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3章 第153章

作品:《穿书之裕妃升职记

    宣成帝是天子。

    天子一举一动自然备受关注。皇家将要给皇帝选后,这等大事更不可能瞒了人。

    于是,应该知道这消息的人,都是知道了。

    然后,各路人马,只要有心的,那自然是齐齐的想钻营了门路。一时间,京都很热闹。

    宫里。

    宣成帝发现,他最近在皇祖母这儿,可瞧着了不少的表妹。

    有耿家的,有韦家的。

    这些都是皇祖母娘家的表妹,又或是他母后娘家的表妹。

    皇帝的表妹有点多。

    一个一个都是美貌温柔,那是各色美人儿的表妹在皇帝跟前都是露脸儿了。

    寿康宫。

    皇帝来给皇祖母请安。

    玉荣对于孙子的孝顺受用了。可对于两个进宫的儿媳。一个安王妃,一个楚王妃。玉荣的态度淡淡的。

    为何

    因为这两个儿媳进宫,那也是带着她们娘家的侄女儿。

    这太态度还不明显吗

    这是来皇家露一个脸儿的。

    总之,这态度摆得明明白白。

    对于武家

    玉荣当初有好感,那是因为她受过武家那一位太后的恩。在武秀秀做了儿媳这事情上,玉荣自认为她是大度的。

    可若说宣成帝的后宫

    玉荣不打算太过于插手了。这人老了,安心养老便是。这手伸长了,会惹人讨厌的。

    “恭请圣上万安。”

    安王妃、楚王妃在皇帝跟前,自然见了礼。

    那进宫的安王妃、楚王妃的娘家侄女这时候也是懂得给皇帝福了礼。

    皇帝不在意。

    当然,对于两位叔母,他态度挺客气。

    宣成帝笑道“两位叔母进宫来陪了皇祖母,这是好事儿。不必客气,两位叔母,快快平身。”

    宣成帝在众人谢了话,起身后。

    他上前,给自家皇祖母又是问安。

    “孙儿特来给皇祖母请安。花鸟房教了一只鹦鹉,挺讨喜儿的。这不,孙儿带来给皇祖母瞧瞧。让这小家伙在皇祖母跟前沾沾皇祖母的福气。”

    宣成帝摆摆手。

    他的贴身太监赶紧的,这会子把一个鸟架子提上前。

    玉荣瞧清楚了。

    这鹦鹉挺讨喜的模样。

    这时候,正是开了口。

    那学舌的模样,那话也确实说的吉庆话。

    “太皇太后福如东海,太皇太后寿比南山。”

    “”

    这小鹦鹉逗了趣儿。

    玉荣当场笑了。

    一时间,殿中的气氛甚好。

    玉荣打量了四周一眼。她笑道“今个儿哀家心情好,皇帝这礼物好,哀家喜欢。”

    “老四媳妇,老五媳妇,你们没事儿告退吧。”

    这等场合里,安王妃、楚王妃有心巴结,自然也是巴巴的讨趣了。可玉荣知道的,这两位带了娘家侄女的用意。所以,她不打算给这两家的侄女创造什么机会。她是摆摆手,示意两个儿媳可以告退出宫。

    安王妃、楚王妃又不傻。

    这时候,自然听了上头的话。

    倒是这两位带来的各家姑娘,哪怕年纪小,可到底能进了宫。那就是有几份城府的。这时候,也是安静温柔的模样。

    那是随了长辈一起告退。

    玉荣瞧着,在两个儿媳,以及不相干之辈离开后。

    玉荣摆摆手,让把这讨趣的小鹦鹉带上去。然后,侍候的宫人们也是示意退下去。

    殿中剩下了祖孙二人。

    玉荣才说道“宫里最近热闹的紧。哀家的孙儿,哀家瞧着,皇帝你就是一块唐僧肉,哪一个女妖精都是巴巴儿的盼着。”

    嘴里这般说。

    玉荣的神色一变,那是认真起来,她道“耿家的女儿,皇家你不必顾惜哀家的脸面。那是一个也不必纳入宫里。”

    对于耿家的女儿,在玉荣看来,结一门婚姻更好。

    进宫有什么好的

    做了妃子,真当有一个太皇太后做靠山,就真能高枕无忧吗

    玉荣跟皇帝的祖孙情份。

    在玉荣看来,那就不必掺合了娘家的情份在里面。

    情份啊,娘家那边儿,与她的情分很浅的。

    这些年里,她觉得她的照拂尽是够了。再贪多的,那就是贪心过了。

    “皇祖母,您的意思,孙儿明白。”

    宣成帝知道他的皇祖母自然是通情达理的。这般时候,也是一定站了他这一边的。

    想着皇祖母的通情达理。

    宣成帝又想到了他的母族。韦氏那边,却是另一翻的心思。韦家的表妹,已经进过宫了。

    宣成帝没见过母后是什么模样

    若是母后还在,宣成帝想,他必然是一个孝顺的儿子。

    许是对母后的一份母子情。

    这一点子念想,宣成帝对于韦家感情还是颇有几分真切。对于韦家的表妹,宣成帝也有一点子顾惜。

    皇帝有一点子顾惜,在韦家眼中。

    那自然便是机会。

    韦家想送女儿入宫。

    若能做了皇后,那自然千好万好。可韦家更清楚,宫里还有太皇太后在呢。这想做皇后,可能有难度。

    可若是出一个贵妃呢

    那万万可以的。

    毕竟,太皇太后不可阻拦了韦家这皇帝的母族,那是巴巴儿对皇帝献上来的一片心意。

    “皇帝,你是哀家最好的孙儿。你啊,也是一份乾坤在胸。哀家就不多话,也免得唠叨了。只你的中宫,万万不可韦氏女。若你实在喜爱了你韦家的表妹,给一个妃位即可。”

