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7. 《吹又生》完结 命运使然!低级文明的……
作品:《宇宙文坛马甲指南》 吹又生在宇宙多平台连载, 许多家不同星系的网站都买了转载权,因此读者们几乎是同一时间读到的。
之前吹又生停在了唐末时期,生物们正一边可惜盛唐的衰落, 一边关心下一个能一统中原的王朝是谁。
它们每次读蓝星历史,都像坐上一趟神奇的过山车。
如此渺小一块土地,它们坐飞船一秒不到就掠过了,在过去居然能决定一场王朝的兴衰。
如此短暂的时间, 不过数百年, 甚至比不上一个长生种的幼年期,蓝星人的历史竟然已经过数次迭代, 产出了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蓝星还在几百年间发生数次科技进步。要知道,在星际时代,科技水平停滞不前, 几千年都不会变化,宇宙生物根本没办法体验那种日新月异的感觉。
蓝星的历史, 好像一片高度浓缩的宇宙。它们从不同角度观测,拉出一个切片,都能无尽地放大观察。
政权更迭, 又到了一个王朝的末期
努尔哈赤一统女真诸部, 以复仇之名向大明王朝进攻,尽取边藩。他尽降辽河以东, 后来败于山海关外,其子皇太极继位,继续进攻中原。
当时大明王朝遭遇饥荒,贪官横行,民不聊生。最终明怀宗自缢而死,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乞师于清。满人自关外入主华国,不久后华国复归统一。
这似乎只是华国历史上一个平平无奇的王朝在王朝的开端,总是先进行文化大融合。作为统治阶级的民族,发现自己原有的政府框架不适合管理华国广阔的土地,于是继承了明朝的体制,并进行一番改革。统治的人虽然换了,但文化内核并没有换,只是融合了更多的色彩。
看到这里的宇宙读者无不感叹。
“这种以地缘或历史起源建立国家的形式无论看多久,都觉得太不可思议了。远古时期,真的存在这样的行政划分吗”
“哼,我觉得这就是历史的妙处,小说永远无法想象到历史的走向。你看那些写穿越的小说家,一个两个都穿越回几百年前,只会用现在的经验套在过去,尽显无知。你看他们会写华国远古的官场变动吗”
“华国历史也太远古了,小说家不知道很正常。但小说家写穿越别的历史,大受追捧,为什么不让写小说家也是查过一些资料的,说不定是你错了呢。”
然而这个封建王朝的身影,从一开始,就与同时期高速发展的欧美诸国格格不入。
王朝建立之初,人口激增,农田却很快不够了。然而王朝禁止农民开垦沿海岛屿的新田,凡是偷偷前往的人,官府都会烧掉他们的房子,将他们驱逐。农民人口增加,收获的粮食却没有增加。
皇帝曾派贵族子弟开垦松花江流域,但那些子弟不适应边外生活,直接丢弃土地回京城了。
从事生产的人民入不敷出,不从事生产的贵族奢侈浪费,祸乱的根源从一开始就埋下。
当时民间还兴起许多秘密结社,例如白莲教、三合会、哥老会,为日后的内乱添一把火。
在对外发展上,这个封建王朝依旧以传统的思维看待外国,以天朝自尊,闭关守国,仅允许数个港口通商。但允许通商不是因为朝廷想要和外国贸易,而是天子宽厚,赐恩于国外。皇帝写给英王的信件中提到,天朝地大物博,皇帝珍物奇玩无不有之,不需要外货。
彼时大洋彼岸,轮船的黑烟已直冲天际,火车的轰隆声震耳欲聋。宫廷内的人,却无法看到这奇景,还躺在劳动人民堆出来的金山银海上沾沾自喜。
王朝内部已日益腐朽,人民生活穷苦、官吏昏庸、军队,整个封建王朝危如累卵。
书外的读者每翻一页,心就痛一次。
它们已经从多次王朝更替中总结出规律,凡事老百姓不满意的,终将灭亡,取而代之的会是另一个老百姓满意的王朝。开国皇帝必有过人之处,其子孙多持中庸之道,后代越来越昏庸。王朝衰落,直至崩溃,如此往复循环。
它们以为接下来会从其他地方出一个新的政权,重复这套规律。但没想到,来自国外的炮火强硬地轰开华国国门。华国人民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被迫拉到一个更广阔、更危险的世界战场上。
先是一位来自大英的商务监督与当地官员发生冲突。大英民间商人要求政府给个说法,大英官方保持缄默,当时华国封建王朝更加轻视。民间华商高价出售茶叶,增加私税,拖欠英商三百万元有余。英华民间交恶,为了打开市场,大英民商求战之声开始蔓延。
后来朝廷官员力排众议提议禁烟、缴交鸦片,于海滩销烟。双方关系越加紧张。直到一位外国水手醉酒杀害一位农民,战火由此打响。
