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世
作品:《给太子牵红线》 大楚,天启二十年。
五月初五是太子殿下同户部尚书伊正嫡女成亲的大好日子。朝野内外人人皆知,伊尚书之所以能得皇上如此青睐,不因他家门显赫,不因他才智过人,只因伊尚书幼时做皇上伴读时曾救过皇上性命。彼时的皇上尚是个不得宠不得势的皇子,伊尚书置自己生死不顾而拼尽全力救他的行为,让皇上深深感动,一直记挂至今。
太子大婚,举国同庆,京城连着三日暂停宵禁,城里城外,大街小巷,处处锣鼓喧天、烟花齐绽,连浮水胡同的花柳之地,也是张灯结彩,一片喜庆之色。
位于浮水胡同西段的莳花楼此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一个穿水红褙子的小丫头怀里抱着个包袱匆匆穿过人群往后院走去。后院靠北有一排厢房,小丫头推开边上一间房的房门,轻轻走了进去。
借着烛台昏黄的光,依稀可见床上躺着个姑娘,乌黑的头发披散着,遮住了半边脸庞。
“咳咳咳…”,姑娘肩膀耸动,连声咳了起来。
丫头慌忙把包袱放在一边,拿了个杯子倒了半杯水,走到床边将姑娘扶起。
“花嫣姐姐,快喝口水。”
花嫣靠在丫头肩上,就着杯子抿了两口水,方止住了咳声,“九儿,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我不是让你拿了药去看看锦瑟吗?你去了没?她今个用饭了吗?”
九儿摇摇头,“去看过了,锦瑟姐姐还是那个样子,一直拿着肃王爷送她的簪子,不吃不喝的直发呆!”
花嫣叹了口气,“自古男儿多薄性,何况那肃王爷本就风流,京城关于他的韵事传闻从未断过,他对锦瑟是一时新鲜的浮萍之情,偏锦瑟是个痴傻的人,听了两句甜言蜜语便就认定了他,如今被他抛弃,便就这般作践自己,何苦来的……”
九儿眼圈一红,“肃王爷向来风流,他负锦瑟姐姐这事儿,九儿还算看得明白,可是林公子和姐姐的事,九儿就不懂了,那林公子一介布衣,平日里瞧着最是谦和正直,当初对姐姐千依百顺,好到不能再好,可怎么到头来,一朝考中状元,飞上枝头成了凤凰,便就翻脸不认人了!”
“好端端的,还提他做什么…”,花嫣微微一转头,露出掩在乌发下的半张脸,如月般盈柔的轮廓,凝玉般的肌肤,映衬的颊上的伤疤欲显丑陋。
“姐姐,对不起,你还病着,九儿不该提这些旧事,惹姐姐伤心,对不起……”,九儿哽着声音喃喃道。
花嫣摸了摸九儿的头,笑道,“傻丫头,姐姐没有伤心,都是过去的事了,姐姐从不为过去了的事伤心。”
花嫣抬起头,视线穿过九儿的脸落在窗外如盘的满月上,思绪亦随着那缓缓飘动的月亮飞向了远方。
花嫣从前不叫花嫣,她本名叫做伊嫣。
伊嫣其实是户部尚书伊正的嫡长女。伊嫣生母燕氏是伊正的结发夫妻,燕氏嫁于伊正时,伊正尚还仅是苏州安水县的一个小小县令,两人成婚三年方才有了伊嫣,也就在伊嫣出生那年,先皇驾崩,当今圣上继位,曾舍命救过圣上的伊正就此平步青云,从安水县县令做到苏州知府,用了不过只一年的时间。
随着职位升高,权利增大,伊正开始嫌弃燕氏人老珠黄,于是纳了一房又一房的姬妾,妾室们知燕氏不得宠,面上敬她是主母,背地里却各怀鬼胎的暗自给燕氏使绊子。燕氏本就羸弱,心思又重,常年受人□□,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挨到伊嫣十一岁便撒手人寰。
燕氏逝后刚满一年,伊正便堂而皇之的将魏氏扶为正妻,从那以后,顶着伊府嫡长女头衔的伊嫣便成了魏氏的眼中钉肉中刺,伊嫣自此的生活更是水深火热。又两年,那年伊正进京述职期间,伊嫣住的房子半夜走水,伊嫣在丫鬟丝竹的帮助下从火中死里逃生,她捂着被烧伤的脸刚从房里跑出来,便被自己的乳母常嬷嬷打晕。伊嫣不知自己昏迷的多久,只知她苏醒之时,已被绑住了手脚,扔在一艘进京商船的底舱里。
