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续-司马皇后(下)
作品:《柳暗花明又见鬼![三国]》 张春华拉开了司马昭, 叫上熊儿子一起, 对他说道:“我先不收拾你, 你赶紧来把门给扛走。”
司马昭乖乖听话,在亲娘的压迫下老老实实, 走到那大门的边缘, 两只手扣在门框边上,将这门轻轻松松给抓起来放到了一边。
司马懿心惊肉跳,他不由在心里估摸着自己二子的力气究竟有多大,再回忆以往的相处,不难发现司马昭偷偷放水,对他的小心翼翼。
张春华一看门底下的人,已经被压地身上都出了血,在重力的砸下瞬间就昏了过去,她去翻重要的几个人,如何晏、曹爽等人, 都睁着眼,一脸惊恐的表情,脸上血肉模糊, 鼻子也歪了。
她视线飘移上去,见曹爽及何晏的魂魄飘在空中,恍恍惚惚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压死了,心里悄悄松了口气,转而召唤附近的鬼将来,使了个眼色, 让自己亲信鬼魂们抓住曹爽与何晏的鬼魂,将他们带去好好审问。
司马懿去翻动那些人,只有其中两个侍卫还有气,其他人都死了,他轻叹一声,无奈道:“我不动声色忍到现在,就等着能把幕后主使给牵扯出来。”
司马昭听他这话心中微动,他反应过来,不是他亲爹要谋逆,而是亲爹想把企图谋逆的人引蛇出洞,请君入瓮,这下可好了,他咋咋唬唬冒出来,倒是将亲爹的计划给打乱了。
司马昭忙低头认错,诚恳接受司马懿的批评。
“子上也老大不小了,怎么还咋咋唬唬的呢,你都十五岁了,再过一阵子,你也要成家了,是该有些大人的样子了啊,就这样小孩脾性,日后谁放心你能立起来呢”司马懿絮絮叨叨念叨着二子,心里跟明镜似的清楚:臭小子,都十五了还莽撞至此,这冒失半真半假,再藏拙可就太过了,真当你亲娘和亲哥是傻子吗
张春华无所谓道:“没事的,我自有办法查到幕后主使,这些人死了就死了吧。子上才十五,仲达对他要求别太高嘛。”谁还没年轻气盛的时候,她以前不也是莽莽撞撞的,到现在也没聪明到哪儿去。
因少时的莽撞与吃到的教训太深刻,张春华至今还是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个笨蛋,她愿意去倾听聪明人的主意,但她又是个梗脾气的笨蛋,所以一旦自己拿定主意,除非聪明人说出有理有据的道理来,否则轻易不会动摇她的决定。
鬼将们可不知道张春华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就连曹操,在私底下与荀彧聊天时会赞扬秋实的眼界与谋略。“秋实性子豁达,知道难得糊涂,登上帝位以后,还能保持本心,愿意倾听,善于纳谏,明辨是非。朝野之中,也曾有触怒孤的反对者,孤身居高位,杀伐果断,却也落下了独断自刚的名声。孤原以为秋实脾性暴烈,最是不耐烦这些文人酸儒,她能忍耐到现在,实在难得。”
张春华可不是真的忍耐了文人酸儒,她最喜欢做的就是打脸了,直接杀死哪有正面打脸令人感到愉悦和爽快
反对她通过考核选纳人才的,真材实料如何,来考考就知道了,成绩是最直观的。
同样的经义,为何别人家的子女能够考出好成绩,你家号称大族却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小辈
歧视女子出来做事,认定女子不安于室是祸根,在家相夫教子的女子才是好的,日后别人家的闺女眼界宽广有更多机会去学习,去结交才女,你家的闺女只能在内宅里做个短视的妇人。
这些潜移默化的效果,一年两年体现不出来,可是五年,十年以后,整个天下,尤其是洛阳帝都,都会是不同的风貌。
张春华并没有因自己是女性掌权而偏袒女子胜过男子,她所给予的是最大限度的保护,以及力所能及的公平。
而士人们也不得不承认,有些官职,心思更为细腻的女官更适合来担任,犯错的几率也更小。
张春华这话一说,司马懿又要悄声嘀咕“慈母多败儿了”,而他们夫妻两人,真正纵着司马昭的还不知道是谁呢!
