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圈地为王
作品:《代嫁宠妃(重生)》 第一百四十八章
顾青城匆忙来了, 又匆忙走了。
锦盒还开着,徐椀怔怔看着这件喜服, 伸手抚过, 那日看见时候,就特别喜欢,上面的金丝线都是双面的, 凤凰展翅,当真和她想的一样美。虽然是折住了,但是能看见上面精美的图案一角,领口处的巧妙盘扣, 伸手拿出来, 这喜服可不是一般的重, 叫了洪珠和洪福一起抖了开来, 这才看见上衫衣摆处, 点点都是小珍珠。
裙褶下,压着一双红鞋,头顶的凤冠下, 还有锁着红石的盖头。
说不清是什么样的感觉, 伸手拿起来,鼻尖竟是发酸,泪意就涌现了出来。
才一打开, 一封书信从中掉落了下来, 盖头和喜服都放了一起, 让洪珠和洪福再重新放好, 这就走了窗边,打开书信,里面寥寥几句话,潦草得很。
他从小读书,写字本来不这样的。
她见过许多时候,他也有安静时候,拿着一卷书,下笔时字迹清秀。
低头看着,伸手捂住了口鼻,才没有发出声音,也没有掉下眼泪来,霍征在上面只写了两句话,旧事已成新事遂,哪个敢说短命鬼?出海走商去也,赠卿喜乐,愿一生安好。
只字不提喜服,这分明是送了她嫁衣,愿她一生安好,他却是远走出海了。
虽然是今生不同于前世,但看着这身喜服,怎不难过。将书信塞了怀里,转身就往出跑,到了外面,顾青城早就没有了影踪,让洪运赶了车出来,上车,先奔了霍家去。
几日不来,霍家大门紧闭,咣咣地敲了,只有两个看护家院的小厮还在。
说是夫人让人送回青城了,问起霍征,只说许是在铺子里,家里不回了,就让人看着。
急忙又赶到最近的铺子里,当然也是不在。
无论如何他也不可能一走了之,问了也是才知道,铺子里的掌事都安排好了,问了又问才有人说是从南城门走,这会儿应该是出城了。
洪运又赶车往南边来,徐椀心急如焚,掀开窗帘往外看着。
街上行人人来人往,往事历历在目,她甚至还记得第一次见他时候,他那副混账模样,他怎么能这样走,让她心底如何能安。
到了南城门,赶紧下车。
郡王府的车也在,顾青城才回身,她就到了他的面前“霍征呢?追上他了吗?”
他轻轻颔首,也是叹息“他自来傲骨,也留不住。”
徐椀望向城外,城外的官道上面,连个人影都没有。
她急了,一把抓住他的手腕“他说什么了,他要干什么去,出什么海,他这是想要干什么啊,我都去了他府上了,他娘都让人送回青城了!”
他垂着眼帘,反手握了握她手“他想逆天改命,他说他会活着好好的回来,海上海盗盛行,他要开辟出一条新的商路,成者加官进爵,败者则葬身大海。”
徐椀胸腔当中闷着的这口气,梗在嗓子眼当中,一下失声“为什么,为什么啊!”
顾青城见她神色,放开她手,扶了她两肩往回走“没事,我已经让高等派了人紧跟着,你且宽宽心,他已有防备,不会有事的。”
她脚下生了根一样,动弹不得“我就是不明白,他为什么一定要去险地,我希望他成家立业,希望他娶妻生子,我以为他想开了,为什么还要这样倔强,但凡有点闪失,可让别人怎么活呢……”
他二人是一样的愧疚,顾青城叹了口气,放开了她,才牵起她的手,高等匆匆赶了来,他之前才安排了人跟着霍征,迟来一步,到了主子跟前,急忙附耳。
只几句话,顾青城脸色顿变。
他拍了徐椀胳臂一下,见她回神了,下颌才往她家车上点了点“回去罢!”
说着转身要走,徐椀见她这般模样,一把拉住他的手腕“你哪里去?”
高等额角上都见了汗意,定是出了大事了,她心如捣鼓,莫名地气虚起来,焦虑令人心浮气躁,四目相对时,顾青城一步上前,拥住了她。
大庭广众之下,他一低头,薄唇轻轻在她额头上面沾了一下,随后立即放开了她“回府里去,别出来乱走,我也没事。”
眸色微动,千言万语都在不言中。
徐椀点头,赶紧回了车上,让洪运赶车回家。
徐婼的死,让徐家消沉了些许日子,一直也没缓和起来,徐瑾瑜已被革职在府,日日就是读书吃酒,陈姨娘和徐婳偶尔出来走动,也日渐消瘦。
徐椀回了家中,赵澜之和徐回也已经从卫家赶了回来,一家人坐了一起,说起霍征,她爹娘竟是知道,说是前一日那小子来找他吃酒了。
京中事,都托付了徐回。
酒醉时候,他还直管赵澜之叫爹,二人喝到了大天亮,徐椀竟是不知,当真唏嘘。
她一直站在娘亲身后,恹恹地。
这时候说什么都晚了,她只能暗暗期盼着,他能平安回来,不然余生得多愧疚。
才说了一会话,前院来人了,赵澜之朝中有事急忙走了。
徐回给女儿拉到了面前来,扬着脸看她“哟,怎么哭了?”