再后来,伊嫣被人牙子卖进了莳花楼,她跟老鸨三娘哭诉,说她是苏州知府伊正的女儿,说父亲此时尚在京中述职,求三娘放她去见父亲。三娘将信将疑,命人去城里打听,果得苏州知府在京的消息。
伊嫣一直清清楚楚的记得那一天,那天三娘带她去了城南的驿站,在驿站外,她见到了久别的父亲,她向父亲哭诉这些日子的遭遇,可是她的父亲,她的父亲却木着一张脸说,他的女儿都在苏州,各个面容娇丽,她这般粗卑丑陋,绝不是他的女儿。
哭的撕心裂肺的伊嫣在听见这话时,突然就哭不出来了,她抬起自己被烧伤的脸看向父亲,直直的望着他的眼睛,可父亲却不愿多看她一眼,一拂袖子转身便走了。
从那以后,伊嫣便成了花嫣,莳花楼出了名的琴妓,素纱遮面,纤手抚琴,谈不上逍遥快活,倒也算安乐无忧。三娘对她不错,楼里的姑娘也算和乐融洽。伊嫣一度觉得如此了却余生也没什么不好,直到她遇见了林生。
林生是个进京赴考的秀才,家境贫寒,才华横溢,在莳花楼听了伊嫣一曲琴,便堪堪自言遇见了知音,三天两头的托人递东西进来。穷秀才没有钱财,送给伊嫣的东西大多不过些诗画。伊嫣那时正是春心萌动的二八年华,遇见这样一个风流倜傥的白面书生,一来二去便也暗生了情愫。
伊嫣虽是动了情,但碍于身份、容貌却不敢轻易接受林生,直到有一日被林生撞见自己未带面纱的真容,见林生并未露出半分嫌弃,方才信了他对自己的情意。自此两人花前月下互诉衷肠,真真是浓情蜜意。
伊嫣认定林生是上苍对她所受苦难的补偿,她爱他爱的至真至深毫无保留,她倾尽自己所有供他吃穿用度,替他寻师拜友,林生倒也不负伊嫣所望,一举考中状元,官拜翰林院学士。
伊嫣从不曾想过,飞黄腾达了的林生对她竟会如父亲对母亲那般冷漠无情,他没有任何歉意,没有任何解释,只说他要走,一转身,便成了太仆寺卿施大人的乘龙快婿。
大抵这世间男子所谓的爱都是这般凉薄吧!
可伊嫣觉得能那样如痴如醉的爱一场,虽未得善终,但也无怨无悔。毕竟,这一场以她被抛弃为终结的爱恋,让她明白了爱一个人是何等的醉人美好,又是何等的痛彻心扉。
只是下一世,如果还有下一世,她不想再这么爱了,太疼了,心真的太疼了。
“嘭”,窗外窜天礼花的响声,打断了伊嫣的思绪,伊嫣将望月的视线缓缓收回,见九儿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她,勉强一笑,只道,“我有点累了,想睡会儿。”
“好”,九儿乖巧的应了一声,小心翼翼的扶着伊嫣躺下,“姐姐先睡着,九儿去外头替姐姐煎药。”
“嗯!”,伊嫣轻轻应了一声。
九儿轻手轻脚的抱起放在一边的包袱,正往外走,却听伊嫣小声问道,“今个是什么日子,怎的外头那么热闹?”
九儿回头看了一眼,见伊嫣面向墙侧身躺着,她看不见她的神色,只轻声回道,“今个是初五啊,姐姐莫不是忘了,今个太子迎娶伊尚书的女儿啊!”
“伊尚书的女儿……呵,我糊涂了。没事了,你去吧。”
听着九儿走出去带上了房门,伊嫣缓缓转过身,将挂在胸前的一块玉佩小心的拿在手里。
那是母亲留给她的玉佩。
伊嫣望着玉佩,想着自己坎坷不平的命运,想着已逝母亲温柔的目光,不觉潸然泪下。朦胧的泪光里,她突然看见一身白衣的母亲出现在她面前。
“娘……娘……”,伊嫣哭喊着坐了起来。
母亲并不说话,只是温柔的冲她笑。
“娘带嫣儿走吧,带嫣儿走!”,伊嫣泣不成声。
白衣母亲向伊嫣缓缓伸出了手,伊嫣破涕而笑,慌忙抓紧了母亲的手。
一时间,伊嫣觉得自己的身体变得好轻好轻,她微微垂眸,竟然看见自己闭着眼躺在床上,手里还紧紧攥着玉佩。
她这是死了吗?
伊嫣大惊,正想问问母亲,却发现刚刚还拉着她手的母亲突然不见了。
“娘…娘…”,伊嫣惊慌失措的在房内飘来飘去四处寻找母亲,突然间房门“砰”的一声大开,一束耀眼的光芒从门外照进来打在伊嫣脸上。
伊嫣眼睛一疼,就此失去了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