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6. 第 126 章 惊天火光

作品:《醉琼枝

    如今太子刘翼已经代理朝政, 据说陛下清醒的时候,也表示要退位养病,让刘翼提早登基。

    内府已经接到了相关的旨意, 开始准备筹办新帝登基的事务了。

    琳琅知道,陶雅姝接下来要十分的忙碌。她的月份可比自己大多了,不宜操劳。

    所以佛寺开光那日, 她自告奋勇,应承下了新佛开光的事宜, 毕竟她当初受封宜人的时候, 就是应承着皇寺祈福的事务, 对于皇寺祈福,也是驾轻就熟了。

    而待她将这些杂事安排妥帖后,太子和太子妃临时到场烧一炷香,为陛下祈福,就可以了。

    雅姝现在身子发沉, 若有人帮衬, 自然是好, 可琳琅也怀孕着, 如此操劳,可别累坏了。

    琳琅笑道“又不是须得我亲自摆佛灯,不过是提前看一圈, 有无不妥罢了, 累不到人的”

    雅姝觉得有道理, 这才笑着应下。

    以往楚琳琅去皇寺,不过是自己一辆马车,自去自回,轻省得很。

    而这次下马车时, 看到山庙前有几位僧人,连同提前到来的六王妃,和几位臣子夫人一起等着自己,真是有些吓了一跳。

    当众人笑着相迎时,琳琅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如今可不光是皇室锦鲤的身份,更是朝中一品重臣司徒晟的夫人。

