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作品:《忠仆之妻

    程绍禟没有问他打算如何交待, 只是看着他转身离开的背影, 见不远处唐晋源等人迎了上来,簇拥着他渐渐远去。

    唐晋源察觉他的视线,回望了过来。

    隔着老长一段距离,曾经一起出生入死的结义兄弟,眼中均是一片复杂。

    片刻之后,还是程绍禟先移开了视线, 领着前来寻他的和泰前往灾民聚集之处。

    "王爷可是要回府?"唐晋源垂下眼帘, 恭敬地问。

    早前那些控诉的叫喊声虽是已经平息了下来,可是齐王麾下的将士脸色却仍是有些不好看, 毕竟他们不眠不休地参与救灾, 到头来竟是被人如此污蔑, 凭谁也是气得不行。

    "回府吧!"齐王沉声道。

    "是!"很快地,齐王便带着他的亲卫回了府, 余下的将士仍旧留下来, 与朝廷大军一起继续参与救灾之事。

    "王爷!"数日来一直担心着齐王的映柳一看到他归来的身影, 急急便迎了上来。

    齐王脚步微顿,听着她担忧地又道:"王爷辛苦劳累了这些日,妾已经命人准备……"

    "不必了, 你先回去, 本王还有事情要办。"齐王打断她的话,见她脸上瞬间浮现一片失望之色, 想到自己的决定,语气便又柔和了几分, "如今正是非常之期,你,你好生照顾两个孩子,凡事都要遵从王妃的吩咐。"

    映柳有些失望,但是也不敢违逆他,只应了声‘是’,便怔怔地看着他快步进了书房,脸上有些黯然,也有些说不出的苦涩。

    书房门在身后重又合上,齐王缓步行至书案前,久久坐着。

    直到远处隐隐传来下人的说话声,他才回转过来,也终于铺纸,提起笔架上的毫笔,蘸墨,略思忖片刻,落笔。

    写下最后一笔后,他缓缓地放下毫笔,直到墨迹干去,才一点一点地把写满了字的那张纸折好,装入信封里。

    "来人,传唐晋源!"他高声唤道。

    随即便有下人应声前去唤来了唐晋源。

    正屋里,齐王妃心神不宁地凭窗而坐。

    自那日齐王领兵前去对抗仿佛从天而降的朝廷大军后,直至如今,她都未曾见过他。

    突如其来的地动,给无数当地百姓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曾有好几次,她仿佛都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百姓悲恸哭声。

    她更清楚,齐王大势已去,不管有没有这场天灾,自朝廷大军出现在离岛那一刻起,他们便已经是毫无胜算,结局只有两种可能,或是拼死血战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或是投降认罪。

    可是,齐王会投降认罪么?她苦笑。

    以那个人的骄傲,又如何会肯投降认罪。

    "王妃,王爷回府了。"侍女进来禀道。

    她下意识地起身想要出去,只很快便又坐了回来:"知道了,晏先生和唐护卫可曾一起回来?"

    "唐护卫护送着王爷回府,倒是不见晏先生。"

    还能有侍卫护送着回府,难道事情另有转机?她狐疑地想着,只这般一想,便再也坐不住,立即起身往屋外走去。

    来到书房外,见房门紧闭,她不禁蹙眉问一旁的侍从:"王爷回来之后一直便关在书房,也不曾唤过人进去侍候?"

    那侍从躬身回答:"回王妃的话,王爷曾唤了唐护卫进去。"

    齐王妃意欲推门而入的动作一顿,而后缓缓地收回了手,迟疑片刻,正想要离开,忽听房门‘吱呀’一声从里头被人打了开来,她回身一望,便对上了齐王平静的脸庞。

    "你来了?"她听到他这样问自己。

    也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总是觉得眼前这人有些不对劲,到了如今这般境况,他平静得近乎诡异。

    "我吩咐下人准备了酒菜,正准备使人前去唤你,不曾想你便过来了。"齐王不等她回答便又道。

    相较于地动得最厉害的东面,齐王府所在的西面所受影响最小,虽也感觉到地面摇晃,但并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损害。

    齐王妃定定地望着他,心里那股奇怪的感觉却又更浓了几分,却见齐王忽地执起她的手,牵着她进屋。

    

    程绍禟踏着月色从灾民安置之处返回营帐,一整日忙得脚不沾地,连水也难得喝上一口,此刻终于可以停下歇息,倒是感觉到了饥肠辘辘。

    "将军,该用膳了,你也累了这些日,其余诸事便将给末将等人便是。"李副将劝道。

    程绍禟揉揉额角,应了声‘嗯’,却又问道:"庞大人那处可曾有消息传来?"

    "暂时仍没有。消息一来一回也要花费不少时间,哪能这般快。"

    程绍禟何尝不知这一层,只是每每看到灾民的惨状,心里始终难安。

    "将军,大事不好,齐王府走水了!!"正在此时,有兵士匆匆来禀。

    "不是有齐王府的下人么,难不成还要咱们去替他们灭火?"李副将不悦地道。

    程绍