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章 报考(三)

作品:《明人不说暗恋

    希望采访夏九嘉的媒体记者络绎不绝, 夏九嘉没一一回复,长按右键直接关机。

    沈曦翻身起来, 问“冻宝,怎么了”

    夏九嘉盘着腿, 转眸去看沈曦, 目光十分平静“省理科总分第一来自于bb一中, 叫欧阳倩,总分734, 其中语文145, 数学148, 理综290,英语146,民族加分5分。”

    沈曦一向伶牙俐齿, 此时竟然语塞, 呆呆地坐在那, 回望着夏九嘉。

    夏九嘉又回头,沉默了十几秒, 忽然“嗤”地一笑,起身去找拖鞋“没事儿,裸分状元就行。文科那边两个女生并列第一, 一个是咱校的张筱茵,另一个是一中的单慧慧。理科这边一个投档状元一个裸分状元, 一共四个状元,热热闹闹, 大家全都高兴,也挺好的。”

    “冻宝”

    “我去洗漱。”夏九嘉也终于穿好两只拖鞋,“别再提了。”

    “”

    到浴室,夏九嘉觉得其实还好。一开始挺震惊,不过,洗洗脸,刷刷牙,有些事做,就其实还好。

    以前没得第一哭是因为憋屈,这回却自认为已经做到最好。那篇作文他不后悔,它是钥匙,或者说,它是钥匙中的一把,打开门,是他的理想。倘若还没进门便取悦评分标准、取悦阅卷老师,十分无法接受。他的作文围绕普通人的生活,对于评分标准一类作文当中“思想倾向积极向上”那条,可能有的老师觉得符合,有的老师觉得不符合,只能说,运气没有很好,遇到两位较保守的阅卷老师。

    夏九嘉觉得,“随波逐流”这种东西就像重工业的黑烟,一次一次,一缕一缕,顷刻消散、了无痕迹,然而,它虽然被稀释、被摊薄,也总归在那,或多或少污染掉了整片蓝天。

    给作文打分永远主观。高考一直在改革,夏九嘉也不太清楚是不是在某年某月它也会像美国等等国家考大学、考研究生一样,作文单拉出来算分,最后分数表以一个总分加一个作文分的形式呈现,各个学校录取主要参考总分,但作文分也要过线。

    他有一些变了。人生唯二两次不要“第一”,一次为了沈曦,一次为了理想。

    胡思乱想一通,心中更加释然。

    他想考第一,但不说明他只想考第一。想考第一是因为他自恋自傲,主从关系非常明确。如果为考第一,要抛弃掉自恋自傲就说不通。

    电视、电台、电脑、手机全都在讲高考的事,夏九嘉又没带书来,便叫沈曦推荐小说,结果沈曦推荐了本“贼几把甜”的b。

    4点,夏九嘉穿衣出发,到清臣广场某朝族餐馆见北大招生组。

    北大十分重视,来了两个老师还有四位学长学姐。

    “九嘉同学”一位任姓老师抖着菜牌招呼,“点几个菜”

    夏九嘉也没有客气,问“这家烤五花肉、烤明太鱼、石板豆腐、冷面都挺不错,可以吗有忌口吗”

    “没有没有”而后北大招生组又添了打糕、紫菜包饭、辣白菜炒土豆等等一大堆菜。

    东西上得快。

    “九嘉同学,”北大老师笑容和蔼,“高考分数已经发表。你是省理科裸分第一、投档分第二”

    “嗯。”

    “马上开始报考有理想学校理想专业没有”

    “开门见山,”夏九嘉将筷子撂下,“理想学校就是贵校,理想学院则是新闻。而且,我到时候想跨院系选择课程,希望教务通过申请,别拦着。”北大允许跨院系选择课程,不过需要专业审核。

    这样,他便可以选择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等等一系列的课程,甚至可以修修其他国家语言。当然这样压力很大,但夏九嘉挺有信心他聪明且努力。

    没有想到,在听到“新闻”两个字时,北大老师惊诧莫名,“啊你也新闻”

    夏九嘉问“怎么了吗”

    对方拿起茶杯,抿了一下“是这样,今年新闻在省只有文科招生计划,没有理科。”