可是,当时华器都是百年前的旧武,士兵们认为弓矢比火枪更有用,缺乏训练,缺额严重。将领对军事知识一窍不通。这种军队,哪怕士兵数量多于敌人,无论大小战役,都只有溃败的下场。民间的房屋被烧千余座,百姓流离失所,土匪大肆抢劫。又有内贼,无民族之荣辱,将地形报告给敌军,又用盐水浇灌己方火炮,让炮失效。纵使民间有英勇烈士挺身抗敌,终究难以挽回局面。最后华国封建王朝以签订赔款条约求和。
而这只是第一场战役。
宇宙读者读完这一章,立刻被浓浓的迷茫笼罩了。
这怎么会是独具魅力的华国文化呢这个强盗又怎么会是它们所了解的大不列颠呢
蓝星曾经,竟然内乱至此同族之间,竟然发生过如此可怕的手足相残
宇宙生物无法理解,更无法想象。
在一个偏远的小星系上,一个名为苗林的宇宙生物忍不住落泪。
它原以为华国文化海纳百川、昌盛繁华,必定是个打不败的巨物,却没想到这种文明也有如此羸弱的时候。
而且,这种境遇,和它们现在的遭遇何其相似。
文坛上忽然遭遇高维打击。正如华国的农耕文明突然被炮火侵袭,它们本星系的文化还没有打好基础,来自蓝星的网络文化就如海啸般把它们打得七零八落。它们这种小文明根本无法斗争。再加上内部还有许多小说家支持蓝星,大力产出虚假的历史小说。它们原本的文化几乎被五马分尸。
“我以为这是蓝星人的傲慢,结果他们也经历过这些。这个华国文明,或许就在一场场战争中消失了。现在出现在蓝星文坛的,都是考古产物。但只要精彩过,就必定会有生命记得。低级文明被高级文明侵蚀,是不可回避的事。”
苗林试图让自己释怀。
“或许这种情况”
它没有“历史必然性”这种概念,于是选用了一个更加诗意的表达。
“叫做命运。”
苗林飞船内的一位同伴忽然问道“蓝星人的寿命是多少”
另一个船员答“书中说,他们那个年代,平均寿命只有70年”
听见这话的苗林睁大三眼。它微微吸气,指尖划过飞船窗户,船外一颗流星消失于黑暗。
“七十个恒星年”
它用不可思议的语气重复一次。
“真快啊就像流星划过天际那么短暂”
吹又生的一场场战役后,华国主权已跌破,再无回春可能。最后主角拿到一张通往大洋彼岸的船票。它站在港口上,不知道该不该上船。
吹又生便在主角茫然的双眼中,完结了。
宇宙文坛战火更加激烈。
吹又生的悲剧结尾,无疑刺激了众多宇宙历史学者。它们将吹又生名字翻译成蓝星内战观察史,做出十分悲观的预测“当低级文明被高级文明倾轧,唯一的下场只有消亡蓝星文坛势大,我们避无可避、退无可退”
这反而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击。众多宇宙生物突然惊醒,直到火苗已经烧到自己脚下,自发去寻找自己故乡本源的历史、记录历史,并与那些虚无主义者执笔对骂。无数几乎要消失的原始文化,突然死灰复燃。
被骂做“虚无主义”的小说家和读者当然不乐意,反手讽刺“这么爱历史,怎么不把蓝星当本源呢”又相继写出许多绮丽绚烂的幻想文学。
引发一切的蓝星文坛,只是静静地旁观宇宙发展。
他们内部似乎有一套自己的交流系统。
宇宙生物以为自己看懂了,这是傲慢,也是克制。
潮平号内,席余烬一边吃水果一边看书。
五只小锈族亦步亦趋地凑过来,支支吾吾地问最近的文坛之乱怎么回事。
席余烬用书背轻轻敲它们“等你们长大就懂了。”
小锈族觉得席余烬在糊弄它们,但是没有证据。
席余烬走向书房,里面的伽诺刚褪下装甲。
伽诺神色凝重,说“我从装甲那里听到了女王的呼唤虫族女王将全员沉睡,女王卵全部冷冻。其余战士逐步接轨外星”
也就是说,一个有几万个比伽诺稍微弱一点的战士的战斗文明,就要在宇宙舞台登场了。
“我也发现了智械族最近活动很频繁其他文明复兴的原始文化越多,它们买卖信息的速率越高”席余烬长叹一声,“还有不知道多少高级文明在虎视眈眈,这个宇宙终究不太平。”
他们蓝星要做好准备应对为未来的变动,马甲绝对不能掉,蓝星文坛必须屹立不倒。
同时,稍微给宇宙文坛一些提示。
宇宙文坛打得不可开交,也到了中场休息的时候,来蓝星文坛吃瓜吧
一会儿后,蓝星论坛刷出了小说家们的留言。
宇宙生物们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先去看看热闹再吵架。
穹天沧海,百年同还写吗你知道我后面会写什么。
荣格刚刚完成一个大项目,第一批读者却是你们,也许算得上优雅吧。
永夜我的荣幸。
飞鸟我的历史课平时分被扣了怎么偏偏我睡过头那次老师就点名了,好想穿越回过去
明幸啊,助教是我。
席余烬思索片刻,决定让山灰以独立马甲出场,主要是宇宙生物吃瓜热情太高,不出场就不礼貌了。他还想看看宇宙生物怎么编。
山灰犹如空间蠕虫般低智的家伙
荀命以上是我新增看不惯名单。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