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13. 买铺 徐兰享受独自品尝咖啡的宁……

作品:《种田养老养娃日常[七零]

    徐兰在家享受独自品尝咖啡的宁静。

    晓风五姐妹在唐悦房间里和她说话。

    唐启阳在唐启明家堂屋被很多人围着问关于种棉花的问题。

    唐启阳边注意和兴和玩闹的儿子边回答, 有些问题回答认真,有些问题回答模糊。

    比如有人问他种棉花能不能挣到钱,他回答:“我也不知道, 我只是试种, 又不是专家,专家也不能确定明年的收成吧。”

    那倒是, 对方闭嘴。

    快五点, 唐启阳才和孩子们回来, 徐兰在厨房里准备晚上的饭菜。

    唐启阳将小六交给晓风她们,自己进厨房和徐兰一起做饭,边和她说:“我刚听人说这几天其他大队有几家鸡鸭被偷,整个大队的人都知道我们家养鸡多,晚上我在大门内放些荆棘。”

    徐兰赞成:“好, 最近街上小偷小摸和二流子冒出来不少。”

    唐启阳说:“以后还会更乱。”

    下乡的知青回城, 很多人没有工作没有收入, 心术歪的人就走上斜路。

    农村土地承包后村干的管制力度变小, 原本缩起来的二流子抬头。

    徐兰:“嗯,叫晓风她们上学时多警惕。”

    “”

    这几天没有人家杀猪,没有新鲜的肉, 晚上他们用腊肉、腊肠、火腿、鸡蛋做菜。

    第二天一队有人杀猪, 唐启阳大清早就去买回几斤五花肉和半副肥肠回来。

    早饭后夫妻俩一人扛铁锹一人扛锄头出门, 出小队过大路下梯田向对面的坡地走去。

    土地承包后集体上工开荒停下来, 变成家庭劳作。

    徐兰和唐启阳这是去深翻自家分到的坡地, 之前翻得浅, 捡草根也不够仔细,种的农作物瘦小,杂草比庄稼还多。

    前面路上有不少人扛锄头向坡地方向走去, 想必和他们的目的一样。

    天气寒冷也挡不住想明年庄稼有多收成的心。

    夫妻俩到自家分的地,徐兰站在边上,来的人都在熟地那边干活,离他们比较远。

    唐启阳蹲下,控制着火系异能拉成边长约二十厘米的网状在土里,猛提高温度烧十几秒,然后用土系异能松土。

    他不好晚上来用火直接大片地烧草根和虫子虫卵,要不然明年他们的地一点杂草都不长,不生虫子,太异常。

    没多久,唐启阳就处理好约半亩地,随后他们一个用铁锹,一个用锄头把地翻起敲碎,捡出草根。

    夫妻俩快翻完半亩地,唐启阳继续用异能处理土地,继续翻地清理草根。

    他们干活专注且快速,快中午翻起差不多一亩半,两人停下回家吃饭。

    夫妻俩回到家洗手拍拍身上的土进餐厅,在吃饭的小六见他们立即叫:“妈妈,爸吧。”

    徐兰俯身亲他一口:“想妈妈了妈也想你。”

    小六咧嘴笑,举勺子给妈妈:“吃吃。”

    徐兰笑:“宝宝自己吃,妈也吃饭。”

    小六奶声奶气说:“饱。”

    徐兰站直:“给你爸吃。”

    晓风五姐妹顿时笑,唐启阳不嫌弃儿子的口水,张口吃掉。

    吃完午饭晓风和父母说:“爸,妈,下午我去领锄头和你们一起去翻地。”

    二妹和三妹能看好小弟。

    徐兰和她说:“不用,你有时间就多学习,你上学晚,最好不要复读。”

    晓风的同班有好多个同学年纪比她大,之前她没觉得自己年纪大,现在经妈妈这么一说惊醒意识到:

    如果两年半后高考没有考上,再复读就二十岁了,心里有紧迫感,她抿嘴应:“嗯”

    徐兰和唐启阳没有歇多久,小六睡觉后他们继续去翻坡地,下午又约翻起一亩半,这一天约翻三亩。

    夫妻俩花六天的时间把坡地翻完,正好到兴良结婚日期。

    他在阳历十七、十八号结婚,他运气不错,十七号早上杀好猪没多久,太阳出来,气温升高一些。

    帮忙的人纷纷赞他运气好,唐启明和纪凤英很高兴,但说:“希望明天也是好天气。”

    唐启阳笑说:“应该是。”

    “对,估计明天会和今天一样。”

    “希望。”

    “”

    第二天和大家所期盼的一样,也出太阳,大家喜气洋洋,不用顶着寒风、抖着身体吃酒席真好。

    这回洗菜洗碗都挑到徐兰家的井边洗,洗好挑回去。

    有些妇女来了好奇东张西望,令徐兰不喜。

    下午三点多,新郎把新娘迎回来,放两封鞭炮后迎进门,热热闹闹。

    徐兰这些帮忙的妇女也停下活去看,新郎满面红光,新娘身材比较高,长相不错,脸上带些羞涩。

    妇女们看羞涩脸光滑的新娘,回想自己刚结婚也是这模样,现在变得脸糙肉厚,心里感叹时间过得快。

    新娘的陪嫁蛮多的,缝纫机这应该是用彩礼买的,两对红色大木箱,暖壶,两床棉被,搪瓷盆,还有不少零碎的东西。

    有妇女小声说:“兴良媳妇比兴义媳妇好看,陪嫁也多。”

