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1. 情谊 多少官员终其一生也做不到顾璋这……

作品:《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

    “报有大批粮草从南边运送而来, 足以与在凌云山被淹没的粮草比重,如今已入刚赤府境内”

    顾璋听前半截还面露喜色,等听到后面说粮草与他有关, 不由怀疑自己听错了。

    有人给自己送粮食

    他有些不敢相信, 指着自己问道“你确认是我”

    “哈哈哈”肃杀的城墙上陡然传来朗朗大笑, 薛见雷大步而来,手拍顾璋肩膀“军情自不会有错, 瑶光可真是我军福星”

    他眉目间的凶悍,尽数在豪迈的笑声中化为英气“前脚刚刚想出法子, 后脚就有人送粮, 边关得瑶光一人, 可敌千军”

    顾璋把这家伙的手从肩膀上扒拉下来, 这么大的力气, 难道不疼吗

    “别给我戴高帽, 我自个儿都还闹不明白。”顾璋龇牙揉揉肩膀, 问传信的兵卒道“可知是何人”

    一道同样急促如雨点的脚步声, 从城墙的同一处入口传来, 威武壮硕的高大男子, 身披盔甲,腰间持一把厚刀, 大步登顶而来。

    还没等传信兵卒开口,他雄浑的嗓音便道破送粮之人身份“薛将军京中来报, 宁都府秋府君与大司农顾大人携当地百姓捐赠粮草以援边关, 足以撑过整个秋季, 皇上已经下令一路城门大开,各地驻军一路相随护送,若有胆敢阻拦延误之人, 以通敌叛国罪论处”

    副官粗犷的嗓音透着藏不住的激动“算算时间,应该快到咱们刚赤府辖地了”

    顾璋面色巨变,大步向前“你说谁”

    他爹娘前阵子的信件里,不是还在家乡里过得自在又快活吗

    怎么转眼就跑到刚赤府来了

    薛将军父子眼底一松,面露喜意,再看向总笑得灿烂的少年难得失态,心中都有些触动,平日里再游刃有余,聪明绝顶,面对匈奴大军也面不改色,但还是个孩子啊。

    年长些,更能理解这份紧张担忧的情绪,薛将军眸子里划过几分思考,透着关切,肃声道“武骑尉可愿领兵,前去护卫粮草入营”

    “愿意,我带兵去护送,”顾璋想也不想,一口应下,保证道“定将粮草安全送入营中”

    顾璋目光投向远方匈奴聚集形成的黑团“我军已无后顾之忧,不知匈奴会作何反应,绝不可掉以轻心。”

    “这还用你小子来教,”薛见雷揉揉顾璋的头,“快去迎你父母,此举甚烈,他们肯定心中也极为担忧你。”

    顾璋抿唇,他随身携带令牌,快步朝着武安大营去,亲自点兵,带队出城

    城墙上。

    副官望着顾璋大步流星远去的背影,眉眼间略带担忧,看看周围城墙上守卫的士兵,压低了声音问薛将军“将军,顾大人此前可没有领兵的经验。”

    若出了岔子可如何是好

    副将建议道“不如咱们再抽调”

    薛将军抬手阻止了他剩余的话,锐利的双眸追着城门下策马而去的顾璋,目光灼灼,他道“足矣。”

    副官正想要再劝,感觉臂膀被搭住,侧头一看,是掌管北骁卫这支奇兵的见雷将军,“可不能这么看不起能赢了我薛见雷的人。”

    “戏言怎可当真”副官皱眉,他强调“连顾大人自己都说,不过是仗着一时奇巧,这才胜得过见雷将军。”

    薛见雷轻笑一声“你还真信那小子嘴里的话”

    他大方坦然道“即使真的打下去,谁输谁赢也未可知,不过是那小子给我留点面子罢了。”

    说完拍拍副将肩膀“放心吧,那小子贼得很,肯定会点精锐兵马,再有他那颗聪明脑袋,谁也别想动我军粮草。”

    副将心中惊诧,薛将军父子竟对顾璋领军才能如此推崇他本觉得顾大人做文官已是极好,能有一身不错的武艺,就已经不俗。

    薛见雷见他眼底神色转换,又抬头去看他薛将军,十分感慨“原听闻顾大人农家出身,未做官之前,就在当地有极大的名气和威望,如今看来,不仅并非传闻,甚至完全超出我们所想。”

