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039 畜牧专家
作品:《在海岛当后妈养娃对照组[七零]》 好事不出门, 坏事传千里。
赵程前倒霉这事儿林颜还真是略有耳闻。
说是倒霉,但生活作风问题不能说是倒霉吧
只能说咎由自取。
被人举报了个现行,原本的代理团长变成副团长, 家里头也不怎么和睦。
林颜知道这事是因为老家那边来信了,也不知道是找谁写的信,添油加醋一番仿佛林爱芬跟赵程前过不下去了。
之前或许过不下去,但出了这事以后, 林爱芬但凡有点能耐就会拿捏住赵程前,说不定日子比之前还好过些呢。
当然这些都跟林颜没什么关系。
她在忙着观察母牛受孕后的各种症状。
“你这样子, 倒像是个科学家。”
“研究牛羊鸡鸭的科学家吗”
范援朝深以为然,“牛羊鸡鸭也很重要啊, 咱们距离填饱肚子吃饱饭还早着呢, 要是你能让这牛一胎生五六头, 鸡鸭一天下十几二十个蛋, 颜颜那你就是最亮的崽儿。”
林颜“你要了我的命吧。”
她哪有这一胎五六宝的能耐。
不过被这么一说,林颜倒是觉得自己之前太钻牛角尖了。
科学家也不止是研究军工国防大飞机, 能普惠于民同样值得人敬重。
这个年代,人人都是螺丝钉。
“不过你说得对,我努力成为研究牛羊鸡鸭的科学家。”
在林颜的原本计划中,她花费两到年时间让饲养场的发展进入正轨,然后就可以着手其他方面的建设。
然而人生的事情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她在琼岛待了二十年。
从十八岁的年轻姑娘,成为十八岁姑娘的妈妈,二十年的岁月似乎弹指一挥间。
牛羊鸡鸭的繁育是林颜这二十多年来主要研究的课题。
如何提高牛羊鸡鸭的抗热抗病性,则是她这二十多年来一直钻研的方向。
国内的畜牧养殖专家为她的研究了许多帮助,没有人会笑话她。
谁会笑话一个孜孜不倦为共和国事业而奋斗的年轻姑娘呢
她一个年轻又极其漂亮的姑娘家做些什么不好,干嘛非要整天和这些臭烘烘的牲口家禽打交道, 为了提高它们的抗病性四处奔跑。
倒是改革开放国门后,外国的畜牧专家听说在琼岛这种低纬度区域进行畜牧养殖不止一次的说这是开玩笑,放卫星。
直到被那现代化的饲养场所震撼
那是一排十分整齐漂亮的宽敞牛舍,背靠着一大片热带草原。
而这些牛舍里,配备着全天候运作的排气扇制冷机,更让人惊奇的是这里有机械化的打扫工具。
那些原本应该因为近亲繁育而体形基因退化的奶牛,正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哗啦啦的产奶,温驯的像是乖巧的狗。
曾经无情批判的人回国后沉默,面对其他同行那带着嘲弄意味的打听也只是苦笑一声。
打脸这种事情,林颜从来不嫌弃次数少。
尤其是这些目中无人的外国专家。
当然她也不光打脸,倒也和几个为人和善乐于助人的外国专家一直保持联系,彼此之间互通有无,甚至有几次去非洲那边教当地的人饲养奶牛的计划安排。
林颜为众人所知晓是她畜牧专家的身份,毕竟本地奶牛的饲养惠及的绝非是西泉农场一处,更多的是周围的群众。
大幅度的降低本地牛奶市场的价钱,为孩子们补充蛋白营养。
当时父母们还不清楚,然而当这些喝着西泉牛奶的孩子们长大后,才知道有本土牛奶喝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那个在西泉牛奶海报上陪伴着他们长大的阿姨又是多么的可亲可爱。
对于西泉农场,甚至对于整个琼岛的一百多个兵团农场而言,林颜有着另一重身份
一个天才的规划师、管理者。
孤悬海外,这本是琼岛的缺点,但海港的存在又让琼岛有了地理优势
出口业务为琼岛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对港贸易是琼岛发展的第一步,岛上热带水果的加工出口,经济林木的培育发展让整个琼岛积累了最初的资本。
而通过橡胶树木的种植以及乳胶的采集加工,琼岛形成了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并驾齐驱的发展模样。
单单是橡胶产业就带动了诸多的产业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对于琼岛橡胶产业的发展,林颜从来不觉得是自己的功劳,这些功劳属于建国后在琼岛奋斗的指战员、农民、知青和专家,属于工厂里的工人。
而她也不过是其中的一员而已。
林颜离开琼岛前去找了她哥林园。
林园在这里安家落户,79年的时候和留在当地的女知青结了婚,如今孩子也该念高中了。
“要不让笑笑跟着我们一块回去那边已经安排好了住处,琳琳也要去念大学,家里总归能住的开。”
“你跟隋琛聚少离多,好不容易能团聚就别再给自己找麻烦了,非要笑笑当电灯泡才开心回头隋琛又该急了。”
“急什么。”林颜瞪了眼不怎么正经的兄长,“都一把年纪了你也好意思。”