    夏九嘉轻轻问“不能再增加一个名额”

    “已经增了一个了呀。理科第一的欧阳倩也想进入这个学院,不过她是喜欢公关,你”见鬼。

    “”

    老师表示“给同一个省同一个系增加两个名额操作难度很高,要和其他省商量、协调,看能不能匀到一个。不过你们都是理科,嗯”后面没有再讲。

    “”

    招生老师一字一字清晰讲述“2017年以前,我们都是按照实分分配专业,不过2017年以后,北大开始按照投档分分配专业了。所以今年欧阳倩有优先选择权。”

    “”夏九嘉也已经查过,对于各省加分各个学校政策不同。有的呢,学校录取时承认、专业录取时不承认,有的学校录取、专业录取时均承认,有的学校录取、专业录取时均不承认。而北大,2017年首次宣布二者均承认加分注。

    顿了几秒,夏九嘉问“她是哪天讲的一定不会改吗”

    “昨天中午。”

    “哦。”他曾经约昨天中午,对方表示不太ok,原来是见欧阳倩了。

    自己怎么如此点背呢

    “九嘉同学,”北大老师苦口婆心,“依你733分这个成绩,其他院系都能去得,就算光华也能去啊。”光华管理学院可是“天牛”级别。

    夏九嘉沉默不语。

    “来,”对方又道,“看看专业设置。”她在纸上画着圆圈,“这个、这个、这个都是高分专业”

    “”

    “哦,对,咱们元培学院要招两个学生,一个文科一个理科。元培学院是个试验学院。第一年不分专业,学生自由选课,于第二学期期末提出专业意向,第三学期期末确定专业方向,所以人被录取以后就无所谓文科理科。而学生们正式确定专业以后同样可以选择其他院系课程,强调交叉学科通识教育全面人才。这个学院状元占到全部状元13以上。”

    “谢谢,也考虑过元培学院,但觉得不十分适合。”“走读”形式弊端多多,会丧失掉好多信息。综合考虑,不如新闻专业加上跨院选课。

    两边谈来谈去,无法达成一致。

    到七点钟,那个朝族饭店开始节目表演。一群北朝鲜的姑娘身着民族服装唱歌、跳舞、弹奏乐器,绕着大堂里圈,在各个小包间前轮番停留。许多中年男人看得如痴如醉,鼓掌、叫好,炫耀似的向外地人讲述她们有多辛苦,闹闹哄哄。

    夏九嘉挺后悔选择这个地方。

    接着,他与北大双方一轮一轮各自争取,结果一样夏九嘉要去念新闻,北大表示尽量争取,但可能性约等于零。

    夏九嘉能感觉得到对方对于自己并非势在必得,因为两个文科状元一个理科投档分状元一个理科裸分状元一共四人北京大学已经拿下其中三个,漏掉一个无伤大雅。

    到七点半,他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来的电话。

    原来人大“田忌赛马”,在20号刚刚拿到排名时,知道打前100名争抢不过北大清华,于是先打全省100名到200名的,告诉对方上不去北大清华、上得去也没好系,抢到了一批学霸,再打200名到400名的,与复旦上交等等杀的头破血流,最后打回前100名,看能不能捡到点漏。

    夏九嘉在厕所里谈。

    他问“我能去读新闻学吗而且希望跨院选课。”

    对方立马答应“行。等双方签完协议人大修改计划。”

    “谢谢。”

    相比之下,夏九嘉更喜欢自由度更广阔的另一家,可他又有什么办法欧阳倩已选了那个。

    人大也是好的学校,夏九嘉想尤其新闻传播,号称全国第一,经济学政治学等也并不比北大逊色,他早已经做好充分心理准备。

    可是还是难受。

    作为学神,对于北清总有情结他就喜欢那个学校。这世界上有人重视学校排名有人重视专业排名,他算前者。

    而且,专业方向确定以后,看来看去,还是喜欢北大氛围,能让人静心。人大校园小、挤,不大想要那个感觉。

    若是论跨院系、专业多、资源好,也是那边可以学到更多东西,再说新传学院本身也很出色。

    再说,北大清华门对门儿,人大清华还得坐车,好几站呢。

    现在算

    了。

    从饭店出来,天上下了一点小雨。

    雾似的,远方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看不分明。

    “清臣广场”在市的繁华地段,非常不好打车,尤其这种落着雨的凄冷晚上。

    夏九嘉手挡着额头,站在路边拼命拦车。因为市讲究“拼车”,夏九嘉便站在路边,每有一个司机摇下玻璃窗子,他便大叫“前进大街”而后司机也不停下车子,而是继续滑行,表示不顺路,到下一帮人那询问对方去哪。

