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7章 第八十七章

作品:《升官发财在宋朝

    送走赴任的几人后, 院落一下变得空荡荡的,让习惯了人声的陆辞难免感到几分寥落。

    怎么友人已然领任出发了,而他的差遣, 却至今都还没下来呢

    若认为他年纪太轻, 有意让他守选,游学太学,那最初根本就不会多此一举地授予阶官了。

    陆辞越是琢磨, 就越觉得此事颇为古怪。

    他斟酌之下,决定再耐心等上两个月。

    到时候若还是没有任命, 就再去吏部问问情况吧。

    眼前的当务之急, 还是先攒些钱来。

    身为三元及第的新科状元的陆辞,在繁华似锦的汴京逗留的这几个月里,既雇了不少下仆, 又游山玩水,四处海吃海喝, 加上一笔笔谢恩银地交出去, 送友人赴任时还购置了良马相赠这一项项地只进不出, 花钱如流水地下去,原来称得上丰厚的余财, 终于不多了。

    李夫子来探望他时, 倒是顺道带来了他留在密州的一些生意的分红,以及陆母所经营铺席时攒下的积蓄, 叫他手头重归宽裕。

    但一想到要在京中长期定居, 除却衣食住行外, 还有去外享用美食、雇用下人等固定花费

    仅是粗略一算,便唤起陆辞久违的危机感来了。

    毕竟当官的俸禄,怕是三年五载里都指望不上的了从八品的月俸才二十贯不到,因他目前并无差遣在身,连这点钱都领不了。

    而进项远在密州,多寡不定,且一有紧急事态,便解不了近渴。

    况且一昧吃老本的话,总有坐吃山空的风险两地的消费水平不同大有不同,即便他只想维持目前的生活品质,而不更进一步,长久下去,也早晚会供不动的。

    刚来宋朝时,也跟陆母过了一段穷日子的陆辞,当机立断地决定,与其节流,不如开源。

    横竖差遣还没下来,刚好趁这段时间,设法在汴京里也折腾些进项。

    越是繁华的城市,就越是遍地商机。

    虽然人生地不熟,但陆辞也不曾发愁,自己会寻不到生财之机。

    在他眼里,唯一称得上阻碍的,还是这三元头衔目前在京中的热度还没过去,但凡出个门都要惹来不少人围观。

    这么一来,寻常的小生意,怕是做不了的。

    不过诸如指导其他人造皂团子、还费心思安排人卖皂团子的活,陆辞也真不打算做了。

    不但施行起来费事,技术含量较低,利润相对微薄,传出去还不甚体面。

    倘若以后被御史台翻出来说事,弹劾一个与民争利,那可麻烦不小。

    陆辞一边思索着,一边进了屋,漫不经心地翻动了几下被下仆精心整理摆放过的那些书册后,忽地眼前一亮。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何必专程东奔西跑,劳心劳力,眼前这不就有现成的摆着么

    士人不论是教书卖书,皆被视为遵守儒者本业,最为体面的谋生手段。

    也不愁没有市场托朝廷重文抑武,取士不问出身,又极大地放宽了参考条件的福,士人可是个相当庞大的群体。

    况且学子念书,往好听里说是求知向学,修身齐家,而直白一些,就是为筹备科考,期盼登科入士。

    陆辞越想越觉可行。

    他在这几年准备科举时,就常常意外于辅助书目的缺乏和零散,最后为了学时方便一些 ,不得不自己收集资料,整理出一堆来,一同装订成册。

    在梳理资料时,陆辞不知不觉间,就将内容烂熟于心了。

    而相比起只能反复读着应考时必背的经典,独自练习诗赋和时文的其他士人,在陆辞身边的几位友人,更是或多或少地受了益处。

    易庶在应举前与陆辞私下里交往不多,钟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撇开这两人不论,单观受他影响最深的柳七和朱说的表现,可见效果不错。

    当然不能全归功于他整理的那几本辅导书,但从柳朱二人具对此赞不绝口的表现看来,作用肯定还是有那么一些的。

    放在士人云集的汴京城里,还会有什么比素来匮乏的参考书更易畅销,又能有谁的场屋声名,会比连中三元的他更为显赫

    他先前视作累赘的名气,倒成了结结实实的活广告了。

    陆辞定好主意后,就迅速行动了起来。

    他在自己所编撰的那堆书册里,按照程度深浅和讲题类型粗略进行了分类,然后择出几本来,就往汴京城里数一数二的集贤堂书坊去了。

    陆辞一踏入客人济济的书坊大门,立刻就被伙计和大多数客人们眼尖地认了出来,大吃一惊的同时,又忍不住盯着他看。

    伙计最先回神,小跑着迎了上来,小心翼翼地问道“请问陆将作监丞需要些什么”

    陆辞对旁人的注视只作无睹,温声询道“可否与你家老板借一步说话”