    看到众人阿谀奉承,笑脸相迎的样子,楚琳琅不用摇龟壳都知道,自己夫君的官运应该会更上一层楼。

    其中以六王妃最是亲切,都不叫她楚夫人,一张嘴,便是师母。

    司徒晟是六皇子曾经的夫子,所以叫楚琳琅师母,显得尤为亲切。

    六王妃虽然叫得亲切,其实心里也很没底。

    毕竟楚琳琅当初跟周家闹和离时,她也曾经拉过偏架。虽然后来她听了六皇子的话,对楚氏还算和善。

    可那时,她是绝没有想到,司徒晟居然会娶曾经是自己府内管事婆子的楚琳琅。

    细细回想,六王妃发觉自己处处皆是怠慢。

    如今四皇子和前太子纷纷倒台,而司徒晟却屹立不倒,跟凭空冒出的三皇子一副君臣和谐的光景。

    楚琳琅更是跟太子妃陶雅姝情同姐妹。

    这次不必六皇子吩咐,六王妃都知道自己该如何行事了。她最怕的,就是楚氏记仇,记着自己二妹妹谢悠然的夺夫之恨。

    所以在山寺前接到了枢密使夫人楚氏后,六王妃便是加着小心,赔笑着说了二妹妹已经跟周随安和离的事情。

    在父亲谢胜的安排下,谢悠然也要改嫁了。只是嫁得甚远,在靠海的浙城那边,是个四十岁的商姓鳏夫,家道殷实,官从六品,膝下有去世妻子留下的儿女三个。

    谢胜知道自己二女儿的脾气,也是操碎了心,特意挑选的新婿,是个性子刚硬,能制住谢悠然性子的。

    而且她嫁得远,少了谢家和她大姐夫的势,肯定要收敛些性子,踏实过日子。

    只是那男人并不是谢悠然喜欢的样子,长得矮胖了些,比较当初谢悠然看不上的王家公子,更似蟾蜍一些。

    谢悠然自然不同意,可是谢盛却说这门亲,她也是高攀了。

    毕竟她伤了身体,生育困难,京城知道根底的人,谁肯要她这位虽然年岁大些,却已经有儿有女,大儿子已经有了功名,前途无量。

    不看年岁长相,哪一点不比那个一无是处的周随安强

    最重要的是,商大人的父母皆亡,谢悠然嫁过去,不会受婆婆的气。

    谢悠然在周家也算是吃足了苦楚,她万万没想到,自己千方百计从楚琳琅那抢来的姻缘如此不堪,更没想到自己会沦落到跟楚氏一样,不能再生养的下场。

    经历了丧女之痛,还有跟赵氏没完没了地争吵,这一次谢悠然总算听进了父亲的话,点头同意,远嫁浙城。

    只是嫁给个年龄堪比自己父亲的老男人,谢悠然毫无喜气,整日闷在府里,只等过些日子,就要离开京城了。

    楚琳琅听着六王妃绕着圈说话,当然明白她示好的意思。

    她笑着对六王妃道“等二小姐出嫁,我与司徒大人自然会备一份礼。司徒大人能实现心中的宏远抱负,全赖六皇子当初的提携。他常跟我说,六殿下虽则是他的学生,可六殿下大智若愚,豁达的性子,却让他受益匪浅。我与谢二小姐的恩怨,不过是因为一个心志不坚,见利忘义的男儿挑起的,那些个是非,我早就忘了。再说,若没有这些变故,我与司徒大人也就今生无缘了。您说这算不算造化弄人你也要劝谢二小姐学会放下,这人世间门,生为女子已经是万般不易。若是纠缠些陈年往事,便是负重前行,最是不该啊”

    她这一番话,看似开解六王妃和谢二小姐,实则是委婉向六王妃表示,自己就算一朝飞升,也不计前嫌,并没有找谢家麻烦的意思。

    这也是楚琳琅的真心话。

    如今三皇子虽然要一登大统。可是新帝继位,与百官的磨合也是一次大考。司徒晟作为新贵重臣,与老臣子的相处,更是一关。

    她身为司徒晟的夫人,可不想借着丈夫的势,给他到处树敌。至于谢悠然之流,楚琳琅觉得自己已经前行太远,真是懒得回头看了。

    她的话让六王妃暗暗松了一口气。

    这位楚娘子的性子还是那么爽利,就算如今成为了官娘子,也丝毫没有小人得志的架势,光是这点就让人暗暗点头。

    接下来的行程,就是查看一下即将进行的祈福佛事,再欣赏一下已经移入皇庙的金身大佛。这等名匠巧手雕琢的巨型佛像,真是让观者肃然起敬。

    楚琳琅在寺僧的指引下,专注看了一会。

    可是已经许久不曾出现的恶心劲儿,却突然袭上来。

    她都来不及说话,在丫鬟的搀扶下,捂嘴奔到佛殿外,干呕了好一会。

    当她再抬头时,却看见陶赞正在偏殿一角,有些局促不安地看向自己

    司徒晟对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是不认的。

    楚琳琅原本也应该避嫌,可一旁给楚琳琅倒着茶水的冬雪却惊讶发现,楚琳琅却脸上带着微笑,走向了那原本已经转身打算离开的陶赞。

    “陶寺官,好久不见啊”

    陶赞惶然转头,看着楚琳琅,却不知说些什么才好。

    年岁不大的少年郎君,这几日有着天塌地陷的感觉。

    他也是才知道,自己居然还有个活在世上的大哥。而他曾经暗暗倾慕的女子竟然成了他的长嫂。

    陶赞更没想到,自己的母亲当初能嫁入杨家,靠的竟然是不名誉的手段。而正因为如此,他的兄长才不认他

    而相依为命的母亲,却因为遭了陛下厌弃,而被囚禁庙庵,他到处求告,却屡屡碰壁,甚至连他的外祖父,都不理他。

    陶慧茹给儿子精心打造的温室骤然坍塌,陶赞在毫无防备下,遭受了人生的第一场暴风雨,已经被抽打得有些彷徨无助了。

    他如今虽然还是寺官,却处处遭人排挤,所以这等日子,他却并没有靠前。

    没想到,他的长嫂楚琳琅却突然走过来,面带笑意地与他打招呼。

    他直觉想要应付几句,就急急离开。可楚琳琅看出了他的意思,飞快拦在了他的身前,有些意味深长道“我对陶公子一直心怀敬意。当初您不嫌我才学粗鄙,替我拟写家书的善举,我也一直牢记在心。那些父母辈的恩恩怨怨,原本也是跟小辈没有关系。你无论怎样,都是司徒大人的弟弟,就算他表面不认,可心里还记挂你的只是希望陶公子不要因为忘尘居士而迁怒司徒大人”

