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3章 三攻开封
作品:《盘点历史,昏君社死》 水镜之外,眼睁睁望着自己惨死的襄王与福王等宗室都在瑟瑟发抖,失声尖叫。水镜之内,起义军如飓风一般席卷中原。
崇祯十四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两王并陷,洛阳失守,明王朝与起义军之间的强弱之势逐渐发生逆转。
崇祯皇帝先失“恨用卿晚”的重臣杨嗣昌,又闻叔父福王之死,当朝大哭,御袖为湿,却不知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明末本就天灾横行,崇祯十四年,京师又爆发瘟疫,足足持续了三年之久。以至于史书记载北京甚疫,死亡昼夜相继,阖城惊悼”、 “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而这众多死者“竟无收殓者”
从未平息的旱灾与荒灾,加上突然爆发的瘟疫,一时间席卷中原,殃及天下。
更何况百姓饱受“三饷”的剥削,兵丁又长期忍饥挨饿,就连勤王之师都时有哗变。于是,各种兵变、明变层出不穷,而天下的盗匪、流寇,亦是杀之不尽。起义军竟成万民之希望,大明朝廷却步入绝境。
这一刻,历代大明天子眼中都满是悲哀。
大明这棵历经数百年风雨的大树终究走到了寿命的尽头,不仅树干被蛀虫蛀空,又遭到“雷霆”的洗礼,眼看就要生机断绝
而他们除了默默看着,什么也做不了。
此时此刻,朱元璋等人仿佛体会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眼看王朝破灭的复杂心情。
嗯,这里面似乎混进了一个并非开国皇帝的汉武帝刘彻,哪里不对
以刘邦的性格,大概只会为大汉四百年江山而自豪,不会有太多感伤罢
是以,他被果断踢出“感同身受”队伍。
这就是仙人口中的小冰河吗
一时间,历朝历代帝王百姓瑟瑟发抖。
只想高呼一声小冰河恐怖如斯
也有灾荒连年的乱世之人对照着明末的情况,心生疑窦
“我等莫不是也遭了小冰河”
面对水镜中的天灾与瘟疫,饶是雄才大略如秦皇汉武,都不禁生出淡淡的无力之感。
他们扪心自问,换作是自己,恐怕也不见得能挽回国势,恐怕顶多只能
续命一段时间,只因天命不与,如之奈何
倘若他们是正在做题的考生,那么这张试卷先天就已经被扣了40分,还如何及格
当然,这不代表他们就认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所作所为。毕竟,哪怕同样是不及格,也有59分和1分的巨大差距叭
与日落西山的大明王朝相比,关外的满清却是如日方升,发展蒸蒸日上。
满清叩关于外,义军纵横于内,名将逐渐凋亡,庸臣齐列朝堂,天灾人祸不断崇祯皇帝朱由检唯有垂死挣扎。
他以洪承畴为蓟辽总督,抵御清兵;派傅宗龙接替杨嗣昌为三边总督,围剿李自成;命丁启睿为新任兵部尚书,带领昔日杨嗣昌的部下,继续追剿张献忠。
先说张献忠,当初奇袭襄阳成功,他便与罗汝才北上河南,攻南阳不克,转攻信阳与泌阳。恰逢李自成入河南,破洛阳,名传中原,与张献忠发生矛盾的罗汝才干脆与之分道扬镳,转投向李自成。势单力薄的张献忠顿时狠狠摔了一个跟头。
与左良玉信阳一战,张献忠大败而逃,从此活动于南直隶,以待时势。
相比之下,李自成可谓意气风发。
他从流寇作风中转变,招揽谋士,制定制度,开始试图占领洛阳建立政权。而洛阳失守的结果告诉他,时机还不成熟。于是,他转变策略,每次部队转移之前,都将占领城池的城墙拆毁,以方便再来。
既已转变策略,开封就成了新的目标。他亲冒箭矢三攻开封,不惜左眼受伤失明,也要拿下这座“中原腹心”之重镇
遂有项城之战大胜,保定总督杨文岳以及贺人龙、李国奇突围而逃,三边总督傅宗龙深陷重围,粮食殆尽,兵败身死。
于是起义军扫荡豫中州县,克南阳,杀总兵猛如虎、刘光祚,斩唐王朱聿镇。
又有襄城之战大胜,总兵张国钦身死当场,贺人龙、郑嘉栋、牛成虎不战而逃,左良玉闻风丧胆,趁机跑路,而接替傅宗龙的新任三边总督汪乔年则被俘身死。
于是起义军扫荡豫东州县,克睢州,克归德府,终于彻底扫清了开封外围。
