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9章 结束

作品:《嫁给未来皇帝后我咸鱼了

    只要皇帝愿意配合, 赶端王出京这事就变得十分容易。

    萧攸觉得,当年太子逼反大皇子的法子就很不错。

    这会儿只要如法炮制就好。

    很快,乾清宫就传出来, 皇帝的病越发不好的消息。

    太后一听就着急了, 她在太医院中也是有人的,皇帝的身子究竟如何她心中也有数。

    听到这个消息后,太后立时就有些慌了。

    经承恩公提醒,太后想起, 自己当初捧皇帝上位之时,曾经从司马将军手中偷取虎符复刻了一个,以备不测。

    她扶持皇帝上位时还算顺利, 所以在当时并没有用上,这会儿没准能用。

    万一皇帝真有个什么不好, 只要虎符在手, 端王也在身边,到时候可以压制住太子萧攸, 占得主动权。

    因为有了这个想法之后, 太后越发密切地关注着东宫那边的情况, 意外发现萧攸最近开始和兵部及大营那边联系越来越频繁,似乎也在为最后的争夺做万全的准备。

    宫城的气氛越发紧张了起来,萧攸一连几天吃住都在军营,即便偶尔回来也是一身戎装。

    这天回宫较早早, 但也在议政殿待到将近子时才回来。

    等他换好衣服走进寝殿时, 发现陆想容正倚在床头看书, 并未入睡。

    萧攸走上前来,对着陆想容问道“怎么这会儿还不睡”

    陆想容将书放在一册,起身道“有些睡不着, 索性等等看,你会不会回来。”

    萧攸轻轻亲了亲她的额头“是我不好,让你为我担心了。”

    “别这么说,如今你身在储位,也有很多事情由不得自己。”陆想容顿了顿,又问道“你们打算何时动手”

    萧攸道“父皇说最近身体不好,想让我带人明天去泰山祭天。”

    那就是明天动手了

    陆想容心中一凛“你一定要当心。”

    “放心,不会有事的。”萧攸道,“宜春园如今风光正好,明儿一早,我派人送你和孩子们一起过去。”

    宜春园里他都安排好了,里里外外都换上了他自己的人,还有火器营的侍卫,一定会确保陆想容和孩子万无一失。

    陆想容也知道他怕将自己和孩子们置于险境,才会提前安排好了这一切。

    端王等人的目标是京中的皇城,绝不会分心去管京外的宜春园。

    她当即应了下来“好,我等你回来。”

    眼看着就要到了新年,都说年关难过,今年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年。

    宜春园每个季节都有别样的景致,只是陆想容这会儿已经没了游玩的心思,只是日日等着萧攸那边报平安的书信。

    六皇子也跟着萧攸去了泰安,留下了六皇子妃周颖来园子陪着陆想容。

    又过了两日,成阳公主也来了,道是驸马也跟着太子去泰山祭天,就在随行大臣之列,所以过来找四嫂说话。

    看两人都有些心忧的样子,成阳公主劝道“两位嫂嫂不必担忧,如今父皇和四哥一条心,对付那些宵小之徒,必当胜券在握。东宫和乾清宫都站在一处了,这朝中还有什么事是办不成的”

    陆想容和周颖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是啊,皇帝和太子站在一边,那么这天下的一切事情自然是会向着他们倾斜的,大臣们自然知道该站在哪里,这么一看还当真是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她们也实在有些关心则乱了。

    假虎符终归抵不过真虎符,就像太后和端王加起来也比不过皇帝和太子一样。

    等到了新年之前,一切都安定下来,除夕那天清早,东宫的仪仗停在宜春园外,接太子妃和小太孙回宫过年。

    陆想容坐上车子,萧攸已经在里面等着她。

    衡哥儿本来想跟母亲一起坐车的,爬上来见到了车子里的父亲,此时正握着母妃的手。

    他没有多待,而是选择地默默下了车,去后面车子找到妹妹坐在了一处。

    陆想容看着衡哥儿的背影,忍不住笑了起来,对萧攸道“你近来对他是不是严厉了些我怎么觉得衡儿有些怕你。”

    要不怎么看到他就下车去了

    萧攸想了想,道“可能他聪明,比较识趣儿。”

    陆想容笑了起来,问道“事情进展如何”