    夏九嘉老打不到车,想乘公交,没挤上去,被一个小孩子抠破右手手背,觉得疼疼的,疼死了。

    看眼手机,有好几个来自沈曦那的电话。

    他拨回去,低低地问“沈曦来接我好不好”

    “等星巴克等我。”沈曦说。

    “嗯。”

    星巴克里人声嘈杂,夏九嘉并没有下单,在角落里站着发呆,终于等到沈曦来电叫他出去。

    沈曦又是开着奥迪,夏九嘉便扯开车门,坐进副驾。沈曦没有开口询问,左手开车,另一只手攥着夏九嘉的,十指相扣,很大很暖。

    车子划破雨幕,雨刷左右摆动,也不知道某一时刻它会在左还是在右。

    到夏九嘉的院子里,沈曦将车停在马路牙子上面,跟夏九嘉走上14楼。

    夏永和见儿子回来,急急忙忙跑到门口,问“跟北大的都谈妥了”

    “没有。”夏九嘉的声音平静,“打算签去人大新传。”

    “哦”夏永和倒有些懵逼,不过并未刨根问底,“人大也好,人大也好。”

    “嗯。”

    夏九嘉带沈曦坐上客厅沙发,夏永和没打扰,回到主卧待着。

    夏九嘉的衬衣带湿,他也不管,在果盘里捡出颗糖,用舌尖顶着,用力唆,榨出一丝甜味吞进自己肚里。

    一分钟后,夏九嘉用舌尖拨弄那颗糖,终于开口“我想选择北大新闻,你一直是知道的。”

    沈曦点头。

    “今天去问两个老师也挺懵逼,说,理科第一的欧阳倩也想进入这个学院,而北大从2017年开始,学校录取和专业录取均承认各省加分。她有优先选择权。招生组说,会在省破格录取几个学生,但不会分到同个学院同个专业里的。”

    “”

    “明白了吗”

    “冻宝”

    “后来人大打来电话,我要新闻专业加上跨院选课。人大一口答应,而且心急火燎的,想今晚就坐车过来签署协议。”

    “冻儿。”

    “说不好。”夏九嘉又剥了颗糖,“早都已经认了人大,也认了新闻,只是”

    只是,毕竟一直存着“当状元,叫北大修改招生计划”这个特殊念想。谁也不敢肯定能行,但总归存着这个特殊念想。

    夏九嘉说“我有点儿北大清华情结。而且北大氛围好、能静心,还专业全、资源好,可以学到更多东西,新传排名也并不差,最后人大离你好远。”声音渐小。

    “我买一辆自行车骑。”沈曦说,“天天都去人大看你。”

    夏九嘉笑。

    沈曦把夏九嘉搂在自己怀里,一下一下抚他头发。夏九嘉的额头在沈曦颈窝里,嗅着属于对方的独特的气息,忽然委屈,眼泪滴滴滚落出来。

    他也知道,加分都有考量。少数民族加分,对于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维护整个国家团结都十分必要。由社会结构带来的不公,也要由社会、政府想办法解决。而且,近些年来,这个政策不断调整,分值屡次变化,有些省份已经改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才有优惠

    虽然都懂,可真落到自己头上,还是委屈。

    他有一瞬间的后悔,随后赶紧摇头,想自己还不够坚强。

    既然决定坚持自己,写特别的东西,就要承担一切后果。

    从北大到人大根本不算大事。无数记者遭遇过失业、封杀、甚至坐牢、重伤、死亡。

    夏九嘉哭了很久,沈曦都默默地陪。

    到10点半,沈曦忽然说道“冻宝我得走了。”