    这对许多官员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的事。

    按照朝廷规定,官员不可在原籍为官,故而几乎没有人能在原籍地有如此大的声望,最多也就是修修路,在发洪水等天灾时捐些钱财,落个善名。

    不说原籍地,即使是为官多年的地方,终其一生,倾尽全力,也没有多少官员能得到百姓这份真心实意、发自肺腑的厚爱。

    说几句好听的话,夸一句是好官,得一份感激容易。

    能在危难之际,实打实地拿出钱财、粮食这等安身立命的东西相助,还是偌大一片宁都府的百姓,可谓难于上青天

    沉默了片刻,薛将军道“以诚换诚,以心换心罢了。”

    “我等不也是”

    薛见雷闻言,不由想起这半年间种种,无论千里眼还是神仙水,谁有这份赤诚之心

    不是谁都能面对巨大财富地位的诱惑,愿意将这些有助于边关战事的宝贝,不求回报的贡献出来。

    震撼于宁都百姓的慷慨,他们不也是同样不知不觉中,将顾璋放到足够重要的位置

    他父亲甚至主动打破“死守不退”的原则,开口让顾璋去后方城池,以避战乱风险。

    薛见雷笑骂“臭小子还挺会收买人心,他要是再待得久点,我都怀疑末将在薛将军心里的地位,怕是都要不如他了。”

    薛将军面色一肃,拿起随身武器往他腿上抽“越活越回去了”

    他手持大枪抡出劲风,铿锵一下扎在地上。

    锐利如鹰隼的目光扫过对面草原上的黑点,脸上蜈蚣般的疤痕都更显凶恶“既然已无后顾之忧,定要撕咬下这头饿狼一口血肉来。”

    薛见雷顿时站得笔直,面色也随之威严肃穆。

    顾璋安顿好家里,点好兵将,快马出城。

    直接顺着官道,朝着临永县城而去。

    他身下踏风英姿勃发,通天雪白无一杂色,四蹄飞踏,宛若乘风。

    身后跟着身着黑甲胄的精良兵马,每人都足有八尺,身上肌肉粗壮虬结,将黑甲胄撑得饱满,目光锐利有神,浑身都散发着铁血雄壮之气。

    但凡路遇百姓,皆惊叹不已。

    “这么好的兵马,这是要去干什么”

    “嘶”

    “这领头的,怎么好像是顾大人他骑术竟然如此好,我看后头的骑兵都追得有些吃力。”

    这些百姓大多是附近村民,成群结队的出来制作陷阱,或者入城采买必需品。

    只看到倏的一瞬,顾璋身披盔甲,带着浩浩荡荡一群精兵强马,气势汹汹的扬起尘土,穿沙而过。

    心中甚是震撼。

    顾璋快马,不日就到临永城。

    他还未入城,就看到临永县令带着衙役站在城门口,一队浩浩荡荡的队伍,在数不清的人力、畜力、推车、三轮车簇拥下,如一条长龙般,速度不慢的朝滚滚前进。

    顾璋远远就看到一身暗红的女子,正骑在马上,从队伍前端往后巡视,嘴里时不时还下达命令,队内人粮随之调整,显然对她心悦诚服。

    这位主事的女子,身披轻甲,腰挎长刀,背脊透着一股英姿飒爽的气势。

    若不是认出那把长刀,是他当初随姜武习武时留在家里的,他几乎都不敢认这是秋娘。

    “娘”顾璋喊道,同时策马朝前奔去。

    原本前行的队伍里,许多人都注意到了顾璋的身影。

    尽管顾璋身量已经长开,与当年有些不同,但还是有不少人都认出来这就是他们的小农神大人啊

    纷纷高兴的挥手,甚至有激动的汉子爬到装满一袋袋粮食的车顶,登高后激动地喊道

    “小农神大人”

    “顾大人,还记得我吗我是府衙里的捕头张流”

    “小农神大人,今年按你的叮嘱,咱村里的收成可高了,现在家家都能吃自家种的粮食,不用去换粗粮填肚子了”

    “大人长高了这么多”

    看到这似曾相识的一幕,顾璋感觉有情绪在胸膛中翻涌。

    那日他带着家人乘船离开宁都的时候。

    两岸也如今天这般,有许多百姓夹道相送,挥手朝他告别。

    乌泱泱的声音里,也是这样亲切的呼唤他“小农神大人”

