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8章 全文完

作品:《清穿三福晋

    康熙对着荣贵妃招招手, 荣贵妃顺从的走了过去,她在床边上坐下伸手给太上皇塞了塞被角。

    “皇上,您好些没有可有什么想用的”

    康熙摇摇头, 他目光空洞的看着床顶,“朕怕是不行了。”

    荣贵妃赶紧说道“皇上别胡说, 不过是偶感风寒, 那么多大风大浪您都过来了, 这又算得了什么”

    “不说那些皇孙们, 就是允祕阿哥,他还那么小, 还得等着您给他选嫡福晋呢。”

    二十五阿哥允祕出生于康熙五十五年,不到六岁还是个孩子。

    人老了总是对幼子偏爱,康熙也不例外, 前有待遇直逼太子的十八阿哥,今有二十四、五这些小阿哥们。

    荣贵妃对这些小阿哥们无感, 她却深知亲阿玛活着与否对他们来说是不一样的。

    康熙想笑,他喜欢的就是荣贵妃这份真,她不像某些妃嫔对不是自己生的孩子有偏见, 会顺手陷害。

    想笑没能笑出来, 康熙忽然剧烈咳嗽几声。

    荣贵妃伸手给他拍拍后背。

    等康熙缓过劲儿来,他忽然说道“朕立你做太上皇后如何”

    他以为荣贵妃会高兴,却见荣贵妃愣住了,随后便是扯着嘴角露出个虚假的笑容。

    荣贵妃垂眸,“好端端的说这个做什么臣妾出身不高, 能得皇上垂青做个贵妃已经很知足了。臣妾可不敢跟前头几位皇后比肩。”

    孝陵竣工后,皇上的前三位皇后就被葬在哪里,不出意外皇上过世也会被葬孝陵。

    就算封了皇后又如何, 与前头三位相比她还是妾。

    活着的时候伺候皇上、对上恭敬小心讨好已经够累的,她可不想死后还不得安生,继续讨好着她们。

    荣贵妃觉得妃陵就很好,以她如今的地位,老三跟新皇的关系,到了妃陵那就是一家独大被人尊着。

    她做什么想不开为了个虚名给自己找不自在

    “皇上您有心情想这些有的没的,不如好好修养。”

    这下康熙是真的看不懂荣贵妃了,入宫的女人最终的目的不都是这个么,怎么他给,荣贵妃还不乐意了

    不过康熙并没有细究,他是真的不好了,脑子一抽一抽的疼。能想着要给荣贵妃皇后位也是因为这些年荣贵妃合了他的心意,老三跟胤礽关系又好。

    既然她不愿意,康熙也不勉强。

    他又看向站在荣贵妃身后的惠妃,道“你也很好,老大被你教育的很好,几个孙子孙女也很好。老八、”康熙久久顿住,长叹一声,又道,“老八那是他自身品行不端。人生就像是一颗小树,树身歪了还有扶正的可能,若是根上就歪了,那是彻底的歪了。”

    他这是想起自己当年封贵妃的时候让人给惠妃说的话,因为那番话,惠妃没少吃苦头。

    当时他不过是一时兴起,想要给老八施压,从未想过要害惠妃。话说出口他才意识到不妥,但他是皇帝,没有出尔反尔的,只能是任由惠妃被嘲笑。

    如今他大限将至,也是时候给惠妃正名了。

    惠妃眼泪刷的掉了下来,她福福身,“多谢皇上认可。”

    大概真的是人之将死,康熙说了很多之前想过但没开口的话,他这番话落在后妃心里着实不好受,包括荣贵妃。

    他想给荣贵妃晋升,荣贵妃没同意,便让人下旨给荣贵妃过世的几个儿子立了个衣冠冢。

    他知道荣贵妃一直留着这几个孩子的东西,每到几个孩子的忌日都会偷偷地让人多准备一双碗筷。

    荣贵妃的儿子都是早夭,这个衣冠冢自然不能立在皇家陵园,他把这事儿交给了诚亲王胤祉去做,又嘱咐弘晟几个后辈,过年过节去上柱香。

    康熙曾想过把老三或者其他儿子生的孙子过几个去死去的儿子名下,后来想想又做罢了。他孙子都不小了,过继过去难免心有怨言。如此又岂会真心对待那几个早夭的孩子

    与其让这些人心不甘情不愿的祭拜,不如让老三的儿子以侄子的身份祭拜。

    到底是老三的亲哥哥,他相信老三会真心对待的。

    之前康熙说的话荣贵妃都无动于衷,这回她真的哭了。荣贵妃跪在地上,“臣妾多谢皇上。”