当李自成第三次攻打开封,督师丁启睿、保定总督杨文岳、总兵左良玉、
虎大威、方国安、杨德政纷纷来援官军共计十八万,号称四十万,欲与起义军展开殊死决战又称朱仙镇之战。
谁知左良玉所率七千主力第一时间跑路,明军顿时不战而溃,丁启睿逃往光州、固始,杨文岳逃往归德各路将领似乎玩起了“比一比谁更能逃”的游戏。
起义军遂大获全胜,兵围开封
啊这啊这啊这
只看这三战三胜的结果,不能说李自成不厉害,但仔细看完全过程,大家的第一反应却是大明的官军要不要这么拉垮啊
有一说一,官军太菜,以至于连义军的实力都衬托不出来,让某些毫无自知之明的人都忍不住生出“我上我也行”的念头。
至于唐太宗李世民、大汉双壁卫青霍去病、大唐国公李靖等等史书上留名的军神,脸上都露出发自内心的索然无味。
在他们看来,这不就是菜鸡互啄吗
其他人还在惊叹于义军的厉害,转眼一看这些大佬脸上百无聊赖的神色,顿时就觉得惊叹连连的自己未免也太没见识了。
于是一个个收敛神情,也摆出一副 “就这就这明军真是不行”的嘴脸来。不知何时,喊杀声已经散去。古老的开封城出现在地图上。气势汹汹的起义军将之包围。
金军兵临开封、靖康之耻的画面犹在眼前,这过于相似的场面让历代大宋天子dna动了,都情不自禁戴上痛苦面具。
虚幻的大明地图再度浮现,被重重包围的开封如此醒目,而象征着起义军的红色火焰以开封为中心向着四面八方疯狂扫荡,不多时,就将开封城变成了一座“孤岛”。
长久的包围中,开封城中粮食日少,据当年参与守城者亲笔所书百姓饿死之际,开封城中官吏却强行摊派百姓交粮,无粮者则折银缴纳,一开始规定每石食粮折银八十两,之后增加到一百三十两”,交不出来的就“先捉幼男女以大针数百刺其肤,号叫冤惨”。更有官军闯入百姓家中搜粮,“掘地拆屋破柱以求”。于是粮价飞腾,米粟百金一斗,青菜千钱一斤”,到最后有价无市,城中百姓只能吃牛皮、皮袄、药材、水草、瓦松、马粪、胶泥”苟延残喘,甚至出现“将军密计抚军颔,肥瘠皆堪充军食”,公然以人肉为食种种惨况,令后人不忍目睹
起初不乏
有百姓混入饥民采菜队伍中出城与义军通风报信,被发现之后自是死路一条,从此开封城便“禁止妇女出城”。
于是,满城百姓只能在城中苦熬。
直到崇祯十五年九月十五日,这一晚,苦苦坚守的城中官员意识到开封即将陷落,以河南巡按御史严云京为首的一群人做出了丧心病狂的举动他们掘开黄河,淹没开封,簇拥周王朱恭枵登船逃跑
至于被留下来的百姓是死是活,又与他们何干说不定他们还为此洋洋得意,毕竟义军损失惨重,被冲走了一万多人。
决黄河淹开封,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吗姓严的是真的狗啊丧尽天良,千刀万剐难偿其罪
严云京等人的骚操作一出,顿时引来历朝历代众口一词的谩骂与讨伐。自古开河淹城,都是两军交战时敌军所为,何尝见过守城一方淹身家的百姓这已然突破了众人的道德底线。
更别提这些人在守城过程中对百姓的大肆搜刮与盘剥,在许多人看来简直见所未见
当初睢阳城之事,已经足够突破底线。但至少睢阳百姓还算是众志成城抵御外寇。青史之上,至少还落得一个悲壮之名。
而这开封城的百姓又是何其无辜开封被围,他们想投义军却出不去,即便真心守城也遭盘剥,到头来都做了水下之鬼,而安享荣华的高官与藩王却逃之夭夭。
水镜中传出一声叹息
就这样,朝廷与义军两败俱伤。朝廷丢了开封,义军得到了一座被毁的废墟。
事后,兵科给事中李永茂上书请求治罪严云京, “即寸磔其身,尚不足以抵偿诸罪”给事中光时亨甚至直言要求朱由检下罪己诏。而崇祯皇帝朱由检却认为严云京等人顽强抵抗义军,颇有苦劳和气节,因此非但不予惩罚,反而予以奖励。
不仅如此,当时的开封官员甚至将掘开黄河的黑锅甩到李自成头上,实在抵赖不掉,某些史籍中就称李自成也干了“反决马家口”的事,所以黑锅大家五五分。
却不知天下悠悠,难堵众人之口。时人赋诗一首,遗臭千百年后
“守臣登牌但垂泣,面若尘土心寒灰。绣衣使者出奇算,中夜决堤使南灌。须臾盈城作鱼
鳖,百姓尽死贼亦散。九重闻报空痛心,缙绅万舌缄如喑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