司马懿说道:“秋实十一岁为将,十二岁带兵打仗,十五岁远征乌桓,十八岁做一州之牧,十五岁,不小了,若昭儿还是像以前这样浑浑噩噩混日子,等他到了我们这个年龄,极有可能会一事无成,说不定到那时候他还会怨我们。”
司马昭忙叫道:“什么叫一事无成了,我也是很聪明的,我没浑浑噩噩度日,更不会在以后怨阿父和娘亲。”
然而他确实,至今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
司马昭原先觉得自己就这么做个闲散纨绔子王爷也挺好,他兄长才能出众,对他又好,日后吃香的喝辣的,日子过得美滋滋。
而司马懿则认为,幼子天赋不比长子差,放着一个好苗子就这样整日里混混,太可惜。
张春华对此心大的很:“以后想做什么,到了岁数自然就会想通的,我当初不也浑浑噩噩,刚开始是想救出阿父阿娘,后来是想要不被拘束在后宅,至于对天下,对黎民,也是后来遇上的人,遇上的事,我才有了自己的追求。”
司马懿不说话了,他自己是属于开窍早的,幼年时乡里的灾难令十室九空,兵祸、饥荒,四野尸骨骷髅,江山倾覆贼手,那时候他与大哥一起保护宗亲,迁徙家人,为的就是在乱世之中谋求生存,他们监督弟弟们用心进学,自身也孜孜不倦,为的就是胸口上燃烧的一团火,想要寻一明主,纵自己所能,臣之辅之,结束这乱世,开太平之景!
那时候,他痛恨外戚专权,厌恶宦官把持朝政蒙蔽帝王,对汉室仍存在幻想,希望帝王能英明神武,不沉溺后宫女色,明辨忠臣与奸佞。
他也没想过,不过二十余年,坐在后位上的人会变成他自己。
司马昭悄声询问张春华道:“阿父在干什么”
张春华转头看了一眼,含笑说道:“看他这心绪起伏,悲伤春秋,又回忆往昔的恍惚模样,怕不是儒病犯了”
司马懿身上传统儒士的臭毛病,体现在他对儿子的教育上,司马昭首当其冲,他撇了撇嘴,他那传统的老父亲哟!
张春华低声嘱咐道:“仲达与子元都娇弱的很,与我们不一样,你要学会克制。你以后的王妃王元姬,也是个弱女子,需要要将她当作娇花来呵护,才能不伤着她,天生力气大不是坏事,但是一定要会控制自己的力量。”
司马昭认真点头:“娘亲放心,我可小心了。”
“那你还气仲达”
“我错了,以后再不气阿父了,”司马昭心头一凌,严肃说道。
“行吧,忙你的事去吧,此后的事,我会处理的,”张春华松了口,放走了自己二子,转而见鬼将亲信们来与自己汇报说结果,微微诧异。
曹植指示的
曹植日子过得开开心心,没事掺合进这些事情做什么,怪哉。
张春华心思转了转,打算去南宫拜访一下太上皇,问问情况再说,至少在她的眼中看来,曹植没必要去唆使人篡位啊
司马懿去将自己搜集的名册拿来,给了张春华,他严肃说道:“这一些,足够秋实顺藤摸瓜,将朝堂清理一遍了。”
张春华将名册一丢,勾住越来越有老男人滋味的司马懿低低笑道:“解决了他们,你耳根也清净了,再不用去诸葛亮的臭茅庐躲风头了。”
四十岁的司马懿,笑起来时眼角已是有了一些细纹,他身上沉稳深邃,内敛风华的底蕴比年轻时的更深厚,像是打磨大成的宝物,散发着古朴又迷人的芳泽。
“孔明总念叨你不讲道理,对你成见很深呢,”司马懿勾起了唇:“草庐生活自由自在,待此番事了,我倒是想去休息一阵子。”
张春华不高兴了:“你去草庐,那我怎么办”
司马懿说道:“陛下日里万机,怎能沉溺后宫呢”