    声声祝福都希望他日后科举之路顺畅,官路恒通,日后一切都好。

    原本听见这个称呼,还觉得有些别扭脸红,如今熟悉的乡音入耳,心中却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

    多好听啊

    顾璋紧绷的面容忽而放松,扬起灿烂的笑容,朗声一一应下。

    当走到队伍前端,他翻身下马“承蒙父老乡亲厚爱,不仅筹集诸多粮草,还不辞辛苦千里相送,还请受顾某一礼。”

    语毕,他一躬身,真的对送粮来的百姓行礼了。

    他身后一行满是铁血之气的雄壮骑兵,也都不约而同,齐刷刷下马,跟顾璋一样躬身执礼道谢。

    都到了这个时候,匈奴兵临城下,即使薛将军不说,将士们心中也早就有猜测,他们的粮食怕是不多了。

    百姓们顿时慌了,有的急忙跳到一边,有的憨憨直接蹲下,生怕站得太高真受了这礼,还有的对秋娘急忙道“秋府君,您倒是赶紧去劝劝啊”

    “是啊,小农神大人你这是做什么,我们这不过是把您当初给我们的东西,拿了一部分出来而已,要不是有您,我们怎么可能过上现在这样的好日子呢”

    “这话说的是,我要真受了这礼,回去我爹要打断我的腿。”

    秋娘没听周围人的话前来阻止,顾璋还是认真将这一礼贯彻到底了。

    起身后,又是平日里那副君子气度,灿然风采,他拍拍胸脯道“回去跟你爹说,不能动你一根毫毛,就说是我说的保管你的腿安然无恙。”

    众人顿时大笑起来,这还是他们记忆中的小农神啊。

    “你爹把小农神大人的话都当作宝贝,天天琢磨呢,你的腿肯定没事”

    这会儿从后往前巡视的顾大根,也听到动静,加快来到前头,他骑的那匹,赫然是顾璋之前留在宁都的红枣。

    顾璋大步朝他们的方向走去,语速飞快“爹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不是让你们在宁都好好的吗怎么这么大的事情,也不提前和我商量一下”

    秋娘顺手就想揪臭小子耳朵,但看着人多没动手,只恶狠狠的训道“你小子是典型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外头遇到什么事,也不和家里说,这也好,那也好,边关这么好,怎么不见大家抢破头要来”

    大半年不见,秋娘浑身气势都不同了,眉宇间都透着一股意志坚定,十分有主意的劲儿,点漆般的眸子明亮坚定。

    顾璋上火的急促顿时一下乖乖散去,他无奈道“边关危险,我这不是担心你们吗”

    秋娘一脸镇定自若,眸光闪烁“谁当初跟我们说,边关由薛将军镇守,已经太平很久了,没什么危险的”

    顾璋

    完蛋,一秃噜嘴挖坑把自己埋了

    她娘怎么好像变得更厉害了,这大半年究竟在宁都做什么营生

    顾璋赶紧去看他爹,他爹虽然听娘的,但是从小就护着他,跟他说不用太累,有当爹的顶着

    见顾大根一脸“臭小子不听话,害得人担心死了”的严肃表情,顾璋张开双手过去抱住他“我可真想你们了。”

    他赶紧暗中给他爹打眼色,低声咬耳朵道“爹,赶紧哄哄,救救你的宝贝儿子啊”

    原本在路上,随行的将士都被顾璋一身不输于最顶尖骑兵的骑术,和几乎跑不死,绝不主动喊累要休息的劲儿折服。

    这会儿看到顾璋在娘面前收了锐刺,还主动去抱他爹,这才忽然意识到顾璋的年龄。

    如今在刚赤府威名赫赫、谁人都不敢小觑的顾大人,其实还是个活脱脱的少年郎

    秋娘和顾大根这会儿严肃的表情都有些绷不住,一个怀里抱着孩子,一个伸手摸摸孩子的背,眼眶都微微泛红。

    宁都再好,再安稳,可知道孩子在的地方有危险,他们当父母的,怎么可能不担心

    只不过要撑起场面,这才强行没把情绪表现出来,让人看了去而已。

    顾璋感受到这点流露出来的细微情感,松开顾大根,又转头去轻轻抱了抱他娘。

    秋娘眼中发热浮出水汽,背对着粮队众人,掩去情绪,手拍拍顾璋的背,泪骂道“都当大官的人了,怎么还跟个孩子一样”