    徐兰淡淡问:“为什么要比你家吃饭时会和别人家比有多少个菜吗”

    这人语塞,旁边的人刚想说什么听徐兰的话闭口不言。

    王秋花转开话题:“被面的颜色真好看。”

    “哎,真是。”

    “”

    徐兰她们看一会热闹后又去忙,摆碗筷,准备上菜开席,席面规格是八大碗。

    酒席开二十八桌,她们忙得脚不沾地,还好不是传说中的流水席。

    徐兰她们上完菜后才坐下来吃席,请的大厨不错,菜挺好吃的。

    吃完酒席,主人家送客,徐兰她们收碗筷用热水洗碗,少年们收自家的桌子回家,晚上天黑了徐兰她们才忙完回家。

    徐兰回家时心想这样结婚办酒席太麻烦,将来自家的孩子结婚不如在饭店请客,省事。

    她今天忙一天,回到家洗头洗澡进堂屋,小六已经昏昏欲睡,见妈妈来马上惊醒要抱抱,徐兰抱过他拍一拍马上睡着。

    晚上她和唐启阳提起摆酒席这事,唐启阳回答说:“在村里办麻烦是麻烦,但人情味比较足,晓风才初二,你现在想这个还太早。”

    好吧,是早了些。

    第二天上午纪凤英来和徐兰道谢:“昨天有人拿惠芳和黄香兰比,谢谢你帮忙制止。”

    有人拿自己刚过门的儿媳妇和别人比她自然不高兴,每家情况都不一样,有什么好比的。

    徐兰笑说:“嫂子,这没什么。”

    纪凤英说:“有的,能少不必要的麻烦,哎,之前我没时间来问,你家开春真要种十二亩棉花”

    “是。”

    “”

    随后交年猪过小年,杀猪炸丸子,家家户户准备过年的东西。

    徐兰家和往年没什么不同,年二十八杀猪,订肉的几个人来拿走,暗中留些自家吃的,余下的都做腊肠腊肉。

    年前和过年期间唐启阳照不少相片,有自家的,还有别人的。

    忙碌间又过了一年春节,初四姜建华父子来,今年同样是用火锅招待他们。

    姜建华给唐启阳带来一个不太确定的消息,县城次街有店铺可能要卖,卖的人姓陈,平反后两座房子和两个店铺都归还。

    两个店铺一个在主街,一个在次街,听说陈家要卖次街的店铺。

    唐启阳听姜建华说后心动,没有房子店铺也行,他说的那间店铺他有印象,是个三开间的两层铺子。

    外表看着非常老旧,前面阳台和栏杆的一些木头已经不见,屋顶的瓦片掉下来一些,那都不是事。

    主要是这个店铺的位置不错,面积好像不小,听姜建华说铺子还有后院,唐启阳更加满意,请他务必帮忙打听消息,姜建华欣然同意。

    过年后队里就翻玉米地,还没开学,徐兰也去上工。

    唐启阳掂记着店铺,隔天请半天假去县城打听消息,过元宵节两天后终于有确实的消息。

    那店铺卖一千一,徐兰和唐启阳有这个钱,但唐启阳给陈家订金,双方商定交易时间后找唐启明借二百块钱。

    唐启明听唐启阳说要借钱买店铺后惊呆,回神后说:“你胆子真大之前做生意的多惨你忘记了”

    唐启阳说:“你也说是之前,现在很多人不是平反了吗”

    唐启明定定看他问:“你就不怕之后再有事”

    唐启阳思索一下和他说:“启明哥,这个我不能确定,我在赌。”

    唐启明不知道说什么好,最后说:“行,钱我给你,钱凑够了吗”

    唐启阳说:“我去和小姜他们借。”

    唐启明又问他:“你买店铺的事需要保密吗”

    唐启阳:“不用,借钱的事也不用瞒着。”

    唐启明明白。

    第二天唐启阳真去和姜建华借一百块钱,然后和陈家去房管局办理手续,买下店铺。

    早上唐启阳离家后徐兰和晓风五个说:“你们爸今天去借钱买店铺,别人问你们,你们就说什么都不知道。”

    之前姜建华在背后和唐启阳说,孩子们还不知道。

    晓风五姐妹听了惊呆,咽咽口水,妈没有说错吧爸去买店铺

    晓风艰难问:“妈,要借很多钱吧”

    徐兰安抚她们:“不算多,今年种棉花卖了就能还清。”

    那也要棉花能种好啊,晓风心里喊,但看妈妈轻松的脸,不知道说什么。

    晓岱高兴问:“妈,店铺在什么地方。”

    徐兰回:“安宁街,时间不早,我去上工了。”

    上午,三队的人听说唐启阳借钱买城里的店铺哗然,唐启阳他,胆子太大了

    离徐兰近的人都问她:“你男人真的是去借钱买店铺”

    徐兰肯定回答:“是。”

    “在哪”

    “安宁街。”

    “多大”

    “听说三开间。”

    “你男人厉害”

    “能不能买到还没定。”

    “”

    唐振家听说这个消息后呆了呆,不知道该高兴还是害怕,老三他怎么敢

    唐启荣唐启华唐启贵三人和他们的老婆听了羡慕嫉妒恨。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