“朕沉溺后宫,还不是皇后太祸水,”张春华咬他嘴唇,两人也是老夫老妻了,情投意合之下,自是一夜春光。
次日,司马懿对张春华吹枕头风说道:“身处后宫之中,人们的权利欲会膨胀,因此而明争暗斗不休,三皇五帝以来,由此而践踏皇权者也有例子在先,我们夫妻两人共进退,但后人们却不一定会这样,因此,不如就从我们开始,约束后宫,就像是先帝当初做的那样,命令外戚不得担任辅政要务,不可无故封爵,而帝王,应当更加专注前朝的事,而不是将精力放在后宫之事上。”
张春华听罢觉得司马懿说的很有道理,她不解道:“仲达是打算从你我就开始实行如此,你不就不能施展才华了吗”
司马懿笑道:“我的才华,施展的还不够多吗这些年来,我做了多少事啊,我的目地已经达到了,日后继承这天下的是我的嫡长子,我有什么好留恋权势的呢若我有甚计谋,你还会不听我的提醒吗”
张春华抱抱他:“好吧,仲达的考虑一直都是周道的,我听你的就是了。”
司马懿满意地笑了,他亲自将后路给堵上了,这也挺好不是。人们都道他不留恋权势,为陛下付出良多,却不知,他工于心计,从来不做没有利益的事。
只不过,现在谁都猜不准他到底想要干嘛
司马懿的心思,鬼都猜不透。
正如他提出这些以后,鬼魂们凑在一起就夸起了司马懿的明事理。
好男人就是司马懿,司马懿就是好男人,为了陛下,他牺牲太多了。
张春华也觉得仲达对她实在太好啦!当初嫁给仲达,是她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也是最幸运的事。
不久,柏灵找到张春华,向她说起自己的请求:“陛下此前就说过,当您的女儿身秘密不再成为拖累的时候,可以放妾身自由,也不知陛下当年的话还算数吗”
张春华惊讶道:“自然是做数的,只是小灵,这么些年来,阿父阿娘与我,还有子元都将你当作了亲人,亲人之间是不需要说自由这个词的,我们尊重你的决定。你现在说要自由,是为了什么呢”
柏灵悄悄红了脸,她低声说道:“妾身找到了良配,他等了妾身十年,而今一切尘埃落定,这才鼓起勇气前来恳求陛下准许妾身离开宫中。”
张春华高兴道:“原来是有了心上人,也不知是哪一家郎君这么好运,追求我家柏灵十年,将你给骗到了手。我阿父阿娘早就将你认作了女儿,我张家的女儿,自然是由我亲自指婚,风风光光从宫里嫁出去了。”
柏灵回答道:“是陛下属下的骠骑将军,张郃。”
张春华惊讶极了,张郃,那可是她属下军中的黄金单身汉,多少姑娘看中他想要嫁给他都未能如愿,原以为是个不开窍的硬汉,这辈子没有成亲的打算,没想到啊,竟是悄声无息地将柏灵给笼络住了。
“十年他十年前就看上你了你怎么不早说,”张春华道:“早在我恢复女郎身份后,你就该与我坦言,如此也不至于与心上人错过十年时光啊!”
柏灵摇摇头,她低落道:“是妾身的错,妾身因未能生育,一直都在逃避。”
“现在想通了”
“是,妾身想通了。”
“如此,朕便为你们赐婚吧!”张春华大笔刷刷写下诏令,对柏灵笑道:“若你因为这十年的荒废而感到遗憾,不如珍惜当下,多陪伴几许。”
柏灵眼眸闪过一丝水光,跪拜说道:“妾身一生中最幸运的就是在当初遇上了将军,因为将军,妾身有了关心我的家人,有了怜爱我的心上人,将军大恩,妾身铭记在心。”
“说的什么话,你为我做这么多,将子元教导得那么优秀,我还没感谢你呢,”张春华将她扶了起来。
良道吉日,柏灵出嫁,司马懿普天同庆,得意地叉腰,他这一步棋果真没有下错!