“是是是,我混账了,那就让笑笑跟你一块去首都好了,你可别嫌她烦。”
“怎么会”那孩子也是林颜看着长大的,本来就舍不得琳琳走,跟他们走更开心好不好。
“哥你真不打算跟我们一起走吗”
林园笑了起来,“小罗不开心了大半辈子,我总不能撇下她让她一个人孤单单的吧”
他有时候在想,当初要是他能多注意一些,或许笑笑的妈妈也不会去世。
林颜看着强颜欢笑的兄长,“哥,嫂子也不希望你这么有负担的活着。”
“我知道。”
小罗去世前说,如果遇到合适的就再婚吧,不用为她守着。
就是希望他能照顾好笑笑。
这些年来给他再说亲的也不少,甚至也有合适的,对笑笑好的。
可他为了逃婚离开家中来到琼岛,十岁时才遇到这么一个人,大概老天爷冥冥之中早就安排好,让他再为亡妻守上十年。
“放心好了,我得代替小罗看一眼新世纪,会好好照顾自己的。”
林园拿出自己雕刻的一个小木头人,那是他送给林颜的生日礼物,“倒是你,回去之后要好好照顾自己,可别再累倒了。”
“我知道。”林颜鼻头酸涩,她曾经不止一次的离开琼岛,却不曾回过老家一次。
离开那里后,那就再也不是她的家乡。
娘家这边唯一的亲人也就是林园。
要不是因为这次工作调动,再加上隋琛实在调不过来,林颜真的不想离开这里。
她是个富有拼搏精神的人,但某种意义上却也是随遇而安的懒蛋。
“那回头过年我来接你,咱们回头还要一块过年,隋琛做的椰子鸡不如哥你做的好吃。”
林园揉了揉自家妹子的脑袋,一晃眼林颜都已经四十出头,不再是那个年轻的小姑娘了,可在他眼里,这始终都是他要保护者的人。
“回头喊上小范一家口,咱们一块热热闹闹的过年。”
林颜原本想要静悄悄的离开。
琼岛这边早已经建设好机场,国家航班国内航班从来不少。
只是她带着两个孩子拎着行李箱离开推开房门时,就看到站在外面乌泱泱的人。
隋慕林一贯觉得她妈是个再要强不过的人,天塌下来都能笑嘻嘻的面不改色,可这次却哭成了泪人。
两个贴心的小姑娘安慰着林颜,做鬼脸讲笑话。
看着费尽心思逗自己的两个孩子,林颜揉了揉她们的头,“我没事的。”
“姑姑你别难过,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再说了小范阿姨一直都想要姑姑你去找她呢,回头看到姑姑她一定很开心。”
83年的时候,范援朝的母亲范新英女士病重,在海岛待了十多年的女知青不得不带着丈夫孩子回家,一去十年便再也没有回来。
林颜去首都开会的时候倒是和范援朝见过几次,实际上她们虽然相距千山万水,却又都心照不宣的为事业努力着。
这次林颜要定居首都,最高兴的莫过于范援朝。
哦,隋琛或许比范援朝还要高兴些。
只是他一贯压抑着情绪,倒也不会太明显。
林颜的思路都跑远了许多,大概是航程有点远,她甚至无聊的猜测,来接机的会是谁,大概是范援朝。
隋琛忙得很。
他曾经从事化工方面教学,来到琼岛后当了两年的老师又捡起了老本行,和夏教授一起就橡胶的工业加工做研究,并硕果累累。
八十年代初,隋琛就频频去首都出差,等到八十年代末他被调回去,两人聚少离多,几乎呈两地分居的状态。
好几次林颜去首都开会,隋琛一开始说来接她,结果又是各种忙碌都没顾得上。
这要是换了别人,怕不是要敲碎隋琛的狗头。
哪有这样的。
但工作就是这样啊。
隋琛也有来琼岛看望林颜的时候,不也扑空了好几次吗
好在隋慕林小朋友不曾责怪过他们这对不太合格的父母。
林颜想,这大概得多亏了她爷爷奶奶的照看。
小姑娘的童年生活十分丰富,有博学多才的爷爷奶奶,似乎不要爸妈也没什么关系。
胡思乱想一通,等空姐提示即将降落时,林颜这才反应过来。
原来她睡着了。
取过行李箱,两个小姑娘跟在林颜身边,叽叽喳喳的说着暑假的安排。
“等寒假的时候咱们可以回琼岛啊,去那边过冬好。首都虽然有暖气,但外面好冷的样子,我之前都快被冻得不能思考了。”
林笑笑不及表姐生活丰富,她还没在首都过过冬天,“可是我想看雪,爸爸说冬天的北方可以堆雪人,可以滑冰。”
隋慕林不假思索,“那咱今年在首都过冬,明年再去琼岛过冬。”
林笑笑连连点头,“好。”
两人安排的妥妥当当。
林颜忍俊不禁,“好了,我的姑娘们,咱们该”
“爸爸,妈妈你看是不是爸爸在接咱们”
隋慕林欢快的挥舞着胳膊,得到回应后笑了起来,一把抢过林颜手里的行李箱,“快去快去,你的隋知青来接你了。”
这油嘴滑舌的样儿,大概是跟她学的吧。
林颜轻咳一声,脚步轻快的过去。
岁月还是在他们身上留下了痕迹,眼角的细纹是最好的证明。
林颜看着神色略有些拘谨的人,“隋院士你是来接我的吗”
“有个同事要出差,我送他”
“哦”林颜拖着长长的尾音,盯着那张依旧称得上英俊一看就知道颇有才气的面孔,直到看到他耳垂泛红,“隋院士一把年纪还在撒谎,羞不羞”
她话音刚落,人落入到那熟悉的怀抱中。
七月的首都热得很,却不及他心潮热烈
你回来了,真好。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