    萧攸道“一切顺利。不过父皇改变了主意,原本是想让端王叔离京的,这会儿觉得让他去金陵享福太便宜他了,想着太后如今病重,又舍不得小儿子,故而把他留在京中,年后就同太后一起搬去绘春园,替他多尽尽孝,也让她老人家高兴。”

    陆想容愣了一下。

    虽然同是园子,但宜春园和绘春园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宜春园是京城最精致最有观赏性的园子,说是朝中第一园也不过分,而绘春园位置荒凉,年久失修,占地也只有宜春园的十中之一,只有几座宫殿勉强可以住人。

    这会儿皇帝把他们拘在绘春园中,也算是一种变相软禁了。

    萧攸利用太后对自己的恐惧和对权利的渴望,一步步地将端王和太后逼向了绝路。

    这事情自然还没有完,萧攸想要的,并不是只让皇帝和太后反目这样简单。

    绘春园,咸福殿。

    太后躺到三更天过后依然睡不着,看着上头空洞洞的房顶,越发觉得压得喘不过气来,支起身子叫人掌灯。

    赵姑姑点了灯过来。

    太后皱眉道“跟你们说了多少次了,这边不比宫里,里里外外都暗得紧,多点几盏灯才是正经。”

    赵姑姑道“如今您和端王都住在园子里,而端王是戴罪之身,园子里只有您的份例,没有他的份例,但您也一早说了,什么都不能短了端王的,他那边用的烛火多了,所以咱们这边的灯火就少了一些。”

    “哪里就到这地步了”太后听了这话越发不悦起来,她阴测测地看了薛姑姑一眼,冷冷道,“怎么今晚过来得人是你薛姑姑呢”

    赵姑姑道“还没来得及跟您禀报,薛姑姑被慎刑司带走了。”

    “放肆”太后大怒道,“怎么连声招呼都不打,就带走了哀家身边的人这又是何道理”

    赵姑姑道,“太子殿下说了,您如今身子也不好,尽量不要打搅到您,薛姑姑被带走的时候,您正在用膳,奴婢就做主没叫人通报您。”

    “佟喜呢”太后问道,“叫他过来见我。”

    赵姑姑道“佟公公也被带走了,太子殿下说,端王的事情还没有查清,那些奴才不能规劝太后向善,反而纵您跟着端王胡闹,所以都被拉去慎刑司问话了。太子殿下的意思,想来也是皇上的意思。内廷司明儿会换几个新人来伺候,太后身边不会没人使唤的,您放心吧。”

    太后这才发现,自己惯用的几个大宫女都不在了,只留了赵姑姑一个安然无恙。

    她拿颤抖的指尖指着赵姑姑“你你竟然是老四的人”

    赵姑姑只是笑了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道“奴婢伺候太后安歇吧。”

    太后大叫着起身,要让人把赵姑姑撵出去。

    外头的几个太监闻声走了进来。

    这几个都是绘春园里守园子的宫人,太后并不认得,为首那人对太后道“赵姑姑是陛下和太子殿下钦点的管事宫女,必然会照顾好太后的起居,咱们几个都听赵姑姑的,太后不必担忧,安生休养便是。”

    太后只觉得手脚冰凉。她在此时此刻才真正的意识到,即便如今萧攸还没有登上地位,自己就已经不成了,就连身边的宫女都由不得自己做主了。

    兵败如山倒,想来就是这个道理。

    她做过的那些事情,薛姑姑都参与过,她原来宫里的佟喜等人也多少知道。

    而这些人已经进了慎刑司

    想到这里,太后绝望地闭起了眼睛。

    她日后的处境,恐怕只会更难。

    薛姑姑在太后身边养尊处优多年,终究没有扛过慎刑司的刑罚。

    薛姑姑招供不久后,佟喜也熬不住了,将自己知道的一切都交代了出来。

    解决掉端王的事情后,皇帝没了心事,身子骨逐渐硬朗了一些,胃口也好了不少,承恩公日日请见未果,后来便写了长长的请安折子,带皇帝回忆了许多他年幼时和登基前后发生的事情。