“这可惜,张郃也太没用了,竟用了十年才将喜欢的姑娘骗回家去,不像我,下手就是干脆利落!”司马懿心里美滋滋,从此后宫只有他一人称王,再也没别的后妃了,他早就劝过张春华给柏灵找个好归宿嫁出去,张春华尊重柏灵,没有去插手她的婚事,他却是忍不了身边还有个“张华的妾侍”晃荡,哪怕他知道她们之间没有什么,他都会觉得别扭。
现在又一次算计如愿的司马懿,恨不得仰天长笑三声。
知道事情始末的鬼将们冷眼旁观,早就将司马懿做的坏事情全部交代给了张春华听。
鬼将们:瞧,不就是嫁走了个柏灵,看把司马懿给能的!
张春华对此装聋作哑,装糊涂,只要柏灵以后能幸福就好,仲达也不容易,她既然宠他,就让他这么高兴着吧!
却说曹丕以为自己要死了,陷入了深沉的昏睡之中,他躺在床榻上不知道过去了多久,身体浮浮沉沉,忽而仿佛在飘,又忽而沉重万分。他恍恍惚惚间感受到有人扒拉开了自己的嘴,对他灌下了苦到死的汤药。
曹丕皱眉,费力睁开眼睛,却见自己弟弟曹植捧着汤碗,面无表情地在给他喂药,像是在塞什么东西似的,死命将那药往他嘴里倒。
曹丕惊恐地瞪大眼睛,呛个半死,剧烈地咳嗽起来。
曹植讶然,转头就让人将御医叫来,御医恭顺地给曹丕把脉,低头说道:“王爷,太上皇身体虚弱还需慢慢调养,轻易不能受惊与忧思。”
曹植凉凉说道:“看来还是我吓到了二哥,那感情好,我这就走,免得将二哥给吓出病来。”
曹丕急了,一伸手将他给拽住:“子建怎会在此”
还有太上皇,御医为何会叫他太上皇!
曹植说道:“听说你临死还在惦记着我,这不陛下将我从封地上带来,也算是全了你的一番心意”
曹丕恍惚,惨白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别扭的红晕,他撇开眼去,不自在地问道:“陛下是谁为何太医会唤我太上皇”
“陛下,自然是张华,”曹植冷静地说道:“你昏睡至今已经三个月了,张华早就登基了。”
曹丕对此心中已是有了几分猜测,现在从曹植口中得知此事,心想:果然如此。
“既然你会在这里,我会被追加太上皇,看来秋实已经将曹氏族人都救出来了,”曹丕低声说道:“那么仲达他,是与秋实决裂了吗”
曹丕觉得,阻止司马懿反叛的张华,定是忍痛全了自己的忠义,而放弃了自己的丈夫,否则以司马懿对曹家族人的杀心,他们兄弟还能好好待在这儿
曹植惊讶道:“你怎么会这么想”
曹丕一愣,心里头一咯噔:“莫不是还有其他变故”他问话太急了,身体又重病刚醒,当下便立刻咳了起来。
曹植无奈,给他拍背顺气,对他说道:“司马懿谋朝篡位,反倒将自己给篡成了皇后。”
曹丕刚要缓过来,当下又被自己口水给呛着了:“什么”
曹植一脸理所当然的表情说道:“他们是夫妻,张华都登基了,司马懿这个正室当然是皇后了。”
曹丕震惊地说不出话来。</p>
而曹植则放下了碗,对他说道:“我来照顾你,是因为陛下的命令,现在二哥既然已经醒了,我们好好谈谈。日后这些琐事,还是交给你的妃嫔们来照顾比较好。陛下对曹魏后人们抚恤,将你追封为太上皇就已经表明了善意。”
曹植说完以后,兄弟两人之间的氛围瞬间变得诡异了许多,或许是心怀愧疚还是怎么的,再次见到这位血浓于血的兄弟时,曹丕此前敢对张春华说的话,却不好意思当面对曹植说。
曹植也感到别扭,他们都是高傲的性子,曾经闹得那么僵,打心里却还是将对方当作自己的兄弟,这感情纠葛也是没谁了。
曹丕荣养在南宫,身为太上皇,身边自是少不了人服侍,加上自己几个儿子也都在,身上的王爵封号也没有被撸掉,可见新帝上位对他们的厚待已经足够大气了。曹丕扪心自问,若是他自己面对秋实现在的位置,恐怕做不到忍耐,非得将这些异姓王给贬了不可。
兄弟两人相处时的氛围,从刚开始的诡异,到后来的和睦共处,已经是磨合了好几个月的结果了。