    她这一番释放善意的话,让陶赞变成了寻到母鸡的鸡雏,恨不得扑闪小翅膀,飞入长嫂怀中寻求慰藉。

    可惜他不敢造次,只能一边流泪,一边哽咽道“我我怎么会怪兄长只是这些事情突然袭来,叫人有些承受不住”

    楚琳琅抬头看了看四周并无别人,便柔声道“走,我们去一旁的茶室坐坐,我也有许多话,要跟陶公子聊聊”

    前山皇寺山门一直车水马龙,跟后山禁庙的幽静截然相反。

    因为后山地势的缘故,登上禁庙之上的断崖,就可以将前山皇寺的热闹尽收眼底。

    陶慧茹被人挟持,站在这断崖处已经许久了。

    她瞟了一眼押解着她的几个黑衣大汉,再看了看立在身前远眺的高大男人,冷笑一声道“你居然敢再闯京城你难道不知你的大儿子恨你入骨,若是知道你在这里,必欲除之而后快吗”

    听了她的话,杨毅慢慢转身,瞪向陶慧茹的眼中 ,满是透着恨的厌弃。

    他也是最近才知,这陶慧茹在杨家当年的兵败里充当了什么角色。

    不过是两人夫妻口角,她却拿了杨家来报复

    他当年为何要鬼迷心窍。陷入这毒妇的诡计,一步错,步步错。以至于累得温氏被迫害发疯,而父亲也战死沙场,最后杨家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

    而现在,因为荆国的节节败退,杨毅在荆国的处境不妙而他现在的妻子,不知怎么的,居然知道了他将前妻一直养在身边的事情,跟他勃然大怒,彻底闹翻。

    杨毅并不在乎,他当初娶这公主,也不过迫于形势,心里装满了仇恨之人,怎会陷入儿女情长的温柔乡

    所以他干脆离开了荆国,带着自己豢养的死士来到了大晋都城。

    时不我待,这等难得的机会,他已经等待许久了

    所有的恩怨纠缠,便是今日一并了结吧

    所以就算陶慧茹高声谩骂,杨毅也不为所动,只是眼看着皇寺的人群渐渐散去,许多马车纷纷折返,只剩下太子六皇子等几个皇子的马车还没有离开。

    因为陛下病重,一众皇子为了尽一尽孝道,要长守夜灯,在金佛面前为陛下祈福一晚。

    杨毅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的眼睛不错地瞪向那皇寺,看着皇寺里晦暗不明的微弱灯光。

    当报时晚钟再次敲响时,皇寺突然爆出惊天动地的声响,只见皇寺那边漫天尘土,火光冲天,似乎是万千烟花炸响一般。

    陶慧茹猝不及防,跌倒在地,愣愣看着皇寺冲天的火光,片刻之后,仿佛受伤的母狼大叫“赞儿我的赞儿一定在皇寺当值你你做了什么”

    她被押着立在断崖上看了这么久,若是再想不明白这里有杨毅的手笔,便真的痴傻了

    杨毅知道,皇寺里守夜的那些皇子们此时已经被炸的血肉模糊了。

    那些皇子里,也包括了狗皇帝最心爱的儿子

    再过不久,皇子们集体丧命的消息,便要传入宫中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该是多么肝肠寸断

    他要让狗皇帝明白,家破人亡,独留一人,到底是什么滋味

    所谓杀人诛心这比亲手杀了狗皇帝,还叫人解恨

    想到这,杨毅忍不住望天大笑,笑得眼泪顺着染上了风霜的面颊,流淌而下。

    “我做了什么我不过是拿你做要挟,说服那孩子画下皇寺的布防地图,再偷偷开门,让我的人进去罢了那新佛的肚子里,装着我请人精心研制的硫磺冲天弹,怎么样,威力不错吧哈哈哈”

    陶慧茹此时心悬儿子,已经要疯了“那你有没有告知赞儿,让他夜里不要当值,早点离开皇寺”

    杨毅面色清冷“他是寺官,皇子俱在,他却借故离开,岂不是让人生疑他也是杨家儿郎,为了杨家满门血海深仇,牺牲性命又有何妨毕竟杨家的冤屈,不都是你这个贱人造成的他为母偿债,也理所应当”

