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八掌

作品:《饥荒年代养娃记

    赖大头是种了一辈子地, 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庄稼人了。有些东西初初一看,他便知道了。比如说, 资料里其实很多事情现在都做不了,但是绿肥那一块,却是可以的。

    都说要想庄稼种得好, 肥力排在第一位。

    资料交上去的第二天, 赖大头那边就有了动作。

    他让村民们把地里锄死了的杂草,枯树枝烧完后, 还有家里烧完柴火后剩下的火堆灰全都混着土块统一堆在一块,开始学着资料里说的那样, 怄绿肥。

    苏南见着了,心里总算是好受了一些。

    看吧,即便是在大环境下,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但是在自己看得到的地方, 能帮得上忙的点,稍微伸一把手, 有可能换来的就是意想不到的成果。

    春季的温度到底比冬季高,所以尽管新桥村这边沤肥是晚了些,但是发酵的却还不错。一批一批的绿肥拉到地里,盖在庄稼上, 成果也很明显。

    大约是村民们都知道,这资料是苏南交给赖大头的,连带着,苏南在新桥村的人缘也好上了不少。

    村民们要是存了点鸡蛋什么的, 也都爱卖给苏南。

    苏南也好说话,像鸡蛋一般是论个卖的比较多,就避免不了有的个头大,有的个头小。个头大的,总是受人喜欢一些。

    她不挑,基本是拿过来多少,直接数个数就行。这使得大家有什么好东西,都会过来问一句苏南要不要。

    尤其是到了下半年,村里养猪的人,陆陆续续的开始杀猪了。

    这年头,猪肉是分等级的。

    越是肥的越好卖,价格也越贵。反之越是带骨头的,就越是没人要。所以一头猪里边,猪头和猪脚,是最不受欢迎的。

    说真的,苏南就没见过,一只猪脚卖三毛的。要是四只猪脚一起拿了,一块钱就能全拿走。

    虽然这猪脚被削的很干净,是真的只有带骨带皮带蹄子的那种。不过这种拿来卤,却是最好不过的了。

    有嚼头,又没那么多肥肉,也就没那么容易胖。顾小碗三姐妹也喜欢吃,尤其是顾小瓷和顾小多这两个小的,特别爱啃骨头。

    所以苏南每次碰上了,基本上都把猪脚给包圆了。还有龙骨啊,排骨啊之类的,一块卤了味道也是很好的。久了,村里人都知道了苏南爱买这些带骨头的东西。碰上了,都会特意上苏南家问上一句。

    后来家里囤的多了,苏南就给熏了。

    刚生完孩子的赵细娥还说她,“买这些玩意全是骨头,遭费钱。”

    不过虽然嘴里是这么说的,但是苏南那边每回做这个,她还是很羡慕的。毕竟这玩意再是骨头,那也好歹跟肉搭边了。没见着顾家那三个小闺女,住过来后,脸上见肉了,个子也长高了许多。

    苏南当然也发现了这个。

    主要是变化的有点大,本来准备年底再给做衣裳的,结果某天就见着孩子们的外套好像小了不少。

    得,新衣裳得赶紧做起来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了。

    到了粮食归仓的时间,新桥村的人喜忧参半。

    喜的是今年收成比去年确实是好很多,交上去的粮食,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周边几个村子里,都是拔尖了的。忧的是,上头给的任务又重了。生产队交完粮食,留给村民们的,着实不多。

    大概唯一能让大伙感到安慰一点的是,因为收成比去年好,留下来的那些,勉强能够着大伙的口粮了。

    其实很多时候,老百姓都是容易满足的。

    粮食够吃,饿不死人就行。

    顾国亮那边,是年二十三那天,才回来的。

    见着拔高了一圈的顾小碗三姐妹,还特别的惊讶,“这个头,长得有点多啊”

    苏南就笑,“这吃的好了,可不就长个了。”

    “嗯,不错。就冲着三丫头的骨架子,以后指定矮不了。将来说婆家,也好说一些。”顾国亮就说。

    他这话,苏南也是认同的。

    其实要是刚穿过来的时候,有人和她说,将来她闺女能不能说个好婆家,长像不重要,重要的是个头,苏南绝对没那么认同。

    可穿过来的这几年的所见所闻,苏南却不得不认同了这件事。

    女孩一米六,男孩一米七放在这年头,真能算是高个子行列了。在谈婚论嫁的时候,媒婆介绍的第一句话,往往说的也是个头。

    许是营养真的跟不上,苏南穿来之后,见的高个的真不多。或许这有她一直身在南方的原因,可更多的,苏南还是认为,是大家普遍营养跟不上。

    也是,吃都吃不饱,早两年饿死的人还那么多。又拿什么条件去讲究营养。

    知道孩子长高的主要原因,顾国亮就说,“还是得吃的好啊”