    “嗯”夏九嘉的身子一顿,“不住这儿”自己明明有些脆弱。

    “有事儿”沈曦回答,“自己睡觉能不能行”

    “当然。”

    夏九嘉也直起身子,用手擦擦两只眼睛,只是眼皮还耷拉着,抬不起来。

    也对,沈曦有事儿,他想白天沈曦说过了,今天明天搞定清华,估计今天就得谈完,明天签掉协议。

    “那就走了,晚上可能没有电话,自己睡觉,别等。”

    “好。”

    沈曦一路飙车回家,奥迪车上全是水渍、污点。

    到院门口,蓝牙大门自动打开,沈曦把车停进库里,走到门前一伸食指,指纹锁便“啪”地断开。

    他走上三楼书房,看见爸爸正在外间电脑码程序敲论文,妈妈则在里间桌上看文件签文件。

    他说“爸,妈。”

    “沈曦。”沈士毅挺温和慈祥,“签了”

    “还没,明天。”沈曦只犹豫一秒,便坚持着道,“爸,想跟您谈个事儿,有时间吗”

    “嗯”

    “到客厅说”

    “”沈士毅将眼镜摘下,跟着儿子走到一楼。沈曦妈妈颜家芝见气氛凝重,不太放心,也跟着一起来到客厅。

    “爸,”沈曦坐在一个墩上,“您是不是认识省教育厅长您好像说过,教育厅长以前也是大计院教授。”

    沈士毅一皱眉“干吗”

    “今年理科第一,bb一中的欧阳倩,朝鲜族,有加分,否则不如我同桌儿。现在北大出来一个新传名额,欧阳倩要去读,夏九嘉被顶了。他哭了,落到人大,特别难受。”

    沈士毅颜家芝均是一声叹息。他们也都喜欢夏九嘉那孩子。

    沈曦两手放在膝上,十指交叉“爸,您能不能拜托朋友复核复核欧阳倩的民族成分”

    沈士毅的眉头猛然皱在一起。

    沈曦又说“欧阳倩,我咋觉得这个名儿特别不像朝鲜族呢而且她用汉语答卷,根本没用朝鲜语啊。用朝鲜语还能再加5分儿呢。当然,也可能她妈妈是朝鲜族,她爸爸是汉族,不过我查过了,她是bb朝鲜族自治州某个贫困县的,十八九年以前,贫困县里有那么多通婚的吗老一辈人思想都是挺保守的。”

    “沈曦,别闹。”他的妈妈沉声叱喝,“这些都是没有影子的事儿。而且你的爸爸从不托人。”

    “没办法了。”沈曦凉声道,“实名举报需要证据。也不可能闹开闹大如果人家妹子真是朝鲜族人,对她不好,对她爸妈也不好。”冻儿反而要生他气。

    “”

    沈曦还在叨咕“最好可以偷偷摸摸复核复核省教育厅应该一直都在复核,考前考中考后。说要杜绝弄虚作假,也没见到抖落出谁可别的省就查出了假华侨生假户籍地等等东西。”如果当真存在违规,他要把那个名额给冻儿抢过来。

    沈曦妈妈温柔和蔼,然而语气无比坚决“沈曦,求人没有那么简单。要搭脸面,要欠人情,还清以前总矮一头,你爸爸有身份有地位,不行。而且这要传开了,人家肯定觉得老沈儿子第三,为了上到第二无所不用其极。人大也挺好的。take it easy。顺其自然,不要强求。”

    “妈”沈曦转头,“爸”

    沈曦爸爸沉默,意思也是拒绝。

    颜家芝劝“沈曦,我们知道,你是夏九嘉的朋友、兄弟,肯定着急。但考大学这事儿,是他自己的事儿,你作为朋友兄弟不要插手。”

    听到这话,沈曦忽然坐直、抬头,两手放在膝上,是少见的严肃认真,似乎已经破罐破摔。他说“妈,爸,我不止是夏九嘉的朋友、兄弟,我还是夏九嘉的爱人、伴侣。”

    “”

    “我爱他。”

    沈曦父母呆在当场,看着儿子,一脸震惊。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