    玉荣提醒了话。

    皇帝想独宠

    可能吗

    新君大婚后,才能亲政的。

    那么,为了亲政后,朝堂上的平衡。皇帝有时候,在现实面前,也是要妥协的。

    玉荣知道,皇帝一定会做的很好。

    “皇祖母放心,您的担忧,孙儿明白。孙儿待韦家表妹有一点子念想,那也是顾惜母后的遗泽。”宣成帝的话,那说的明明白白。

    至于皇后的位置。

    宣成帝从来就没有考虑过他的母族姑娘。

    皇帝嘛,心有天下即可。

    至于旁的

    宣成帝的眼中,一切都得搁在了江山社稷的后面。

    这一年,大选。

    京都,或者说,整个大魏朝的名门世家,那都是巴巴的送了嫡女。那是盼着皇家能选中。

    不一定能入主中宫。

    便是入宫做了皇帝的妃子,也是有许多的人家,那是心心念念的。

    这自古以来,皇家最讲规距。

    可皇家也是最不讲规距的。那登基上位的皇帝,又有几人是嫡子

    宣成元年,秋。

    这一年,皇家下了圣旨。

    入主中宫的人选出来了。

    当朝的严首辅的孙女雀入屏中,一举力压诸位秀女,那是得了圣旨赐婚。

    严首辅的嫡亲孙女能入选,这是未来的中宫娘娘。

    皇帝的后宫,那有位份的,可不止这么一位。

    一共将要进宫的,在皇帝大婚后入宫的。

    还有另位的四位秀女。

    这四位秀女,皇帝赐下的位份,皆乃妃位。

    有韦家的嫡女,这一位是宣成帝母族的嫡亲表姐。比皇帝就大了一岁的年龄。

    有英国公的嫡女,这乃是和靖公主与英国公的嫡长女。

    宣成帝对于宗亲,那也是表达了亲近的意思。

    至于第三位秀女,这便是出身勋贵人家,堂堂的候府千金。

    可以说,四位秀女,只有第四位那真正的小官出身。一个姓钱的小秀女。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就是她家出身皇商。在四位秀女里,占了一个妃,这出身最低了。

    宣成帝办事,表达了一个平衡二字。

    哪怕是后宫,亦是如此。

    这后妃的人选,玉荣这一位太皇太后真没有太关注。

    她是相信皇帝的。

    当然,人选出来了。

    玉荣也是知道的。这些秀女的家世背景,她更是一清二楚。皇帝的用意,她也看的明白。

    至于大婚,自然是来年春的事情。

    皇后的年岁比皇帝大。

    大婚后,皇帝就会亲政了。到时候,玉荣会搁开手中的权柄。

    这些玉荣早有心里的准备。

    次年,春。

    宣成帝大婚。

    皇帝大婚,亲政一事,太皇太后没阻拦的意思,那是大开方便之门。

    这一切自然就是顺利成章的事情。

    乾清宫。

    亲政了,皇帝忙碌起来。

    宣成帝刚是搁下奏章。这天下大事,担于皇帝一人身上。

    宣成帝初亲政,这热情的紧。

    这时候,大伴来回话,皇后严氏来了。

    对于这一位中宫皇后,皇帝是满意的。

    “请皇后进来。”

    宣成帝吩咐了话。

    不肖片刻,严皇后进了殿中。

    “恭请圣安。”

    “梓橦不必多礼,平身。”宣成帝笑着回了话。

    “圣上辛苦了,我来,便是给圣上送了十全汤。”这自然不会是皇后亲手煲的。这是御膳房的功劳。

    当然,也是皇后吩咐的。

    在皇后瞧来,皇帝的龙体重要。

    帝后二人说些话。

    皇后就是谈到了太皇太后的身上。

    “耿家递了牌子求见,皇祖母那儿没同意召见。”这事情关乎了太皇太后的娘家。皇后在与皇帝谈话时,顺嘴提了一句。

    当然,这也是皇后小心谨慎,就怕里面有什么做错了的。

    嫁进皇家后,宫权皇后接手了。

    这掌管了宫务,皇后一步一个谨慎。就怕哪儿出了差子,那是落了中宫的颜面。

    宣成帝听后,点点头。

    “皇祖母一项最疼朕。哪怕关乎了耿家”宣成帝没继续说下去。可严皇后听懂了。

    关于朝堂上,有御史弹劾了耿家的事儿。

    这等事情,可能瞒了人吗

    当然不能。

    在宣成帝的眼中,太皇太后归了政,老人家好好的养老,享受清闲的日子。

    耿家真有不妥的,宣成帝肯定不客气。

    可耿家那出的事儿,耿家自己就是赶紧认错了。那是犯事的奴才,也是送了衙门。这等自查自错,那态度是良好的。

    又何必咄咄逼人

    这究竟是为何

    宣成帝要深思的。

    “朕瞧着,皇祖母也是为了朕顾虑太多。”宣成帝这般说了话。

    严皇后听了宣成帝的话,忙是点头。她说道“是这个理儿。皇祖母最是顾惜皇家的威严。”

    “是啊,那外头的一起子事情,朕岂能让人伤了皇祖母的体面”宣成帝这般讲了。他又笑道“真想让皇祖母早些开颜,梓橦,你与朕还要努力。你早些怀了一个嫡曾孙,皇祖母只有更高兴的。”

    “朕可盼着嫡子。”

    宣成帝的目光里,那是满满的期盼。

    莫说宣成帝盼,严皇后也是盼的。

    严皇后听了宣成帝的话,眼中也是一片温柔与祈盼。

    此时,殿中一片温暖,帝后二人那是心意一般样。那都盼着,皇家的小生命快快来。,,,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