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何支书对林眠在教学方面很有信心。毕竟他的两个孙子在林眠的辅导下,成绩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林眠提出的建议他也会好好考虑。

    “说吧,小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何支书笑眯眯地说道。

    “我私以为这个学校不只是面对六七岁的适龄儿童招生,毕竟村里还有很多十几岁了却只会学写自己名字的孩子。只要是有意向受教育的人,都可以成为我们学校的学生。”林眠正色道。

    “可是,家长们也不会愿意送这么大的孩子来读书。不仅是学费的问题,而且十几岁都是家里半个劳动力了,有谁会做这种赔钱买卖。”何支书为难。

    “我在城里认识一个大伯,他一直十分支持孩子们的教育。我之前和他写信时,告诉他我们村里要建小学,他可赞成了,说受过教育的孩子以后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还说要给我们村里赞助呢。”

    “他自己是孤寡老人,原来当工人攒的钱也不舍得花,老了之后就想为社会多做些好事。他愿意承担三个老师每人每月十五块的工资,还想为学校建立一个奖学金制度,奖励刻苦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

    原来村支书定的计划就是每个孩子一年出3块钱学费,可村里所有家里有条件上学的孩子都不超过70个。即便村里再给每个老师5块每月的补贴,平摊下来老师每个月的工资都堪堪超过十块,十五块的工资对老师们来说只多不少。

    “村里只需要提供校舍,其他费用由我大伯出,孩子们也不需要交学费了,成绩好的还可以赚钱补贴家用。”

    林眠自然不会有什么支持教育的大伯,她只是想有个正当的理由赞助村里的孩子,毕竟村里人对她一直不错。她也不求能改变多少,但只要有一个因为她可以上学,考出这个小山村,这件事就是有价值的。

    何支书一下蒙了,还没想到会有愿意为他们村的孩子们出学费的人,毕竟这个年代大家都不富有。不过林眠平时穿得都挺朴素,他也没怀疑林眠头上。

    “真的有这么好的事儿吗?”何支书咽了一口唾沫,面对这样的好事有些难以置信。

    “是的,他老人家年纪大了,也没有子女,就喜欢孩子们。听到孩子们的朗朗书声,不知道有多高兴。”林眠答应道。

    “他在信里已经把老师们上半年的工资寄过来了,这里是270块钱,他嘱咐我一定要交给负责人员。”林眠掏出一个信封,递给了何支书。

    “这,这样真的可以吗?”何支书语无伦次。

    “何支书,您就收着吧,不要辜负老人家的一片好心。”顾代曼帮腔道。

    经过一番客套后,何支书勉强收下了钱。三人出来,除了王雷对收入的提高而兴奋不已,林眠和顾代曼相视一笑,两人继续去为学校刷墙。

    “根本就没有什么大伯,这钱是你出的吧。”在路上,顾代曼问道。哪儿会有这种好心人,除了林眠又会是谁。

    林眠笑而不语,转移话题聊起了备课的事情。既然选择当了老师,就应该为自己的学生负责,她也希望孩子们将来能有好的基础。

    当老师看似轻松,其实课程安排,课前准备工作也有很多。更何况她们只是掌握知识,但传播知识又是一回事儿,会学但不会教的人也有。

    “要不然,我们分配好课程后,在教室里先做一遍预讲吧,你做我的听众。”林眠提议道。

    “正好,我对上台讲课其实也没底呢,到时我们互相提建议,一起进步。”顾代曼附和,“要不然我们明天就去找王雷分配课程吧。”

    第一次当老师,顾代曼有些兴奋,干活儿的时候也一直聊着学生的事情。林眠笑着听着,觉得大部分时候都高冷无比的顾代曼有时候也像个小孩子似的,非常可爱。

    “对了,我过几天想去城里批发教材,要不要一起?”林眠问道。何支书坚持孩子们的教材费用由村里出,把这件事托付给了她。

    “好啊,我也想去看看还有没有高考的教辅资料,你上次借给我的我都看完了。”自从上回和顾代曼分析了未来国家一定会重新启用高端人才之后,她便一直兴致勃勃地拉着林眠复习。

    刷完墙后,林眠和顾代曼装了好些食材来到许爷爷家,准备做一顿丰盛的晚饭来庆祝两人成功考上老师。

    许砚平今天不在,许爷爷一个人伏在书桌前看着医书。如今许爷爷家已大不同于往日,林眠刚来时可以说是家徒四壁,现在已请木匠做好了宽敞的书桌,舒适的太师椅等家具,小屋也加固过。

    林眠自己一个人进了厨房,将顾代曼赶去找许爷爷。好不容易有学习的机会,怎能轻易放过。

    许爷爷考了顾代曼一些中医知识,看她对答如流,心里满意。“看来你备考老师也没有疏忽中医的学习,我教过的学生里,就数你最有天分。”顾代曼谦虚地笑笑,继续向许老请教一些不懂的地方。

    不久,饭做好了,三个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餐桌前。今天的晚餐丰盛,大家都吃得一本满足。

    席间,顾代曼向许爷爷请教如何做一名老师,“师父,我们都是第一次站上讲台,不知道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许爷爷今天兴致很高,开始为两人讲起了为师之道。“没关系的,所有老师都不是一开始就会讲课,大家都是由紧张到得心应手的。当年我第一次站上讲台前,一晚上兴奋地睡不着觉。”

    “你的课讲得好不好,学生们都能感觉到。你的用心程度,课前准备都会反应在课堂。学生家长们信任你们,将孩子送到你这里,就千万不能马虎将就,做事要负责任,要对得起学生。”

    “你们教小学生,最重要的还是耐心。孩子们生性都好动,上课调皮,也有的不如其他孩子聪明,讲好几遍都听不懂。打骂学生解决不了问题,只有耐下心来引导他们。”

    “希望你们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