    顾璋收拾好心中翻涌的情绪,笑眯眯道“我即使老了,也是爹娘的孩子,怎么就不能跟孩子一样了”

    秋娘顿时被气笑“一边去”说完随即利落地翻身上马,配着身上皮甲,腰间长刀,让人不得不赞一句英姿飒爽。

    顾璋手指环圈吹哨,踏风默契的跑来,他也飞快上马,朝秋娘询问粮队布置。

    心中有数后,他当即下令,布置好巡逻小队的人数,时间,躺数,暗号,然后严肃道“时刻保持戒备,若发现异常,立刻上报给我。”

    “是”

    顾璋骑上马,在粮队头前开路,他回头看了一眼浩浩荡荡的粮队,问身边的顾大根道“爹,这具体是怎么回事跟我说说。”

    岩武城外。

    “禀单于,探子来报,岩武城有粮草支援,数目难计,但目测可支撑过整个秋季,其中有”

    巴蛊乌闻言,脸上一怒“刚刚掩埋了半年的粮草,如何短时间内筹集这么多他姓薛的诡计多端,怕不是故意放出的风声”

    帐篷外有一络腮胡的汉子龙行虎步,走入帐中,眼中颇有恨色,大声道“薛见雷率北骁卫出城,其意不明,属下请命上前迎敌”

    能直入帐中,这显然是一员核心悍将。

    听到这个消息,巴蛊乌反而冷静下来“薛见雷胆敢在我匈奴骑兵囤集时出城,怕是情况有变。”

    络腮胡大汉道“这龟孙子就会玩阴的,若正面对敌,他必不是我瓦次铁骑的对手”

    听到这话,巴蛊乌思忖片刻,言语中带着一丝警惕“薛见雷是一员悍将,万万不可轻敌。”

    那络腮胡壮汉面带羞怒之色,见巴蛊乌表情却没敢反驳。

    最后巴蛊乌点了另一人带兵去迎敌。

    一道道消息不断传入帐中。

    “竟然真有粮草送到,”巴蛊乌负手而立,表情越来越难看,眼中带着点不平“顾璋,竟然又是他我瓦次勇士众多,竟无一能人有此大才。”

    他身边一直随行的鹰钩鼻男子道“单于莫恼,等神器大成之日,破开城门,铁骑直入,这些人都要听命于瓦次,对您俯首。”

    鹰钩鼻男子显然是极懂他心思的,巴蛊乌不愉之色顿时消散不少“哈哈哈,有道理中原人才再多,日后也都要为我所用”

    鹰钩鼻男子见他心情好些,这才道“咱们神器只成两座,余下八座还在赶制,咱们本是想趁着粮草支援不上的机会,趁虚而入,现在是否要斟酌一下”

    巴蛊乌端起酒盏的手顿了顿,有神器相助自然更好,可偏偏那物巨大,其中机关巧技又多,如今还没准备完全。

    但若现在撤兵,他心有不甘,将酒杯用力落在桌上,对着帐内之人发问“怎么想的,都说说”

    络腮胡男子暴起“当然是打,如此撤兵,颜面何存”

    “我觉得不妥,按照计划,我们应当备足10座神器,百块巨石,再配合瓦次骁勇的草原勇士,定能拿下岩武城,若急于一时,暴露了神器,反倒不妙。”

    “姓薛的狡猾,若我们现在暴露了2座神器,没能攻开大门,他们定会有所防备,然后找出对应的法子。”

    “一群孬种难不成我们还怕他不成”

    鹰钩鼻男子道“此言差矣,打仗不靠蛮力和冲动。谋定而后动才是良策,如今退兵,养精蓄锐壮大瓦次马匹骑兵,明年配合足够的神器,定能一举拿下岩武城,届时势如破竹,直捣京城。”

    巴蛊乌其实心中早有决断,他眼神阴揣“既无便宜可占,也不能让他们这么轻易就了了,去给我把莽黑蛛毒囊袋射过去。”

    不久。

    捆着黑色囊袋的利箭,忽然从远处朝着城墙墙垛急促飞射而来。

    在城墙上警戒的兵卒立马神经绷紧“匈奴歹毒,绝不能让箭上之物,进入城墙内”