    哪怕只是个衣冠冢,哪怕不能葬入皇陵,对荣贵妃来说也是莫大的惊喜了。

    孩子早夭,哪怕是在皇家也只有一卷席子草草埋了了事的,因为不吉利。皇上能开此先河,荣贵妃怎能不感激。

    康熙最终还是没有熬过去,庆仁三年九月死在了畅春园。

    先帝过世,庆仁帝按照遗嘱给先皇的妃嫔晋封,荣贵妃被晋位皇贵妃,之后便去了诚亲王府生活。

    一晃又是十年过去,荣皇贵太妃终究抵不过岁月的催促,病倒在床前。

    她拉着胤祉与菀凝的手,笑道“不要难过,人都要走这么一遭的。额娘这辈子能有你们,早就心满意足了。”

    宫里多少女人早早地丧了性命,她能熬到四世同堂可不是幸福的么。虽说宫里还有个宣贵太妃活着,可宣贵太妃一辈子无宠无子,一辈子被困在皇宫哪有她这几年自在。

    菀凝眼眶红红,她哽咽道“额娘有什么心愿吗”

    菀凝有个毛病,别人对她好一点,她会对别人好十分。荣皇贵太妃对她没的说,菀凝想在最后满足对方的愿望。

    荣皇贵太妃看着他们想了想说道“我这辈子活的很好,若说遗憾也有。除了你们那几个哥哥早夭,让我难以释怀。我其实特别想过普通人的生活。”

    哪怕出生平民,哪怕家里一贫如洗,但只要有真正宠爱她的家人,一个专一的男人,就足够了。

    荣皇贵太妃她厌倦了宫里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她只想过个平凡的生活。

    想象着那样美好的生活,荣皇贵太妃闭上了眼睛。

    再睁眼她成了一名婴儿。

    这是个与大清截然不同的时代,她生活的地方比大清百姓还不如,但她很满意。因为这里的男人只能娶一个妻子,且不能殴打妻子,如果被发现有谁敢虐待妻子,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最让她心动的是假如两个人感情不和,可以离婚。

    对的,离婚。

    跟大清只能男子休妻不同,这里女人也可以休了男人。离婚后两人都可以再找,没谁会说三道四,但若是婚姻存续期间谁做了对不起对方的事情,都会被净身出户。

    荣妃对这点很满意。

    除此还有一点让荣妃意外的,就是这里女子可以跟男人一样读书、做官、经商。

    成功的女人比比皆是,没有人会对她们指指点点,说她们不守妇道。对成功的女性,他们只会羡慕。

    荣妃这一世的家生活并不是很富裕,但父母很开明、勤奋,荣妃兄弟姐妹四个,每一个都被送去学堂读书。

    为了供应他们读书,父母省吃俭用,哥哥姐姐们也很懂事,会帮着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学校放假的时候,他们还会想法子赚钱补贴家用。

    荣妃有上辈子的记忆,上辈子平平无奇的刺绣手艺在这里成了大师。她靠着一手刺绣的手艺,把这个贫困的差点供不起四个孩子读书的家庭给生生拉了回来。

    因着荣妃,家里条件慢慢变好。

    但无论是姐姐还是哥哥弟弟,包括父母没人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很感激这个女儿的付出,因此荣妃在这个家也最得宠。

    不知不觉,她在这个世界生活了将近三十年。

    三十,在大清成婚早的已经当了祖母,但在这里,大好的年华才刚刚开始。

    荣妃父母、兄姐疼爱,对她的婚事很上心,此时也开始着急起来。

    荣妃喜欢现在的家庭,她不想父母、兄姐太操心,每次他们说谁谁不错的时候,她就会同意去相亲。

    相了两年,终于让她找到个合眼缘的。

    男子是她哥哥的同学,自身很优秀,他家在县城有房,自己还有一辆开了两年的车。

    这个条件放在大城市肯定不行,在他们那一片算得上是优质股。最主要的男子父母通情达理。

    荣妃的父母不识字,他们不但没有看不起,还相当尊重对方。

    他们觉得一个大字不识只靠种地不但把四个孩子供成大学生,人品还很好的人是值得被尊重的。

    他们见过太多以不识字为荣,也见过太多把儿女宠的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这种人就算女儿是天仙也不能结为亲家,荣家这样的就很好。跟这样的人家结亲,他们觉得不会成为儿子的累赘。

    相反,荣家孩子多,将来说不准还会成为助力。

    男方对荣妃很满意,是巴不得立刻把婚事定下。

    荣妃呢

    上一世苦苦熬了大半辈子,最后虽然爬上了荣皇贵太妃的位子,但荣妃并不羡慕那样的生活。

    荣妃觉得这个男人挺好,自身有能力不用她养,父母通情达理,他本身长的也算不错。

    这样的男人正是她上辈子所求的。

    至于说,爱不爱

    不是还有个词叫日久生情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