曹植也在这几个月之间充分体会到了曹丕的折腾劲,丝毫不逊色于他们爹。
曹丕的妃嫔们,李太妃与阴太妃都管不住曹丕,太皇太后一心养孙儿,对这些年折腾了不少事的曹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两位太妃没了法子,只能请求到曹植面前。
曹植黑着脸问道:“这次又是因为什么不肯喝药”
两位太妃苦着脸说道:“陛下想吃葡萄。”
“说是没有葡萄的甜,咽不下苦涩的汤药。”
曹植低斥了一声:“几时惯出来的臭毛病。”他气势汹汹就往曹丕所在的宫殿而去,自己亲自拿着药碗,盯迫曹丕说道:“二哥不好好喝药,是想要我再给你灌下去吗”
曹丕后背一凉,也不反驳了,他本就有些不敢面对曹植,这会儿倒像是被捏住了软肋,只能捏着鼻子将苦汤药喝下肚子里。
他一口干完了汤药,眉头因这苦涩的滋味而紧紧拧着,曹植将一坛东西丢给了他,面无表情地说道:“葡萄没有,梅子倒有一坛,二哥自己拆了坛封吃吧!”
曹丕讶然抬眸,曹植冷哼一声,嘲讽道:“都多大的人了还怕苦。”他转身离去,背影有些落荒而逃的样子,愣愣抱着梅子坛的曹丕突然之间就笑了。
他拆开坛,拿了一颗梅子塞入口中,预想之中的甜味没能充斥在口腔,反而是翻涌而来的酸意,将他吃得脸都绿了,舌根也被酸得一直分泌唾液。
张春华找到曹植,向他问起为什么要指使何晏与曹爽前来谋逆。
曹植理所当然地回答道:“我看他们心思活络浮躁,还想拖着族人一起,就知道这几个人不安于室,索性就鼓动一下,送他们早点去找你,也好让你快些收拾他们不是,再说了,我也只是随口一说,谁知道他们会当真呢”
张春华震惊道:“你随口一说,倒是让他们送了命。”
曹植道:“他们送了命,总比我曹氏宗族一同陪葬要来的好。”
“你倒是神思清明,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张春华随口说道。
曹植则很坦然地说道:“于我而言,只是随口几句话的事情。”能够与曹丕争夺继承权,甚至曾经还屡次占据上风的曹植,自身谋略胆识绝不会差到哪里去,他会坦然说出来,也是因为料准了张春华不会真的治他的罪责。
张春华又去与曹丕见了面,见他病得都瘦成猴子了,赶紧命膳房多做些能吃的给他好好补一补,听曹丕提起葡萄,张春华也是一口答应下来。
她见曹丕捏着坛子中的梅在手中把玩,就是不将它吃进嘴里,突然觉得有些眼馋。
“这是腌制好的酸梅子吧,”张春华说道。
“是啊,子建给的,”曹丕答道:“子建心意我是领了,就是这梅子也太酸了,实在难以下咽。”
张春华眼巴巴地看着他莹白的手心,问他道:“你若不吃,不如给我尝尝”
曹丕诧异:“这梅子可酸的很,你现在是一国之君,想吃什么没有。”
可她现在就想吃酸梅子啊!
张春华的视线飘香那坛子,曹丕也是大方,将坛子向她推了推:“秋实若吃得下就先尝尝也无妨。”
张春华一喜,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她也不嫌酸,还面不改色地夸这梅子好吃。
曹丕傻眼了,没多久整整一坛梅就只剩下了半坛,他忙阻止道:“这是子建给我的,你给我留点啊!”
“你不是不爱吃吗”张春华边啃边说道。
“那也是子建给我的!”曹丕严肃说道:“你要吃,让膳房给你腌去。”
张春华遗憾地收了手,转头又想吃些辛的东西,于是又去吃了顿肉食。
司马懿越看她这状态就越不对,忙问她道:“秋实最近也有让御医给你请脉”
张春华无所谓道:“我身体好好的,没事请脉做什么”
司马懿当下便传懿旨让御医跑一趟,自己拉着张春华坐下,他忧心忡忡地说道:“秋实三十多岁了,万一现在怀上了可怎么办”
那可是高年龄了,轻易会出人命的啊!