    “弓箭准备”

    一排手持硬弓,后背箭筒的兵卒齐齐踏步上前,拉开弓弦,对准来箭。

    “放”

    箭矢打落远处来箭,划破黑色囊袋,顿时发出一股难闻的混杂恶臭。

    护送粮草路上,顾璋一行人射杀了数十名匈奴探子,倒是始终没遇上匈奴骑兵小队。

    顾璋猜想,应当是薛将军做了什么。

    他也得知宁都那头,从头到尾的发展。

    顾家人回到宁都后,首先是回了村,在村里住了小半个月,秋娘便带着从族里选出来的两个帮手,和顾大根来到府城。

    秋娘知道顾璋日后可能很难定在一处,便想着做些活络的营生。

    顾大根知道后,简直吓坏了

    从顾璋之前府城赶回永河村就知道,这个时候到处跑,还是很危险的

    他也顾不上在秋娘旁边打下手忙前忙后了,想法子去打听了宁都几个镖局的事情,想着日后若是秋娘真的到处挣钱,他要把媳妇保护好啊

    两人正忙得起劲儿,忽然就听说粮草在凌云山被掩埋的消息,又听说粮食涨价、金瑎送粮食的事。

    做了几十年庄稼人,对粮食最敏感,百姓中风声还没起来的时候,就想到了最坏的可能。

    秋娘更是想要直奔边关,甚至气到说出这官不做了的话。

    为母则强,护崽的秋娘当年能花掉家里所有的积蓄,现在有了家当托底,更能当机立断,狠下心来大肆买粮食。

    粮商价高,她便回村买。

    顾大根笑得嘴角咧开到耳根“小石头你可不知道,咱去村里的时候,有多受欢迎,那场面有多热闹。”

    顾大根带着点骄傲的口气,绘声绘色描述起来,从他们要买粮食的消息传开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武港村。

    这个在宁都府衙公开张榜找村落,幸运得第一个应下公告栏里的告示,吃了第一波螃蟹的村子,已经十分富饶。

    当年,顾大根和顾老爷子两人,亲自下去每个村指导,谁不认识他们

    才进村,就被认出来,还什么都没说,就被村长热情地拉着往里走。

    村民们扛着各家大袋大袋的粮食,堆在晒谷场上。

    “我家出4石也就一亩田的产量而已,就当少种了这一亩田了。”

    “我家今年收成也好,孩子都送去府城念书了,这十包粮食不算什么,您可一定要帮忙带去边关,小农神大人帮我们种出了这么多粮食,可不能让他挨饿”

    没多久,粮食就在晒谷场堆出了一个巨大的粮食山。

    顾璋当初亲自去救过的那三个村庄,更是早早准备好了粮食,甚至还出了好些人。

    长阳村族老方桉,带着村里当年跋山涉水,前去问心学院求助的老人们小孩们,握着顾大根的手声泪俱下

    “小农神那年救我们村,都还历历在目。如何能让你们掏钱买粮食,这不是丧良心吗”

    “是啊,还记得那时候心里没了念想,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后悔得恨不得一头撞死才好。”

    也有当年跪在问心书院门口的孩子,如今已经长成健硕的青年,他站出来说愿意代表村子帮忙送粮食去边关

    “当初家里都已经在商量,若真的粮食减产,没了收成要饿死,要么把妹妹送去城里伺候有钱人家小姐,要么我卖身给人当小厮,多亏大人当初肯来村里,即使是因为我们贪心糊涂弄遭了地,差点坏了他的名声也不嫌弃,这份大恩大德我全家都一直记着。”

    “当年咱们村多穷差点就要饿死爹娘,卖儿卖女过活了,指不定还要饿死不少人,闹饥荒、当流民想想就浑身哆嗦。转眼都盖了房子,有了耕牛,年年有新衣服穿,要是这时候卖给粮商坑害恩公,那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对,反正在我们村,肯定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随着顾大根描述,顾璋回忆起那些往事,记忆中的面孔一张张出现在眼前,有些感慨“那时倒是没想这么多。”

    他抬头看到远处的城墙“前头就是岩武城了。”

    城墙上的人,也能看到如长龙般的粮队,守着南城门这边的兵卒不免都有些躁动。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