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88. 一百八十八 大秦番外篇四
作品:《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嬴政对于光幕中只顾着和妇1说话的扶苏非常不满, 他属意的继承人怎么可以连小事都要和女人商议。
另一边,正在读书的扶苏公子也被突然出现的光幕惊到了。
一向敬鬼神而远之的扶苏震惊地看着光幕,瞳孔地震, 光幕里的人真的是他父王吗
一幕又一幕离奇的画面,看得扶苏下巴都快惊掉了。
直到听见自己的声音,扶苏呆滞的神情才有了变化, 他眼睛瞪得极大,不可置信地揉了揉眼睛,光幕还在, 这一切是真的。
难不成光幕里显示的真是未来
正狐疑着,耳边传来宫人的声音
“禀公子, 大王有请。”
扶苏定了定神, 颔首道“知道了, 孤这就去。”
刚要迈步, 就听到光幕里传出来的声音,扶苏脚步一顿, 身体微僵,娥姁是谁
这个问题并没有困扰扶苏多久,因为光幕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扶苏那中策又是什么
话音刚落, 就听到远处传一道急促的声音阿父, 阿娘,我也想出海。
扶苏整个人僵住, 愣愣地抬头,光幕里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逆光走来。
少年年纪不大, 气势倒是很足,眉宇间的矜傲之气颇有父王的风采,模样也有几分相似。
一时间扶苏觉得更怪异, 长得像父王,却叫他阿父。
扶苏说不上心里是什么感觉,就很复杂,还有点难以言说的快感。
四舍五入,这算不算父王叫他扶苏连忙止住脑海中大逆不道的想法,猛地摇了摇头,他怎么可以有这种想法呢,太僭越了。
扶苏把脑海里奇奇怪怪的想法丢出去,重新看向光幕,少年还在缠着要出海,光幕中的“自己”很是无奈地劝说少年。
扶苏虽说如今出海比先前方便,也安全了许多,可海上的事谁又说得准,万一遇上天灾,可就要葬身鱼腹了。
少年抬头,一脸傲气我才不怕呢,大秦的军队遍布海上,几乎每个岛屿都有大秦的军队。我若不幸遇到天灾,只需做好准备就能随水而下,去往最近的岛屿。
扶苏头疼道为何非要去海外
少年说大父说了要立我为太孙,作为大秦将来的帝王,我当然要亲眼看看大秦如今的情况,这叫巡视天下,以前皇爷爷也有做的,皇爷爷灭六国后曾四次东巡,统一中原后又三次南巡。
若不是身体情况不允许,他肯定会去海外的。我这也是代大父出巡,完成大父的心愿。
扶苏嘴角抽了抽你大父也不会允许你出海。
少年才不会呢,大父肯定会同意的。
嬴政挑了挑眉,少年口中的大父说的应该是他吧
这小子才多大,就要立为太孙,这是他会干出来的事
嬴政不解,并大为震惊,但更为震惊的是少年后面的话。
灭六国后四次东巡统一中原后又三次南巡。
难道六国覆灭后,中原还没有统一
想到之前看到的那张舆图,嬴政眸光微动,未来的大秦当真能走到那一步吗
光幕中的自己又是如何做到的
他如今三十七岁,光幕中的自己虽然未蓄须,但两鬓已白,人也苍老不少,怎么着也有五六十了。
十年二十年当真能改变这么多
而且居然连秦国的官话都变了。
扶苏立即警惕地看向他你又打什么主意
少年扬起下巴,得意道我刚才翻阅天幕留下的地理志,发现海外好东西还是有不少,很多地方姑姑和叔叔们都未曾踏足呢。
我要为大父寻一样从未见过的礼物回来。
扶苏闻言只觉得眼前一黑天幕的地理志是两千年后编撰的,和现在能一样吗须知沧海桑田,斗转星移。
远的不说,就说当年你大父嫌天幕赠送的种子太少,传播太慢,派人前往海外去寻种。结果寻回来的种子,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不相干。
少年不以为然不一样又如何,若没有海外那些种子,后世的高产粮食又是从哪里来的有因才有果,阿父怎么能因为果而忽略了因。
再说了,天幕说的英国、丹麦白猪不也和如今的白猪不一样吗可如今的白猪还不是能取代黑猪,成为百姓的新宠。
嬴政心头一惊,眼睛瞪得老大,两千年后的地理志