    若换作旁人,伙计还得犹豫一二,但这来人可是近来名声大噪的陆辞啊

    他立马就应了下来,将陆辞领到雅室等着后,就一路小跑上楼,告知老板了。

    果不其然,他的自作主张,非但没惹来责难,甚至得了几句表扬。

    大腹便便的袁老板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了下楼,直奔入了雅室。

    他这百年不得一见的健步如飞,直看得所有人一愣一愣,半晌还没回神。

    对上笑容满面的袁老板,陆辞也微扬唇角。

    两人客套几句后,陆辞便不再浪费时间,开门见山道“我筹备科考时,以数载辛勤,所费浩瀚,编有参考辅助书数本。不知袁官人可有兴趣”

    “承蒙陆将作监丞看得起,又如何会没有”袁老板不假思索地应道“至于具体价格的话,只求容我一观。”

    陆辞大大方方地将书皆放在桌上,任他翻看。

    袁老板也曾数游场屋,无奈屡不得志,才继承父业,将书房开了起来。

    不料他念书平平,与经商上却颇有天赋和运道,十几年下来,竟是无比红火,加上娶妻生子,也就没了遗憾了。

    他起初只打算随意翻上几页,只要内容不算太离谱,他都愿拿下,只价格上稍微压上一压。

    哪怕只冲着与这位注定前途无量的郎君建起几分交情,也绝不算亏了。

    且陆辞三元及第的名字摆在这,贡举又刚刚结束,热度尚未消退,赴考士人们也大多还在京中逗留,加上他家书坊还甚有名气

    多管齐下,根本不愁销路不好。

    但在仔细读完几页后,袁老板面上神色就倏然一变,翻页的速度,也一下慢了许多。

    以他好歹也考过几次解试,外加经营书铺多年的鉴赏水平,当然看得出这本将策论分析得淋漓尽致的参考书的价值有多高,又有多难得。

    见袁老板沉浸其中,陆辞也不催他,随手在书架上取了本小话本来翻看,悠闲地品着茗,权当打发时间了。

    等袁老板囫囵吞枣地读完最顶上的那本策论细解上时,竟已过去一整个时辰了。

    “”袁老板直直地看向陆辞,好似看着一樽在发光的黄金佛像般狂热“还请将作监丞一定将刻印卖予我家”

    陆辞笑眯眯道“好说。”

    二人就这六册书的版印和具体分红,讨价还价了好一会儿,最后袁老板忍痛让了一成,就以每卖出一本的利润里,陆辞六他四的结果,拍板定下了。

    袁老板唯恐夜长梦多,立马把这六本书册收入上锁的屉笼中,然后火速着人请来他家书房专用的牙人,立下契约。

    这么一来,陆辞不能再随意转卖刻印权于别家书店去,而得让集贤堂独家刻板售卖。

    在谈成这笔生意后,袁老板心情大好,还特意带着陆辞进到他们印书的作坊中,让作匠拿出他最引以为豪、店里最上等的纸张和刊印用的雕版,让陆辞过目。

    饶是此时刻印很是繁荣,但大多书坊还是就地取材,多用质量参差不齐的桑树皮、楮树皮、竹子造纸。

    其中工艺稍劣的,纸张背面还能清晰看到未捣碎的树皮或竹筋黏附。

    相比之下,汴京里名气颇大的集贤堂所用的纸张,用的一律是最上等的桑树皮不说,纸浆捣得极其细腻,抚摸上去十分光滑,色泽亦很是明亮。

    在袁老板紧接着又对店里采用的新装书法蝴蝶装大吹特吹时,陆辞却定定地看着一整块的笨重雕版,愕然“你们怎么还用着雕版刊印”

    既节省用料,用起来也更为方便的活字印刷术,难道还未面世么

    袁老板以为陆辞嫌这雕版模子所用的木料不佳,忙道“将作监丞许是有所不知,这已是市面上最好的板料了。”

    根本记不得活字印刷是具体哪年被发明出来的陆辞,闻言回过神来,微微一笑,风度翩翩道“袁官人,我们还是再来谈一笔生意吧。”

    等陆辞真正离开集贤堂,已经又过了一个时辰。

    相比来时,他手里少了六本书册,怀里却多了几张交子。

    立是立了两份契约,但头一份契约里所定的书款,还得等第一批活字雕印被制出,成品被拿去市面发售的那个月底,才会进行分红。

    他怀里此时揣的这一千贯,则是将活字印刷法和改良蝴蝶装为包背装的技术,一同给袁老板时,所得到的买断钱。

    一旦广泛应用起这项技术,集贤堂每年能省下的多余耗费,又何止一千贯

    之所以只给这么多,是因为双方都心知肚明于一点即使陆辞守约,袁老板自己也尽力保守秘密,但活字印刷还是迟早将走漏出去,被世人广泛运用。

    届时集贤堂的优势,也就一并消失了。

    袁老板虽遗憾,但也知这是大势所趋;而陆辞更无敝帚自珍的想法,只觉颇合心意。

    知识果然就是财富啊。

    陆辞不禁感叹。

    就在身怀巨款的陆辞,准备物色一处房产,真正在汴梁安家落户时,就猝不及防地应来了一道姗姗来迟的差遣诏书。

    诏言“以将作监丞陆辞为集贤校理,参预图书编纂、勘阅,于五月二十八日上任。”

    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