    虽然杨毅也告知了陶赞,夜里子时,要借口如厕,避开主殿。

    不过这些事情,他懒得告知这毒妇,看着她心痛难耐的样子,才叫人解恨

    陶慧茹却以为杨毅真的这么心狠,居然牺牲了赞儿来完成的他的复仇大计

    她一时恨得牙齿都能要出血来“杨毅,你这个禽兽不如的东西若真想报复,白日引燃岂不是更能折损大晋的能臣良将可你偏不,无非就是让司徒晟那贱种能及时离开皇寺难道在你的眼中,只有那疯妇生的是你的亲儿,赞儿就不是了”

    她的话音未落,杨毅伸手便狠狠打了她一巴掌“住口你也配说她那日戒行大婚,我在门前将你不要脸跪求爵位的行径看得一清二楚她那么温婉的人,为何会突然发疯你当初到底都做了什么,心里难道不清楚”

    若说杨毅以前不耐后宅事务,全然不了解温氏的委屈,可那日楚琳琅一身嫁衣立在门前,可是有条有理地还原了陶氏当年的龌蹉行径。

    温氏那般柔弱的人,便如兔子一般驯良,是被人逼迫到何等地步才会发疯

    想到这。杨毅缓缓抽出刀来他骗了儿子陶赞,就算陶赞帮助自己炸飞了皇寺,他也不打算帮衬儿子救出他的母亲。

    这个毒妇,必须得死

    陶慧茹哪会看不出他的打算,却是豁出去的恶毒大笑,然后在他的脸上狠狠唾了一口“杨家满门被杀,管我何事你若在被俘时,像个血性的男子,以身殉国,不要妄想苟活,又怎么会给杨家引来灭门灾祸无非是你故伎重施,用色相勾引了荆国的公主,才苟延残喘罢了怎么推到我的身上,你就干净了最该杀之人,就是你自己你这个不忠不孝,不配为人父人夫的东西明明跟我已经许下了婚约,却转头去娶温氏贱人。娶了她,你却不问不管,又嫌弃她矫情多愁善感等后来娶了我,你又觉得温氏温柔小意,拿她当了外室来养呸我这辈子才瞎了眼,执著在你这火坑地狱中,我们母子这一辈子,都被你害了”

    她骂得表情狰狞,再加上误会儿子已经不在,在这人世间门,她还有何期待

    半辈子的活寡,还有丧子之痛,都拜眼前男人所赐

    陶慧茹已经全然不想活了,可是临死之前,她必须拉着眼前的男人一起下地狱

    她的话,句句都正中杨毅的心结,他再不能忍,举刀刺向了陶慧茹的小腹。

    陶慧茹并没有躲闪,而是仿佛相迎一般,展开手臂,一把抱住了杨毅。

    腹中剧痛的同时,她将藏匿在袖子里的一把裁纸刀,狠狠刺向了杨毅后背

    这一刺,用尽了她的全力,就像她这辈子一样,飞蛾扑火,一意孤行

    杨毅大叫一声,用尽全力推开了陶慧茹。

    陶慧茹的腹部已经被刺透,鲜血顺着穿透的刀尖滴落,一脸抽搐,倒在了地上。她颓然喊了两声“赞儿,娘对不起你”,带着不甘的眼泪,嘴里喷着胃袋里涌出的鲜血,终于睁着眼睛,忘尘离开了。

    杨毅的后背被刺伤,在属下的搀扶下,颓然坐在了一旁的石头上。

    虽然伤势严重,可是前山的火光,太是抚慰人心了

    不过想到,这三皇子是老友廖中昌的养子,廖中昌对他爱如亲骨肉,杨毅便是低低道“中昌,你莫要怪我,谁让他是狗皇帝的亲生骨肉”

    说完这话,他便要起身下山。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身后,却传来了男子清亮昂扬的声音“廖先生不会怪你,因为在他的心中,你已不配为人”

    杨毅惊诧转头,却看见本该葬身火海的三皇子,却带着人马,正跟司徒晟一起立在他身后不远的小山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