“刚才光幕说的地理志是什么时候编撰的”
旁边的李斯也是一脸震惊,喃喃道“禀大王,光幕中的扶苏公子说是两千年后编撰的。”
既是两千年后编撰的书籍,为何会出现在两千年前
很快,嬴政就顾不上这些了,因为光幕中的扶苏提到了种子。
那些亩产千斤的神种来自海外
秦始皇长睫轻颤,心中怦怦直跳,这倒是个好消息。至于毫不相干,正如光幕中扶苏所说,两千年沧海桑田,时过境迁,有些许不一样也说得过去。
秦国往前数两千年,那时候的人还过着衣不蔽体、茹毛饮血的生活呢,那时候的人长得和现在也不一样,连人都可以不一样,种子不一样算什么。
能种、高产就行。
什么猪还有白色的嬴政并非五谷不识、六畜不认的国君,幼年时在赵国邯郸为质,吃过不少苦头,也曾自力更生,自然识得这些东西。
无论是祭司所用饲猪,还是林中野猪不都是黑猪吗哪有白色的
自光幕出现,一切都变得匪夷所思起来。光幕里有太多太多的东西他没见过,甚至连听都没听过。
嬴政压下心里的重重疑惑,开始从头分析,光幕里的扶苏提到了“天幕”两个字,天幕给他们带来两千年后的地理志
莫非他们所说的“天幕”就是这个光幕
是了,天幕既然能给未来的他们带来两千年后的地理志,自然能让现在的他们看到将来发生的事。
嬴政眸光一亮,那他是不是也有机会得到两千年后的地理志,甚至更多
捋顺后,嬴政目光火热地望向光幕。
光幕中,扶苏一家三口的对话还在继续
见扶苏被堵得哑口无言,吕雉看不下去了恒儿怎么和你阿父说话呢不让你去海外也是为了你好,君子不立危墙的道理你难道不知
后世的朱祁镇什么下场难道你忘了吗
少年撇了撇嘴阿娘说这话可太伤孩儿心了,朱祁镇岂配和我比,他被太监蒙蔽,宠信奸人,葬送了大明五十万精锐。
我熟读兵法,善骑射,去年用计平定朔方之乱,任用能臣经营朔方,如今的朔方已和之前大不相同。
这都是孩儿的功劳,连大父都表扬我会知人善用,文能治国,武能安邦,阿娘你却拿我和朱祁镇比,哼,我生气了。
吕雉无语极了你用计的时候是谁借人给你撑腰,你的钱粮又是哪里来的
嬴恒眼神有些闪躲是阿娘。
吕雉冷哼一声你大父夸了你几句,尾巴都快翘上天了,回头把骄兵必败篇的兵法抄上一百遍。
嬴恒猛地抬头阿娘
吕雉拉下脸怎么,不愿意
嬴恒转头看向扶苏,扯着扶苏的袖子道阿父,我错了,我不去海外还不成吗
扶苏咳了一声,刚想说话,就听到吕雉说少纵着他,都把他纵得不知天高地厚了。
于是扶苏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对嬴恒露出爱莫能助的表情。
嬴恒来时昂首挺胸,走时垂头丧气。
看得扶苏都有些于心不忍,对吕雉道他才十岁,这么对他是不是太过严苛了
吕雉无语地看了眼扶苏你也知道他才十岁啊,十岁就敢自比父王,还扬言要超过父王和汉武唐宗,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心里默默道也不知道是随了谁,明明扶苏那么仁厚自矜,自己也不是个高调的,为什么会生出这么个臭屁的娃来。
扶苏温声一笑恒儿聪慧,又过目不忘,文就不必说了,父王为他寻了那么多名师,又亲自教导;武是韩信教的,摆明着让他文武兼修,文能治国,武能安邦。
他也学得好,经常得到太傅的夸奖,骄傲些也正常。
吕雉
此时的嬴政已经非常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光幕中的一切就是将来,大明也好,汉武唐宗也罢,明显都是后世的朝代或者君王。
灭楚国后,天下大势已定,但他并无分封之心,也不打算重蹈周朝覆辙,所以这些所谓的大明、汉唐只能是后世的朝代。
也就是说秦国并没有千秋万代传下去。
嬴政先是皱了皱眉,随后又舒展眉头,即便没有千秋万代,应该也差不离才是,至少比周朝的八百年多。
正想着,耳畔突然响起宫人的声音“禀大王,扶苏公子到了。”
“让他过来吧。”
扶苏拱手行礼“儿臣见过父王。”
“嗯,起来吧,”嬴政应了一声,“光幕里的画面都看了吧”
扶苏不知道嬴政问的是哪一部分,想到刚才听到的内容,顿时心跳如雷,耳朵也微微发热,“禀父王,看到了。”
嬴政直接问道“光幕中的女娘是何人”