司马懿不由有些后悔,早知如此,此前应当做好防护才对。
张春华一愣:“你说我这是怀了”
司马懿道:“先让御医看过再说,人总不可能莫名改变口味的。”
御医来过后,果真给了肯定的答复。
这可让司马家的三位男人们都傻眼了,父子三人都围着张春华团团转,生怕她高龄有孕出什么变故。
张春华生龙活虎的,直说他们是太过紧张了:“我还能有什么事,我就是现在骑上赤兔上战场都是可以的。”
张师不赞同道:“母皇怎可不顾自己安危”
“我当初怀你时还出征呢,”张春华说道:“生下子元的第二天,我就上前线去了。”
司马昭也跟着劝道:“可是娘亲,您也不想想,您那时候几岁,现在几岁啊”
“行吧,那我安心养胎去,这监国的大事,就只能由子元来代替我去做了,”张春华说道。
她倒是不留恋权势,让张师主掌大权也是放心的,张师沉稳,又是她指定的继承人,对于政务的处理能力也在历练中成熟,就是养胎的日子怪无趣的。
张春华怀的这第三胎,司马家的父子三人急,鬼魂们也急,他们感觉到其中阴气的变化,纷纷猜测张春华这次怕是要生个闺女了。
“女儿好啊,我都有两个儿子了,就缺个像仲达一样美貌如花的女儿。”张春华高兴说道。
她本身的性子就是闲不住的那种,养胎期间也不安分,时而视察多个部门,对全国的士农工商等领域都折腾了个遍。
她总能有新的决定和计策,手底下的人都忙得团团转,朝臣们窃窃私语,怨气冲天了都。
“以往陛下勤于政务,没那么多功夫来做别的,而今陛下将政务都丢给了太子殿下,自己闲下来整日里就……”
“大人,下官已经连着两个沐休日来点卯了,也不知几时才能休息啊!”
“不行了,我们人手实在太少,忙活不了陛下交代的事情啊!”
张春华的精力旺盛到朝臣们看到都怕,他们陛下不怕麻烦,怕的是真正闲下来,她一闲下来,整个朝堂都得忙起来。
于是,张师接到了不少人的上奏,其中“字字泣血”,“声泪俱下”地诉说自己工作的劳苦,恳求陛下顾念老臣年事已高,曾开科考,好选拔来更多足以投身于建设事业的人才啊!
张师拿这些奏折前去找张春华询问,张春华摆摆手说道:“这些你自己做主就好。”
于是张师大笔一挥,准了!
不久,朝堂之上就传来了太子殿下累倒的消息,张春华与司马昭对视一眼,二人就张师与司马懿的“柔弱”有了新的认识,这样下去可不行。
“子上也别藏了,你看看你哥都忙成什么样了,你得帮帮他。”张春华说道。
“我知道了,我会去帮大哥的,”司马昭也没想到张师身体那么弱,当即便应下了。
张春华的女儿出生在一个丰收的秋季,那时候的天地间都裹上了一层金黄色,庄稼丰饶、硕果累累,秋风吹起,这位名为阳阳的长公主,呱呱落地。
司马家父子三人的反应特别有意思,对于家中的唯一女孩儿,无论是父亲司马懿,还是两位儿子,都喜欢的不得了,私底下为夺阳阳而争个不停。
司马懿有了闺女,一点心思都不给朝堂了,整日里就想着带闺女玩,还去与诸葛亮炫耀,诸葛亮与黄月英成婚多年还未有子嗣,听到司马懿又是秀儿子又是炫女儿,酸极了。
不久,黄月英上奏请长假,回家养胎待产。
此前设立的特殊请加制度也在此时派上了用处,黄月英走后,由她的附属官接任丞相事物,共同完成丞相职责。
张春华借此机会将曹操当初为了独享权势的丞相制给废除了,将权利过大的丞相职务进行了分割,由多人来负责。
无形中坑了张春华一把的司马懿乐呵呵地抱着自己闺女,过上了休闲的生活,而张春华自己则因孕期折腾太过,留下了一堆后续事情而忙于政务。
张春华一看这样不行,整日里忙成一团不是她的本意,于是开始张罗太子妃的选拔之事。
待张师娶回太子妃以后,张春华将政务布置完,又将自己宝贝闺女封做了南阳长公主,享食禄一千石。待一切准备就绪,她趁热打铁,禅位给了张师,自己带着宝贝闺女去找曹丕玩耍。
曹丕因这几年的静养已是好了大半,乍一见脱去了龙袍的张春华来找,他愣了好一会儿,不可置信道:“你就这样,禅位了”
张春华点头:“对呀!以后我的意志,将会由子元来继承,天下已然一统,百姓安乐,我能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相聚,这样多好。”
“秋实,你究竟将皇位当作了什么如此说放弃就轻易放弃了”曹丕提高了声音。
“皇位,只是我想要女子能够做官的一个途径,”张春华说道:“我达到了我的目地,这样就够了。”
曹丕噎住了,他突然觉得与张春华谈论这些显得非常可笑,这人,打从一开始对那个位置就没有想法,她的目地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过,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不为外物所动摇,不为权势所迷惑,或许这就是她与众不同的地方吧!