其实她从小不爱哭的,徐椀也是伸手抹了把脸,才惊觉自己落泪,赶紧擦了,一抬眸眼睛红红的“娘,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他怎么能这么傻,怎么能这么傻呢,上辈子就早早死了,我甚至都没见过他,为什么这辈子让人牵肠挂肚的,他就好好的娶一房媳妇,生几个孩子,好好的,不好吗?”
提及霍征,心里全是愧疚,这就把顾青城给她讲的关于霍征的事说了一遍。
上辈子时候,赵澜之亡于谷中,这个像极了的他的少年,徐回是很喜欢他的,一直对他说,要把女儿许配给他云云,然而今生赵澜之还好好活着,徐回再见霍征,却再无了爱屋及乌的心。
相反,她更中意顾青城。
万事都是因果相连,这也是世人所掌控不了的。
听闻其中还有这样的事情,徐回也是唏嘘。
其实她并不讨厌霍征,只是为人母,下意识想给女儿最好的而已。
伸脚将旁边的椅子勾了过来,她推了徐椀坐下,又捡了她两手都握住了“这就是人常说的执著心,就像你爹一样,从前我不知归处,总也不能理解他,他也做了太多傻事。这也是我不能回头的原因之一,情之一字,难得一心一意,可什么叫一心一意,难得的是有始有终,随着自己的心意走,就好了。你有愧疚之心,也别想太多,说不定他真是很快回来,到时候封官加爵,他人生得意,不也是很好?”
徐椀轻轻点头,向前靠了娘亲的身上“但愿他平平安安,不然我还怎么嫁,顾青城还怎么娶,只怕我俩心里都要愧疚一辈子的。”
徐回轻抚着她的发辫“是啊,一定要平安呢。”
母女两个依偎在了一起,也多少安抚了徐椀的心,从前堂回来,洪珠和洪福还问了她,锦盒要放在哪里,怎么办才是。
徐椀让她们抬着放了柜子里锁上了,又摸出了霍征留下的那封书信。
字迹潦草,不知他写这个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
时候不早了,她将书信也收了起来。
夕阳西下,躺了自己榻上,一会惦记着霍征平安,一会又记挂起卫衡府上那母女,一会儿又想着自己的婚事,还有半月之余……翻来覆去地牵挂着,也是心绪不宁。
夜幕降临,京中看似平静的表皮之下,终于涌动起了浪潮。
赵澜之一夜未归,之后接连三日,朝中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新帝自立自罪书,例数罪状自行遁入空门。第一条第一件,就是与先帝妃子苟且,有辱先祖圣明。之后的条条件件,也无人关心,因为王家自保不暇,太皇太后病重不治,新后新妃常守祖陵前,其余后宫女子一概遣散出宫。
国不可一日无君,暂由李昇代理朝政,大赦天下。
于百姓而言,并无分别。
京中的百姓们议论了几日,也就过去了,连个水花都没有,日子平静得不能再平静了,赵澜之受命镇守边关,奉命出京,朝中旧臣个个提心吊胆,从此兴商兴书,也是天下太平。
赵澜之离京之后,徐家闭门不出,谢绝见客。
徐椀也一直没有出门,她还在等,在等顾青城的消息。
还记得他从前说过,要回青城,如今她爹去了西边关,她娘留守京中,霍征出海去了南边,身边的人都统统离开了京中,她又该何去何从,直到临了了,才觉不舍。
果然,第五日,等来了郡王府的消息。
追封长公主为永和公主,并以帝王的规格为其改葬,号墓为陵,赐顾家青城封地,外扩六十里,奉旨圈地为王,改郡王为青陵王,不予回京。
百姓们也都津津乐道,长公主从前下嫁青城时,因为先帝不喜,夺了她公主封号,如今追封永和公主,她地下有知,也能欣慰了。
这又出了个青陵君,圈地为王,顾家祖坟可是冒烟了。
这日徐椀乘车走过街边,也能听人谈论起这些,可见已经广而告之,她一直没有等来顾青城的只言片语,便就只是等。洪运在前赶车,也是问她“小姐,咱们去哪?”
她掀着窗帘,声音也是好轻快“去卫府。”出错了,请刷新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