扶苏耳朵都红了,垂下头道“儿臣不知。”他也是第一次见到啊,怎么可能会知道。
嬴政审视地看了他一会儿,“不知道你还和她有了那么大的儿子”孙子倒是挺聪明伶俐的,看在孙子的份上,也不是不行。
而且扶苏确实不像他,子不类父。
这下扶苏脸都红了“”那是光幕中的自己,是将来的画面,不是现在啊
画面一转,只见一片广阔的农田上种着高耸的植株,是他们从来没见过的植株。
高耸的植株排成整齐的行列,一眼望去竟望不到头。
这是什么植物居然种植这么多莫非这些就是光幕里提到的亩产千斤的粮食
可是怎么没看到麦穗或者稻穗、粟穗呢
这东西要怎么吃
正当众人疑惑之际,光幕里传来了声音
一群农夫手里拿着麻袋兴高采烈地走进田间,嘴里欢快地说道今年的玉米长得可真好,瞧这个头,产量肯定比去年高。
农夫把高耸的植株扯下来,严格来说扯的是从茎杆上长出来的棒子,撕开棒子的层层外衣,露出里面金黄色果实,饱满圆润光滑,一粒挨着一粒整齐地排列在棒子上。
原来这就是玉米啊,阳光下饱满圆润的玉米莹莹如玉,确实当得起这个名字,嬴政想。
而且玉米比麦、粟大太多了,这一个至少得有七八百粒,一粒玉米个头至少是粟的五六倍。一根玉米杆上能结出两三个玉米。
怪不得能亩产千斤呢
嬴政看着那一列列玉米,眼冒绿光,想要未来的他是怎么得到这些东西呢,他现在就想要。
硕果累累让人心花怒花,农夫开心道这玉米长得可真俊,等收完这一季,下一季俺要种糯玉米,这黄玉米产量虽然高,味道却远不如糯玉米。
另一个农夫一边摘一边道有玉米吃就不错了,你还挑上了。
农夫不是俺挑,是城里的大户人家挑,人家爱吃糯玉米,不爱这个黄玉米,嫌弃口感不好。俺种糯玉米,到时候卖给大户人家,再买便宜的黄玉米,能省不少呢。
再说了,家里的孩子也想吃口糯玉米,也让他们尝尝呗。
又一个农夫你可真会赚钱,糯玉米的价格是黄玉米的三倍呢,说得俺都心动了,要不俺也种糯玉米。
众人听着他们讨论糯玉米的种植方法与黄玉米有什么差别,以及玉米要怎么做才好吃,不由有些恍惚,黔首也会看重好不好吃
有的吃就不错了吧,还会在乎好不好吃。
接下来,众人看到玉米被晒干后,用土法脱粒机中脱粒,再被磨成玉米面,做成食物。
看到热气腾腾的玉米面发糕、窝头、烙饼
大臣们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光幕出现的时候他们正和大王商议国事,为了避免中途会出恭这等不雅的事,他们进宫的时候就没吃什么东西,连水都不敢喝。
不看这些吃的还好,一看就饿。
文臣还能挺得住,毕竟他们平时消耗没武将大,武将看到这些是真的受不了,有的人肚子已经开始叫了。
在全场寂静的情况下,肚子叫很难不被发现,于是众人的目光从光幕上转移到声源。
该名武将面红耳赤,为自己挽尊道“这些黔首吃得也太好了,比我平时吃的都好。”奶奶的,平时他们在军中吃的可是麦饭
在家中才能吃到粟饭。
看看这些人吃的是什么,不用尝也知道那个软乎乎胖乎乎的黄色糕点有多好吃,更过分的是他们还放了糖
那可是糖啊,比盐还贵的糖。
等一下,那个白花花的、比沙还细的是什么东西
那不会是盐吧
看着被烙得金黄的玉米饼,被撒上盐巴,众人再次咽口水。
大王,我们也想吃玉米
嬴政嬴政已经傻眼了,他刚才看到了什么,那些黔首交的税居然那么少。
那么少的税怎么可能养得起那么多军队和官员
还是说未来的自己有别的生钱门道
打楚国几乎用尽了秦国国力的嬴政再次生出了羡慕之心,他已经无法想象未来的自己得有多豪,才会只收取那么点税。
光幕中的画面又变了,这次依旧是田间,不过种植的东西不是玉米,经过刚才的美食冲击,玉米的样子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众人的脑海里。
广袤的田间全是密密麻麻的不知名植株,这次的植株矮小,只有半人高,枝干如枯枝般,上面只有稀稀拉拉的几片绿叶子,倒是白色圆球有不少。
一眼望去,全是白球与枯枝。
这又是什么那白球也不像是吃的啊。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