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为母则强
作品:《六零之重生老娘有点强》 “好热,好难受……”李念卿努力睁开眼皮,只来得及扫了一眼破旧的家具,就带着疑惑陷入昏迷。
模糊间,她耳边传来争吵声。
“爹,五丫烧得不行了,必须请公社卫生所医生过来看看!”
“大嫂,这话你跟爹说干啥?腿长在你身上,你爱去哪去哪,没人拦你。”
“请医生过来要钱,爹,你看……”
“大嫂,这饥荒年月粮食都不够吃,哪得钱看病?爹,你说是吧?”
“就是呀,爹,大哥家五个闺女,连个传宗接代的都没有,这就算少一个,还能多一口粮食呢!”
“刘桂花,你嘴咋这么毒,五丫好歹是你侄女,你——”
“都给我住嘴!”
苍老男声掷地有声道:“老二家的,老三家的,你们记住,只要是我们老李家的人,甭管谁,就算剩下一口气,我们也救!”
“红莲替五丫给爹磕头了,爹,您放心,我叫五丫以后一定最孝顺爹……”
……
……
李念卿昏迷间,感觉有人给她灌东西。
终于那物苦得她一阵遍体颤栗,让她情不自禁睁开了眼,待看见眼前忙着给她擦身人的脸后,李念卿眼眶又扩大了些。
太不可思议了,这不是她妈妈吗?
可是,她10岁时父母出车祸都不在了呀?
李念卿赶忙闭眼,睁眼,来回几次,不行人还在。正要狠心掐自己一把,不对,这手怎么这么短?这双瘦小的手绝对不超过3岁!
李念卿终于回过神来,自己这是穿越了呀!
看看这不到20平的土屋,黄泥土墙裂了缝,一张木桌子还瘸了条腿,上面摆着个老粗瓷茶壶,墙角一个掉漆严重的破木箱子,上面几件洗得发白的土布衣服和针线箩子,两尺高的土坯床上铺着厚厚的干草和蒲席……
这还穿越到了一个物资贫乏的年代呀!
李念卿有些郁闷,虽然她现实中已是孤儿一个,可是早逝的父母给她留下了足够无忧无虑潇洒一生的遗产,除了未成年时寄养在看不上她这点遗产的叔叔家中有些不痛快外,再没有其他烦恼了。
难道是那件事让她穿越的?
李念卿习惯睡前打打游戏,昨晚,她运气好到爆,竟然中途抽到一个“超级无敌幸运神秘大礼包”,她激动万分,这可是系统里能随机抽到的最最神秘、最具价值的奖品了。
她紧张又兴奋地打开礼包,结果,只来得及看了一眼那个叫“万能复卡”的东西,宿舍就突然停电,紧接着窗外突兀地一声又一声惊雷,她就晕过去了……
因为,李念卿从小父母经常出差,尽管家里有请保姆,但人家也只负责打扫、做饭、接送孩子,不包括哄孩子、教养孩子,所以幼小的她只能自己一个人在电闪雷鸣的夜里,躲在被子中偷偷啜泣。
长大后,李念卿怕打雷的毛病也升级成——只要突然听到雷声,她就会厥过去……
“五丫,你醒啦?告诉娘,好点没?”眼前人好似几夜没睡,眼下青青,声音沙哑。
“妈?”李念卿竭力发出一个音。
“哎,乖孩子,不烫了。”孙红莲摸摸李念卿的脑门,摸摸自己的,说:“难受就睡吧,孩子。”
又冲着门口大叫:“大丫,二丫,领着妹妹们给我滚进来!”
话毕,两扇木门中间走进一串小萝卜头,个个面黄肌瘦,头发稀黄。打头的两个七八岁的女娃垂着脑袋,后面的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倒是如乳燕般扑叫“娘”。
“还好你们妹妹没事了,不然,知道你们贪玩害得妹妹淋雨生病,你们爹回家得抽死你们!”她嘴上教训俩个大的,手上却给双胞胎顺拢头发。
“娘,我们知错了。”八岁的李大娟和七岁的李二娟同时说道。
“乖,都过来娘这边,看你们妹妹已经没事了。下次不要丢下妹妹乱跑,知道吗?”她用力环住四个女儿。
“娘,我和二妹没有乱跑,我们是去山上望爹回来没。”李大娟脸红地说。
“你爹不是昨个早上才运粮去县城吗?青成县那么多公社都去交粮,你小姨他们得称粮到大晚上,你爹和大舅忙完自己的,还要帮你小姨和姨父把粮食搬运到粮库,一天可回不来。今天他们还要去废品站周围转转,看能不能淘换些废品。怎么也得下午——”
李二娟急忙打断她,说:“是二婶和三婶,她们跟我们讲爹不回来了,爹要去跟能生弟弟的老婆在一起,他不要我们娘几个赔钱货……”
“二妹别说了。”李大娟担忧地拉住她娘。
孙红莲平时脾气不错,但这两天不知怎地最恨人嚼舌,尤其不能听到“赔钱货”、“讨债鬼”几个字。要说丈夫李长河胆敢在外头养人,打死她都不信。
果然,孙红莲气得火冒三丈,大叫一声:“刘大脚,黄麻子我跟你们拼了!”“砰”的一声,摔门而出,吓得双胞胎紧紧抱在一起,眼泪啪塔啪塔往下落。
“就知道哭,姐我们去帮娘吧,万一打起来我们也能帮娘薅她们几根头发。”
李大娟面带犹豫,李二娟不管不顾,拉着萝卜头前去助阵。
……
装睡的五丫李念卿——我这是穿到了怎样的家庭哦,闹心!