    皇帝冷静下来后,渐渐被承恩公带偏,觉得母后和承恩公府终究对自己有恩,想让端王登位也不过就是一时糊涂,不是什么可以饶恕的大错,甚至起了想迎太后回宫的念头。

    可没成想,到了第二日,萧攸拿着薛姑姑等人的供词来了乾清宫,请皇帝给母亲一个公道。

    皇帝脑子“嗡”地响了一下,结果供词后发现当中写到,当年皇帝在孝期临幸的女子并不止李氏一个,还有其他女子也曾有过身孕,只不过其他都被太后派人打掉后封口了,只有萧攸一个留了下来。

    而庄敏皇后李氏,就是被太后所毒杀的,这点毋庸置疑。

    除此之外,太后和通宝银号的关系,太后和大皇子、废太子的往来、收买笼络官员,传递宫廷其他干政乱政的事情,也都在其中交待了个明白。

    萧攸对着皇帝请求公布当年之事,给母亲讨还一个公道。

    皇帝猛地一拍桌子“朕不允许你若真相给你母亲一个公道,那就等朕百年之后再给她讨还便是,为什么一定要这会儿跟朕过不去”

    这会儿公布太后当年对庄敏皇后和其他嫔妃做得事情,就是在打脸他这个皇帝和整个皇室,让大家看尽他和皇室的笑话。

    萧攸坚持道“儿臣只想早些将母后受到的委屈公之于众,以慰她的在天之灵,还望父皇成全。”

    皇帝冷笑道“很好。”

    这就是他力排众议选出的太子。

    觉得太后当年说得那话是对的,绝非善类。

    皇帝怒火攻心,彻夜未眠,等到了第二日,许久不上早朝的他坚持着上朝,提出了要废太子的想法,结果大殿之上竟无一人响应。

    如今朝臣们也都知道,皇帝已经是强弩之末,作不动了,而太子则是冉冉升起的明日之君,朝中大半已归入他的麾下,地位再无动摇的可能。

    皇帝原是下旨,今日太子不必过来早朝,可在早朝即将结束之时,萧攸还是出现了。

    皇帝见到他的第一眼不是愤怒,而是惊惧。

    看到阶下站着的萧攸和他身后的群臣,皇帝内心深处生出了深深的无能为力的感觉。

    早朝过后,群臣散去,皇帝走下台阶,在空旷的大殿当中同萧攸道“你可是朕一手提拔起来的太子,不能这样随意地对朕下手”

    “当然。”萧攸道,“我不会成为像大哥和二哥那样的人,您还是皇帝,我只想要一个公道。”

    虽然他心中并不十分认这个父亲,但弑君弑父和谋逆的罪名,他并没想要背在身上。

    如今他在朝中已经有了绝对的可压倒性的优势,没有必要把自己置于这样的境地当中。

    他如今不是只身一人,他还有妻子和孩子,他要为衡哥儿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让陆想容安安稳稳地坐上皇后之位,不需要在这会儿过于心急。

    这是说他不会对自己动手了么皇帝终于找到了一丝安慰。

    “你不能直言朕和太后的过失,都是底下人的错,太后不过是受了承恩公府的蒙蔽,朕也一样”

    皇帝最终还是妥协下来,艰难地应了。

    太后彻底失势,承恩公府整日惴惴,惶恐不安。

    萧攸依着皇帝的意思拟好了诏书,将当年母亲和当年被太后压迫的诸多嫔妃的委屈公之于众,并在诏书后面掩耳盗铃似地点明,这一切都是承恩公府和太后身边宫女、内侍所招认的罪行,并没有写出这些和太后及慈宁宫背后的关联。

    虽然诏书当中用词很是巧妙,但大家透过诏书也知道,当年的庄敏皇后和皇帝之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庄敏皇后为什么受了这么多年的委屈,为什么最后又去得不明不白。

    至于皇帝为什么会在孝期有过多个未曾诞下的孩子,萧攸并未明说,但诏书当中也用了大量隐晦的语言指证了皇帝的无德。

    母亲所有悲剧的根源都是源于这样一个道貌岸然、不负责任的男人,萧攸从没想过要让他置身事外,舒舒服服地坐在帝位上过一辈子。

    承恩公府彻底倒台,虽然诏书上并没有直言太后有罪,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承恩公府都是为了太后动手和出头,宫女和内侍也都是受了太后吩咐。

    事情结束后,萧攸又带着陆想容去给母亲上了一炷香。

    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

    紧接着,宫外传来了三皇子的死讯,很快,绘春园也有人回话,太后也不成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