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4章 这死纨绔,疯死了

作品:《嫁皇家纨绔,做风光主母

    “还是不要吧。”魏晴柔期期艾艾地说道。

    她勾起嘴角,想要露出一抹讨好谄媚的笑容,冷不丁却觉得嘴上一疼。

    秦平安这死纨绔,下嘴没个轻重,又将她的嘴皮子咬破了。

    她嘴上虽然推拒,心里却想着:既然要让秦平安去摆平此事,那确实不能隐瞒。

    秦平安,现在可是她最粗壮的大腿,不能丢失。

    秦平安见她嘴唇红肿微张,娇喘微微。

    目光更是火热暗沉,狠狠压着啄了一口,低声道:“快说,不然爷可真不管了。”

    魏晴柔将他搂得更紧,一副巴心巴肝依赖他的模样,一边撒娇,一边将所有事情说清楚。

    秦平安听完,啧啧两声,摇头道:“没想到你这大姐二姐,都是个脑袋拎不清的,魏家可真是倒霉。”

    他勾起魏晴柔的下巴,缓缓摩擦着她雪白的桃腮,触感惊人绵软,似夸奖又似调戏般感叹道:“还是我的乖乖好。”

    魏晴柔面露讨好,吻了吻他的嘴角,如菟丝花一般攀附依偎着他。

    秦平安心中泛起一片柔软,将她往上掂了掂,满口应承道:“放心吧,乖,此事我来料理。”

    魏晴柔眉间满是忧虑,轻轻依在他的胸膛道:“若是太过为难,那就莫要插手了。我可不想你出什么事情。”

    “那便不管你家姐姐了吗?”

    魏晴柔犹豫一瞬,既不舍,又坚定地摇了摇头。

    “她们做的孽,也该自个儿担着,万万不能连累你。”

    秦平安抬起手指,粗粝指尖蹭了蹭她的红唇,笑道:“平日里倒是看不出你如此小心温柔。放心吧,此事不会牵扯到我。”

    “你那糊涂的姐姐,也不过是为大姐强出头,干了偏激之事罢了。”

    魏晴柔听着,觉得他这大事化小的打算也不错。

    “过两日便是皇家团年夜,等进宫了,我便打探一番情况,总能找到为她求情的机会。”

    魏晴柔满心欢喜,扬起甜甜的笑容,扑到他怀中。

    “好,多谢夫君,夫君对我最好了。”

    温香软玉在怀,秦平安忍不住心猿意马。

    他从不是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索性信马由缰,再吃几次。

    魏晴柔极尽配合,一番折腾后,让秦平安觉得尽兴,快活至极,眼神愈发温柔,溺出水来。

    “好乖乖,你早该这么配合了,今日为夫舍命陪君子,定要伺候得你满意为止。”

    魏晴柔一边养神,一边承受着颠簸。

    其实感觉很不错,只是她讨厌第二天腰酸背痛的虚弱状态,让她有一种失控的沉溺感。

    她害怕上瘾,害怕失控。

    害怕他钻到她心里,再也拔不出来。

    魏晴柔眼神迷乱地揽住秦平安的肩膀,嘴里不停地喊着:“夫君……”

    秦平安抽空咬住她的嘴唇,声音极尽温柔:“在呢,乖。”

    真的要死了,这疯的,恋爱脑都快发作了。

    魏晴柔牢牢抱着秦平安,宛如颠簸的流浪客依赖着避风港一样,只觉得处处令人沉醉。

    虽说男人在床上说的话不作数,但秦平安还真没骗她。

    每年除夕,隆兴帝总会举办皇家团年宴,邀请了许多皇亲宗族贵人参加盛会。

    除夕这天,一大清早,敦亲王府的人便都整装待发。

    连歪在病榻上的老王爷,都破天荒要出门,穿上了簇新衣裳,顶着病容前往皇宫参加团年夜。

    不少宗亲王族已经提前到场,一顶接着一顶的小轿从宫门往太和殿来回,接送皇族贵客。

    按照往日的惯例,这皇家团年宴会要持续到晚上。

    因着都是未出五服的亲戚家眷,所以并没有讲究什么男女大防,各家按照亲疏远近,坐在一起,仅在大殿中间摆了几道屏风做装饰。

    魏晴柔在宴会上坐着,还挺好奇古代大型宴会的娱乐活动,便满眼炯炯有神地四处观望。

    但见高台之上,仅有几位乐器大家吹拉弹奏,丝竹声声,却不见其他精彩节目,不觉得悻悻然。

    秦平安凑过来,说道:“现在没什么好看的,晚上炳烛夜游才热闹呢。”

    说着,他将一碟子剥好的葡萄推过来。

    魏晴柔眼睛一亮,心中蓦然升起投喂的愉悦。

    她擦了擦手指,连忙捏起一颗往秦平安嘴里送:“夫君忙碌半晌,辛苦了,你先吃。”

    秦平安笑着受用,末了,轻轻舔了舔魏晴柔的指尖,眼眸里酝酿着坏意深沉,不可度量。

    被他如狼似虎的目光这么一盯,魏晴柔羞得脸都红了。

    脑海中忍不住浮现出各种不堪入目的画面。

    她心中暗骂,秦平安精虫上脑的色胚,还没开春呢,就浪个不停。

    吃吃喝喝间,偶尔还能听王妃与那些贵妇聊些生意经,这团年夜倒也十分惬意。

    很快,大殿门口高声的唱诺响彻四座:“长公主到!”

    长公主在一众丫鬟仆人的簇拥之下隆重登场,仪态华贵,通身显赫,真不愧是天家人。

    她家的媳妇儿大崔氏瞧见魏晴柔,连忙冲她招了招手,然后便牵着一个圆滚滚的小丫头走了过来。

    这小丫头约莫三岁,五官精致可爱,眉毛英挺。

    身着一件绯红色的织锦棉袍,外罩粉色的兔绒斗篷,衣摆绣着小巧的牡丹花,小小粉粉的一团,分外喜人。

    魏晴柔连忙上前,牵住大崔氏的手,屈膝行礼:“嫂子,安好。”

    “你也好。”

    大崔氏与她手拉手回礼,又接过魏晴柔递来的暖烘烘的汤婆子,道了声谢。

    她摸了摸英姐儿抱的汤婆子,见有些凉了,便吩咐下人去换。

    英姐儿前几日着凉,连门都不让出,今日是病愈后第一次出门,所以大崔氏格外小心谨慎。

    魏晴柔见她一颗心全挂在孩子身上,神情紧张,连忙宽慰道:“太和殿都有地龙烧着,一会儿就暖过来了,嫂子不必过于忧心。”

    大崔氏眼前一亮,笑道:“瞧我这脑子,竟是忘了此事。”

    魏晴柔接着说道:“关心则乱,也是正常的,嫂子不必介怀。”

    两人说话间,长公主也来到了这边。

    因着长公主与敦亲王是同母同胞的至亲之人,所以位置都在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