,还考虑到怀孕生子,她可能耽搁到的事业,可以说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很周全。
叶梓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于是,生孩子的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不过生孩子的事,不是说要生就马上能怀上的。
两人没避孕后大半年,叶梓的肚子都没有动静。
叶梓不由怀疑是不是她身体有问题,在即将过年的时候,特意找了个时间,去医院检查。
想着要是有问题,趁着过年有时间,好好调理调理。
结果这已经检查,没检查出身体有问题,反倒检查到小豆丁已经在肚子里。
这时恰逢年关,叶梓原先以为今年的除夕,只能在失望中渡过。
没想到这小家伙这么体贴,竟然在她将将有消极情绪的时候来了。
真真是个贴心的。
比她更着急的慕奶奶,一听说怀上了,也是连连夸张肚子里的小家伙贴心。
慕东辰在外头出差,说是除夕赶不回来,叶梓和慕奶奶已经商量好,今年过年简单操办一下就好。
如今盼了许久的孩子来了,慕奶奶当即决定这个年要办得浓重点。
欢迎家里新增的小家伙。
叶梓初初怀孕,一切还得小心,慕奶奶主动承担起过年的事。
闺女的肚子终于有消息,叶母也高兴,担心慕奶奶年纪大置办年货累,就帮着她一起。
原本出差在外,除夕不一定能赶回来的慕东辰,得知媳妇怀上了,把手头上的事移交给另一个同事负责,他则急匆匆赶回了龙县。
这天是农历十二月二十六,叶子和慕奶奶正打算回双车大队。
搁以往叶梓骑一辆自行车带东西,叶楠骑一辆自行车带人,一趟就能回双车大队。这会儿叶梓才怀上,慕奶奶不让她骑自行车,所以正对着一堆年货犯难。
刚回来的慕东辰,听到这个难题,当即去化肥厂开车。
慕东辰先前说的汽车还没买,但作为化肥厂的二把手,他是有配车的。
只是他一向是个公私分明的人,鲜有公车私用的情况。
这还是他第一次公车私用。
慕东辰把车开来后,慕奶奶买的年货一个后备箱不够装,还有一部分被搁在副驾驶座上。
放好东西,叶梓才扶慕奶奶上车,把她安排在副驾驶后面的位置,她自己则做在车门的另一边。
确定两人坐好后,慕东辰发动汽车,三人带着一大堆的年货往双车大队赶。
看着车窗外快速往后倒退的景色,叶梓的脑海里,不断闪过自打穿越到这里的生活,跟放电影一样,一针针、一幕幕的非常清晰。
车子驶入双车大队时,六年的过往已经在她脑袋里过了一遍。
六年时间过去,她再不是当初那个刚下乡时,被人嫌弃出身,被分去掏粪的小知青。慕家也再不是个透明的存在,慕东辰也不再是个默默无闻的掏粪工。
如今他们不仅手握大学文凭,还各自有自己的事业。
看着车窗外一个个羡慕的眼神,叶梓脑海中闪过四个字:衣锦还乡!
没错!
就是衣锦还乡!
他们两夫妻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六年的时间彻底从一个被嫌弃出身的人,逆袭成为人生赢家。
所以出身并不是决定成就的最重要因素。
只要肯努力,不放弃,任何出身的人都能成功!
(全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作者菌种的第三棵小树苗,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总算顺利完结。
自11.18日开文,到1.16日完结,共连载70天,很感谢小伙伴这一路的陪伴。
接档文年后开,作者菌要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总结这本的不足之处,争取下本写得更好。
2月接档文《六零年代恶毒女配》
简介:
穿成被未婚夫厌恶的恶毒女配,谷一一表示,“当不成你媳妇,我就当你大嫂!”
她以最快的速度,跟未婚夫回乡探亲的兵哥哥扯证,然后拿着新鲜出炉的结婚证,得意洋洋地看着前未婚夫,“以后,记得叫大嫂!”
晚上睡觉,被她拉郎配的兵哥哥问她,“开心啦?”
谷一一头捣如蒜,“这样能膈应他们一辈子,偏他们又躲不开,当然开心。”
“那接下来换我开心了。”说完,直接压住兴致勃勃的某人,做这样那样不可描述的事……
下下本预收文《重回五零逆转人生》
简介:
上辈子的梅苗苗,直到死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一辈子想活成‘别人’以为好的样子,却不知道这些‘别人’口中所有的好,并不真心为她。
重回豆蔻年华,梅苗苗告诉自己:这辈子她要再不在意别人的眼光!
于是,她活出了上辈子没能活出的精彩,也收获了上辈子没有的爱情。
重活一辈子,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女人该自强,不能没了依靠就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