看来她目前处境堪忧,身处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计划经济,供应紧张。爹是家中老大,却生了五个闺女,没儿子,口粮压力、村里舆论压力都够呛。
而且,受网络发达的影响,她能深切明白舆论对一个人的“改造”是多么恐怖,她不像孙红莲一样乐观。
李念卿这么想头又痛了,好像里面有东西在往外撑。作为新时代无经济压力,整天吃吃喝喝、快快乐乐的宅女一枚,李念卿决定闭眼休息。
而堂屋此时正是三国混战之际,战况激烈。
只见三大主将赤膊上阵,你抓我一把,我挠你一下,你薅我头发,我就扯你衣服,嘴里也没停“黑心的狗东西”、“臭大脚”、“一身麻子”、“贱命的玩意儿”、“赔本生意”……
不堪入耳。
小将们倒像是吓坏了,愣在那没动,看着眼前连蹬带踹、披头散发的亲娘,个个只顾大哭“助阵”。
李二娟机灵点,见孙红莲开始时以一胜二,等到体力快不行时,急忙跑到后山木匠房把爷叔们招来。
老爷子外号叫“李大胆”,年轻时上县城抢过鬼子的车粮,还打死过鬼子,黑脸膛大高个,是个说一不二的主。
他在门口怒喝一声:“都住手!再打就都滚回娘家!”
堂屋媳妇赶紧停战,整整衣服,滑溜几下头发,装模作样牵着孩子。
李长谷和李长树进来就看见自家媳妇衣不整、发不齐,脸上还有抓痕,牵着儿子们一脸鹌鹑老实样。不用说,他们又惹火了大嫂。
老爷子坐到正中椅子上,肃张脸,也很头疼——二儿媳爱嚼弄是非,嘴上没个把门,就是个挑事精;三儿媳是个懒婆娘,爱占便宜;大儿媳是个好的,就是没儿子,没儿子是她的命门,这两天又变得极不好惹……
老伴儿走得早,他又哪会相看儿媳妇?
“家和万事兴。老大媳妇,你说是吗?”
李红莲嘴上应是,心里不这么想。
她前世因为没儿子,底气虚,五丫病了不敢开口要钱看病,可怜才三岁的娃就那么去了。
没错,她孙红莲是重活一世的人!
前世村里人经常在背后嚼舌头,就连家里人也说些轻贱的话,可恨她那时性子软,只以为一味埋头苦干就能赢得别人尊重,而看不见女儿们已经饱受这些封建思想的毒害,养成了自轻自贱、任人揉骂的性子。
她一想到宝贝女儿嫁到别人家任打任骂、个个短命……她的心就钻心地疼。
为母则强,外人背地里咕哝她几句她可以不理,但家里人有意无意轻贱,就是不行。
大娟现在性子已经受到影响了——她下意识看轻自己,“不如弟弟值钱”,敏感脆弱。
所以,她必须在家这一亩三分地树典型,谁敢惹就干仗,直至没人多嘴。
“老二家的把你家学智,老三家的学良,送给老大家养,这样老大家就有儿子了,你们也不用叨叨没完,你们看咋样?”老爷子觉得自己这账算的好。
“爹,不要啊,学礼、学义、学智都是我的命!”
“不能啊,爹,我不能没有学良!大哥大嫂还年轻,以后会有儿子的。”
刘桂花和黄英子急忙说,深怕老爷子一锤定音。
李长谷和李长树当然不同意了。他们心里觉着自家比李长河高出一等,毕竟老李家传宗接代还要靠他们儿子哩。
孙红莲心中一喜,前世老爷子可没这么“善解人意”,果然“好人怕无赖,无赖怕拼命的”。上一世他通常和稀泥,奉行眼不见为净,“家和万事兴”是他的口头禅。
孙红莲大步向前,说:“我和你哥以后要还是没儿子呢?不行,女儿不能传宗接代,我看还是按爹说的来。我现在越看学智、学良越喜欢!”伸手要抢。
刘桂花、黄英子紧紧抱住孩子往后退,她们觉着孙红莲想儿子想疯了,儿子到她手里还有命活?
刘桂英躲着孙红莲说:“谁说女儿不能传家?以后让她们其中一个招个上门女婿不就结了?”
“就是,就是!大嫂,时代不同了,新中国都成立了十几年了,这种封建观念是糟粕,要被打倒的!”黄英子抱着儿子团团转,不敢让孙红莲多靠近一步。
小动作老爷子权当看不见,自顾自说:“老三家说得好,毛.主.席.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以后五个丫头应该和学礼他们一样。”
老爷子为自己有这么先进的觉悟感到兴奋——年轻时他曾跟随八路军一起打鬼子,最后没走成,这是他一辈子的荣誉,也是一辈子的遗憾。
“那大娟她们也能上学?”孙红莲小心翼翼地问。
“学礼可以,她们自然也能上学。”老爷子一锤定音。其实他还是觉着丫头片子读书多没啥用,但想到把五个丫头统统送进学校后,家中就会平和许多,他觉得值。
至于费用,不用他操心,老大是个能挣的。
“太好了,我们也能上学喽!”李二娟和李大娟兴奋地拉着双胞胎围着孙红莲转圈圈。
孙红莲眼角湿润,身体激动地颤抖。
终于,她的目的达成了——她保住了五丫,她保住了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权利,让她们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任凭风吹雨打都不怕!
而刘桂花、黄英子看到一串萝卜头,心中那个悔呀——本来女孩不上学,那大哥一家只能乖乖供他们儿子,这下好了,人要供自家五个便宜女儿上学了,那以后他们儿子还能享受种种“特权”吗?
刘桂花、黄英子面面相觑,她们此刻内心无不恨自己这张破嘴!
刘桂花偷眼瞅见丈夫不善的脸,更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小天使的评论!
也请喜欢本文的收藏起来,多多评论哦
新人需要你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