张春华毫不留恋权势,在司马懿的意料之中,而她的禅位提前,也在他的计划之中。
看吧,到头来,秋实依旧只是我一个人的,谁都抢不走。
司马懿悄悄在心里接着偷笑:这下可不是我折断她的羽翼,而是秋实自愿自断翅膀的!
张春华禅位后,司马懿与诸葛亮商议,打算去隆中的茅庐隐居一段时日,与诸葛亮比邻而居,带上了太上皇张春华与南阳长公主张阳,不带子元和子上,他们已经长大了,可以独立了!
被留下的两儿子大眼瞪小眼,纷纷抱怨父亲不厚道。
司马昭眼珠子转了转,对张师说道:“父亲对待我们不仁,就休怪我们不讲义气了,大哥,此前我们打下匈奴人以后,他们给朝廷进献了好几个异族舞女,她们跳舞可美了,妖娆多姿,不如挑几个给娘亲送去。”
张师心知他这是想给司马懿添堵,几个舞娘罢了,不痛不痒,也就点头答应了。
远在草庐悠闲度日,享受夫妻时光的司马懿压根不知道自己刚整清明的后宫又聚集起来了一群莺莺燕燕。
对于女儿的教育问题,张春华与司马懿夫妻两人有着很大的分歧,张春华自己豪迈,但会以当初山氏培养她礼仪姿态的贵女要求来培养闺女,在她看来,仪态、修养,是刻入骨子里的东西,要从小就养成习惯。司马懿则认为女孩儿应该保留她的天性,她爱玩爱吃,就随她去呗,等她长大一些自己就会因为爱漂亮而有所收敛。
“等她长大一些,长成了大胖子可就完了,”张春华不赞同道。
“秋实常常抱怨岳母在你年少时对你的严苛教导,而今为何又要将这些强加在自己女儿身上呢你此前还说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与你当初一样的‘委屈’。”司马懿叨叨地劝说着她道。
张春华则说道:“我是说不愿意孩子们与我当初一样被逼着相亲,可是规矩与礼仪,是要从小就教育的东西啊,那是姑娘家的基本教养。”
司马懿说道:“规矩与礼仪,子元与子上不也自然而然就会了”
“瞎说什么呢,子上总是抱怨父亲严苛,想来你也没少约束他,我看你就是偏心女孩儿,这样让子上多伤心啊!”
“我就是偏心女儿了,阳阳是我的老来女,我不宠她谁宠她”
“难道我就不宠了吗”张春华瞪他,与他争辩起来。
草庐之中,诸葛亮掀开帘子,让他们夫妻两人来吃饭,帝后二人这才暂时休战,纷纷出了那屋子。
诸葛亮望了一眼在榻上呼呼睡着的孩子,无奈对身边人吐露心声:“长公主不过一岁,他们吵这些做什么呢”
作者有话要说: 于是司马皇后成了司马太后……还有一周的番外就能完结啦,我得努力攒存稿,做一只勤劳高产的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