    确实需要吃的好才行。

    顾国亮能在家里呆的时间并不多,没等过了正月十五,就得去坐车回学校了。苏南就把这些日子熏的一些腊味全给他捎上。

    等顾国亮走了,这边顾小碗三姐妹也到了上学的时候了。

    今年顾小多又大了一岁,苏南干脆也给送进了学校。

    新桥村这边呢,大概是去年尝到了绿肥的甜头,去年入冬之前,就开始沤肥了。这一个冬天过完,肥力比头一年沤的更多也更好。

    村民们拉着这些肥上到地里,脸上都是带着笑的。

    而且不光如此,赖大头还打算多看看苏南给的资料,把上头一些能适用于村里的东西,都试着去尝试。

    尤其是如何使瓜果增大增长这一块。

    结果这一尝试,新桥村就种出了重达六十二斤的红薯王。

    这个大红薯王被赖大头套上牛车,直接送到了公社。公社那边收到了红薯,又往县里送。然后县里就把红薯绑上红绸带,拍了照片,上了报纸。

    新桥村就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出名了

    谁也没想到,新桥村会因为个大红薯,上头忽然决定派人到他们村里考察。这一考察,人家就发现,在普遍收成都不好的这一年,新桥村却实现了粮食大丰收

    于是人家就好奇,问,“如何种出来的啊”

    赖大头不大会说谎,上头来人了,怎么问的,他就怎么答。

    结果这一回答,就提到了苏南给的那本资料。

    再一查,便知道了,苏南原来还是第八分区农场场长顾国亮的老婆。而那资料,就是原本派到第八分区农场的专家们搞出来的。

    人家实地考察,外加多方研究探讨,最后发现,这个资料确实是有用的。可反过来,专家原本是上头派到第八分区的,怎么第八分区的生产,今年就没有跟上来呢

    对于这种放着宝藏不会用的农场,上头很生气。准备把农场场长顾国亮带回去审问一番,然后就发现,顾国亮早被派到dangxiao去为期两年的思想学习了。而农场里的事,现在做主的,便是那个副场长李民生。

    李民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调查了。

    当然,顾国亮这个场长,即便是去学习了,也一样的跑不掉。

    学校里的顾国亮,也一样的被人找上了。

    这一回,顾国亮什么都没说,只是把自己两年前和陈向荣做的计划,朝上头打的申请交了出来。

    这些东西也没别的用,只是证明了一点,那几个专家是他和当初还是副场长的陈向荣特意申请回来的。

    而专家走时,顾国亮已经不在农场了。

    之后农场里的所有工作,全部都是李民生在安排了。

    比方说,挖山开荒,农场打井,深翻地等等一系列的事情。要说多大的错其实也没有,最多,只是在工作安排上的大方针错了。可他的大方针,却是一直紧跟随着大局势走的。

    像他这样的,放在这两年里,才是正常的,普遍的。

    如果没有新桥村的那一出,没有那个大红薯王的出现,李民生属于无功无过的那一类。然而,大红薯王的出现,再加上上头的zhengce也变了,专家又是在他手下走人的

    于是,李民生不得不被调走了。

    而这时,顾国亮在dangxiao的学习也完成了。

    苏南收拾东西的时候,顾小碗在旁边帮忙。至于顾小瓷和顾小多两个小的,正在外头跟她们的伙伴们“道别”呢

    “你怎么不去啊”苏南忍不住好奇的问。

    “上学不还在一个学校吗天天都见得到呢”顾小碗就说,“家里要收拾的东西多,我还是帮娘收拾东西吧。”

    这话是没错,可是苏南总觉得,小孩子嘛,玩心重点没事。像顾小碗这么懂事的,虽然招大人喜欢,可也满让人心疼的。

    其实真要说起来,顾小碗虽然是老大,可她跟顾小瓷还是双胞胎呢两人实际上还是同一天出生的。可就因为早出来那么几分钟,顾小碗就愣是要比一样大的顾小瓷懂事一些。

    苏南让她出去玩,顾小碗都不愿意,最后只能由着她了。

    等到这边小件的东西收拾的差不多了,外头顾国亮也借了村里的牛车过来了。

    搬家具的时候,新桥村的村民们好多都上来帮忙了。

    老赖媳妇赵细娥跟苏南相处的最多,关系也算是最要好的,这会见着苏南真要搬走了,还真有几分舍不得。

    可也知道,苏南是跟着顾国亮再次回的农场。舍不得归舍不得,还是挺为她高兴的。只是一个劲的说,“有时间了,上家里来坐坐。”

    苏南应着好。

    等上了牛车往回看,还能见着新桥村的村民冲她招手。别说,还真有点舍不得了。

    穿来这么多年,真要论舒心,还是新桥村这两年的日子,苏南过的最舒坦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5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虎虎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